顶点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八十三章 远处的幽灵(九)
    在魔法部的审讯室里有一张椅子,伊戈尔卡卡洛夫曾经在上面坐过,上面布满了各种尖锐的刺。

    波莫纳拾阶而上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想着,这种椅子曾经在宗教审判所非常流行,它被称为西班牙椅子。

    当波莫纳来到楼顶的时候,从门口往里看,看到了一个人站着的阿不思邓布利多,在他的面前放着接纳之书和准入之笔,她来的时候比较巧,准入之笔又漂浮了起来,像是要将一个名字写在书上。

    “校长。”波莫纳在门口说。

    “进来。”邓布利多平静得说“过来看看。”

    波莫纳走到了邓布利多的身边,当她绕过他高大的背影时,看到了准入之笔悬停着,接纳之书缓缓地合上,似乎并不愿意接纳之笔将名字记录在上面。

    “你觉得墨水是什么?”邓布利多问。

    “什么墨水?”波莫纳问。

    “卜鸟总是在下雨的时候出来飞行,不像其他的鸟,下雨了会回到巢中躲雨。”邓布利多缓慢地说“而且这墨水的颜色和冥想盆里记忆是那么相似。”

    波莫纳开始快速回想。

    如果本库伯的记忆被抽走了,作为“墨水”,那么他确实可能会忘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但那么多记忆,为什么要抽走那一段呢?

    “你是不是在想本库伯的记忆?”邓布利多头也不回地说。

    “是的,校长。”波莫纳说“倘若它真的与制造摄魂怪的记忆有关,那也该抽走他最快乐或者最痛苦的。”

    “他一直试图回忆那天晚上的事,甚至想用时间转换器,他为此受了不少苦呢。”邓布利多叹了口气“最严厉的惩罚并不是肉体,而是深入灵魂、思想、意志的。”

    “那关于欲求呢?”波莫纳问“你知道求而不得的痛苦么?还有如果你想让人相信这些无形的痛苦,超过血肉横飞的场面,又或者饥饿和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你知道怎么做吗?”

    邓布利多没有说话。

    “麻瓜不相信有灵魂,也不相信有幽灵,即便本库伯说他看到了。”

    “那你不相信我说的?”邓布利多问。

    “我当然相信你。”波莫纳说“但我不认为所有人都能理解。”

    “我不需要所有人理解。”邓布利多笑着说“走吧。”

    “你让我爬那么高的楼,就为了看这个?”波莫纳问。

    “你说你理解,施加在灵魂的痛苦比身体的痛苦更痛苦。”邓布利多说。

    波莫纳被气得够呛,这时接纳之笔好像已经放弃了将名字写在准入之书上,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你猜它打算写谁的名字?”邓布利多问。

    “我怎么知道呢。”波莫纳说。

    “你可以大胆猜测。”邓布利多说。

    她沉默了一会儿。

    “纳威·隆巴顿。”

    “他的奶奶让我给你捎个话,谢谢你圣诞节探望弗兰克和爱丽丝,他们在我们去的第二天去了医院,每年圣诞节他们都是一起过的。”邓布利多说“但很不幸的是纳威似乎是个哑炮。”

    “他还没有到11岁呢,只要在11岁之前展现出来天赋就能被记录,以前也有类似的例子。”波莫纳说。

    “他也在遭受痛苦,与哈利不一样的痛苦。”邓布利多说“你知道什么样的童话故事适合他吗?”

    “他是另一只丑小鸭?”波莫纳问。

    “我希望你妥善的思考,教授,现在我们下去吧。”邓布利多笑着说。

    接着他们就离开了那个学生们从未靠近的塔楼。

    =========================================================

    有的绞刑架上安装了一块活动板门,重力和人自身的体重会扯断脖子,能让受刑人瞬间死亡。而在此之前,绞刑的施行方式是把一个绞索套在囚犯脖子上,将其悬吊到空中,犯人摇晃挣扎,一二十分钟后窒息而死。

    绞刑的特点是低廉、简单、快捷,斧子是贵族们执行死刑时用的,不过差点没头的尼克所遭的罪一点不比绞刑少。

    法国人则更喜欢用剑,他们觉得剑不像斧子那么钝,比较干脆利落。

    波莫纳忍不住想起了纳威举着格兰芬多之剑,消灭了纳吉尼时的样子,她并没有像普通蛇那样,而是变成了灰烬,在纳威的身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影子”。

    她拿出了一张门票,那是1929年一家在纽约表演的马戏团的,上面有一个蛇女,或者说是从人变成蛇的女人。

    她即不是阿尼玛格斯,也不是狼人,而是血兽人的一种。不过看客们并不关心她所经历的痛苦,也不想拯救她。

    尼采说,蛇咬我们并以此为乐,它们可以想象别人的痛苦,达到让自己快乐的目的,高级的快乐是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但遗憾的是这种品质是稀有的,甚至哲学家们怀疑它是否存在。

    除了猎奇以外,也有人希望通过观看别人的不幸来感觉自己的幸运。

    孔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为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在的的人学习是为了他人。就像有人利己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里”的“为己”一样,“为己”是为了自己。

    这里的“为”是“修为”的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意思一个人不注重修为、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称赞,有点类似孔融,他让那个梨给他带来的好处可比不让带来的多多了。

    “修己以安人”出发点是自我的完善,安人则是群己关系和个人社会责任的注重,这是儒家传统哲学的一个要点,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修己开始的。从群己关系来看,是肯定个人社会责任,有助于抑制和避免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如果不是躲在深山老林里隐居,那他多半是与他人同处于同一社会里的,他既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也是由很多他这样的人组成,没有个体何来群体?

    倘若“万物一体”,则免不了个体和个体之间互相沟通,很多人都不喜欢高高在上的人,当然,他也可能不想和“底层”沟通,他高昂的头颅是向上看的。

    有个路人提醒他,留神脚下有个坑,他不听,结果叭唧一声掉坑里了,摔了一身泥,起来后气急败坏地骂谁挖的坑,接着要惩罚这些围观者。

    他们看到了他的狼狈,而且他也要把恶气出在别人的身上,就像踢猫效应。等他发泄了,就轮到周围的人不满了,他们可以自己化解,也可以踢别的“猫”,而归根究底,不过是有人不听别人的警告,走路不看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