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袁阀 >279决战
    河北邺城,大将军府,内宅书房。

    袁熙召来了自己最重要的两大部门首脑张纮和刘晔前来议事。

    “好了,说说幽州那面的屯田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袁熙直接进入主题,开口问刘晔道。

    刘晔轻轻的一拱手,说道:“自主公攻克蓟城,休养生息时起,田畴便一直总览幽州之地的农业,幽州的土质特殊,虽严寒却粮产丰富,如今俨然成为了我军后方不可或缺的一大敖仓,实乃幸中之幸也。”

    袁熙点了点头,随即顿了顿问道:“我三弟,在那面过得还算不错?”

    刘晔点了点头,回复道:“还算不错,有酒有肉的富家翁生活而已。”

    袁熙点了点头道:“嗯,那就好。”

    张纮也点了点头,道:“主公……仁慈。”

    袁熙轻轻地敲打着桌面,缓缓地道:“如今我后方的祸乱已经全部排除,兵马也已经操练完毕,各地的屯田也进行的非常顺利,仓库盈满,河北之地,已是回复了当年白马之战前的鼎盛之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子纲先生,我们是不是时候应该起兵南下了?”

    这次张纮在,所以袁熙希望得到老师张纮的支持,这样他心中就多几分把握。

    张纮闻言,双眸精光一闪,点头道:“正是如此!如今我军已然全部训练精熟,战力绝非当年可比!正是时机一举南下,消灭曹操,迎回天子,创不世之袁氏霸业!”

    “什么时候起兵得当?”袁熙抬头问他道。

    张纮想了一想,道:“开春,我等集结兵马,制定战略,收集粮秣辎重,稳妥的话,当在开春后起兵最为合适……且这段时间,老朽以为应该先写讨贼檄文一篇,发布天下,以承我军征曹之正义,唾曹贼之巨奸,以揽民心所向!”

    袁熙轻轻地一拍手,道:“不错,写檄文,骂曹操,这个主意不错……由谁执笔比较好?”

    张纮闻言笑道:“自当以陈琳为佳。”

    袁熙想了一想,道:“陈琳笔法虽好,可惜骂人实在是太雅了,不够过瘾……这样吧,就让陈琳写一篇讨贼檄文,我自己也写一篇,两篇一块昭告天下,正好也让天下人瞧瞧我袁熙的笔力!”

    见老师张纮意见,和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所说,大体等同,所以袁熙心中有了底。

    于是袁熙趁兴说道,“老师你看,由我来写如何?”

    张纮闻言大惊,急忙摇头道:“显奕?你写檄文?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不可不行,这事就这么定了!”袁熙任性决断道。

    接下来张纮和刘晔的暗卫、影卫系统也随机而动,一切都为了袁曹决战。

    天下风云一时属望河北中原,天下诸侯屏息而立,不敢多事闹腾。

    在张纮的力劝下,袁熙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由自己口述,由主簿陈琳带笔。

    陈琳的笔法休道是在河北,就是放眼整个天下,那也几乎是无人可及的,想当年,袁绍在欲起兵征讨曹操之前,就是曾让陈琳执笔舞墨,对曹操进行了檄文抨击。

    正巧当初的曹操正处在头风病发作的时期,见了陈琳的文章,不由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浑身活力四射,疾病全消。

    他连忙从床上蹦起来,开口称赞,赞不绝口,却也是当时的一大奇事。

    如今时隔多年,古人已随风而逝,新人重来,施展的手法却依旧是如出一撤,檄文讨贼法,就连执笔者都是陈琳一人,唯一不同的是,当年事袁绍声讨的是曹操,如今是其子袁熙接位,一切的一切,依旧是恍如昨日之始。

    晋王李存勖讨伐梁太祖朱温时,就少了一篇这样的讨贼檄文,不然真的就好看了。

    檄文很快便被昭榜出来,又北向南传遍天下,自然而然,身为京师重镇的许都,也自然是在这被传播的领域之内。

    当檄文传到了许都丞相府的时候,曹操与其麾下众臣正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河北方面如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军事政治动作。

    当斥候的禀报声随着脚步声传到众人耳旁的时候,曹操的嘴角不由地刮起了一丝微笑。

    “果然来了,袁熙这小子,行事风格和套路却是和他老子差不了多少,打便打了,居然还弄得什么檄文,呵呵,四世三公的豪门就是愿意弄这些无用之举……把檄文打开,念出来让孤听听。”曹操不屑说道。

    几年的时光,曹操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当年仅仅是略显银稍的头发如今已是变成了大半的白丝,脸色的褶皱似是比当年多了一辈,却也难怪,如今的曹操早已是五十有余,在这个时代来说,年纪已经是足矣当爷的人物了。

    然,唯独不变的,却是他的精神气和内敛的霸气,比起当年仍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而弥坚。真不愧是写出《龟虽寿》的英雄人物啊。不服不行。

    探子依照曹操之言,随即将陈琳的文章展开,细细地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然后用清脆爽朗不高不低地声音,将上面的檄文一字一顿的念将出来。

    檄文的内容无非是旧调重弹,怒斥曹操欺君罔上,荼毒忠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等种种恶行而已,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这些话虽然曹操和其麾下的武将们和谋士虽然早已听了无数遍,但由陈琳的笔和辞藻写将出来,却依旧是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言辞之华丽犀锋,反复让人感觉这篇文章实在是让人无法超越,无法比拟。

    曹操风轻云淡,一脸无状的听完了探子读完檄文上的最后一个字,不由地伸手摸了摸胡须,感慨而叹道:“几年之前,听陈琳第一次檄文的时候,孤就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如今时隔多年,再品其文章,此种感觉不但没有淡薄,反而是越发的浓烈了,陈琳此人,真乃是当世文豪,我若有一日克复河北,必然收此人与麾下,以娱文情也!”

    说到这里,便见曹操转了转头,看向周边的几位主要谋主,众谋主皆是点头,似也是很欣赏陈琳的绝代文华。

    厅堂之内,那名替曹操念檄文的探子似是有些犹豫,小心地看了一眼曹操一眼。

    顿了顿后,他轻声道:“主公,这檄文下面,还有一段,念不念啊?”

    曹操半瞌着双目,一手摸着胡须,一手轻打着桌案,仿佛仍旧沉溺在陈琳的文华之中,闻言似是并没有多怀疑什么,轻轻地一挥大袖子,豪放道:“念,有什么不能念的!如此佳文,孤自当品读到最后,大声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