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长乐公主对我摊牌了 >37、智珠在握的李世民(求收藏,求推荐)
    朱雀大门外的红榜,剡国公捐赠粮食的数量还停留在六十四万石。

    显德殿上,气氛终于正常了。

    自从三天前一批来源不明的粮食出现在关中各个粮食市场,统一价格斗米百文,也就是粮价暴涨前的价格。

    李世民强令各地不管多少,直管吃进来,用于赈灾。

    购粮款完全由朝廷承担。

    于是关中各地赈灾情况渐渐稳定下来。

    地方上稳定,朝堂上的众臣自然不再吵吵着逼李世民去借粮。

    但众大臣心里都揣着一个大大的疑惑。

    不是形势几乎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吗,怎么突然就峰回路转了?

    这么多低价粮流入市场,到底是谁在助朝廷一臂之力?

    陛下知情吗?

    他们不约而同的偷偷用目光去观察李世民的神色。

    然而他除了和魏征争论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丢丢失仪,其他时间都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

    终于,议题进入颉利可汗的要挟和对梁师都的用兵方面。

    这次没有人再打退堂鼓。

    李靖分析认为颉利是虚张声势。

    理由很简单。

    远在漠北的威胁怎么可能及得上兵临城下有效。

    而这些凶残的突厥人从来不会这么多此一举。

    他们只会一路进犯掠劫,然后再拿到足够的好处才甘心退去。

    如现在这般派使节前来传话,岂不是给大唐拖延的机会?

    漠北关中路途遥远,大唐有意讨价还价的话,来来回回不知道要跑多少回才能把事情敲定下来。

    届时大唐的刀都磨利了,口袋张好了,颉利还有胆子来吗?

    李世民听完李靖的分析,表示赞同。

    其实颉利要真有这个雄心,就根本不会有上次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的签订,他李世民固然妥协了,但颉利又何尝不是心虚?

    接下来大唐君臣直接跳过颉利,商议对梁师都用兵的细节。

    房玄龄进言:“对梁师都可先行招降之事,以慢其心,同时命夏州都督长史刘旻暗中备战,直待朝廷大军一至,可聚而歼之。”

    杜如晦随后道:“梁师都执迷不悟,胜算甚微,其部下必生异心,可行离间分化之计,不战而胜之。”

    李世民深以为然,着人传诏夏州都督长史刘旻,令其便宜行事。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随后大理寺少卿胡演上报每月囚徒的帐目。

    接着又逐个带进囚徒,不多时轮到岐州刺史郑善果。

    李世民离开龙椅,亲自将郑善果扶起。

    众臣皆惊,不明其意。

    郑善果也十分惶恐,连称不敢。

    “卿于赈灾之粮中掺杂沙子,何意?”李世民当场问道。

    郑善果回道:“微臣多次参与赈灾事宜,发现多有富人派遣仆役滥竽充数,冒领钱粮。

    臣在粮中掺杂沙尘,富人则不屑来领,这样就能尽量将粮食发放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上。”

    “卿的苦心,朕知之矣。”

    李世民面有愧色:“只是为时已晚,降罪于卿,此乃朕之过。”

    说完握着郑善果的手,摇头嗟嘘不已。

    郑善果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当今圣上早就料中他的意图,所以才会在众臣面前礼遇于他。

    “陛下明察秋毫,臣之幸也!”心中感动之下,他拜服于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再次将他扶起,对众臣道:“今后大辟之罪应由中书、门下省四品以上官员和尚书省共同议定,以免冤滥。

    三品以上官员犯罪,不用带进,可在显德殿左右朝堂听从判决。”

    “臣等遵旨!”

    众臣对于李世民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都感到佩服。

    接下来大理寺少卿胡演又上奏,表示有世家子弟触犯大唐律法,证据确凿,请李世民定夺,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只回了他四个字。

    “严惩不怠!”

    不知道为什么,还沉浸在佩服情绪中的大臣们,心里都没来由的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