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三国霸主:从取代孙权开始! >第110章、不当人子孔文举
    相传,

    一只中国北方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半个月以后引起南亚的一场龙卷风!

    江东,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孔文举。

    今夜,

    就是改变大汉天下的那只蝴蝶。

    他这天晚上写了一篇改革宏文!

    当夜,孙朗的印刷厂就开足了马力,刊印出来足足三十万份!

    什么?

    你说我朗公子的印刷厂一天一夜开足马力也不过量产十万份?

    你问三十万份是怎么来的?

    别问,

    问就是没有人比孔融更能带动印刷业发展。

    至于说,孔融的文章刚出炉,那些纸张就已经坐上了去往天下各地的马车。

    这种事也不要问。

    基操勿六。

    这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基础操作。

    当晚,孙朗安顿孔融的院子,已经被士兵保护起来。

    虽然外面那些世家子弟群情激奋。

    但却伤不了孔融分毫。

    孙朗还贴心地派了许多侍女在孔融身边日夜服侍。

    每当发现孔融有醒来的迹象,这些侍女就按照吩咐给他灌一杯闷倒驴!

    让孔融一直醉了几天几夜!

    利用这几天的时间。

    孙朗把孔融的文章,贴遍了每一个县城,甚至每一个村镇。

    告诉村长族老,他们这些寒门、百姓出头的机会来了。

    只要读书,考试,就有机会做官。

    除此之外,孙朗各地的间谍营,还把文章贴遍了大汉的每一个城池中!

    孙朗更是把孔融的文章寄给了朝廷一份。

    并极力请封孔融为御史大夫,掌管天下的选官、考评之事。

    这封奏疏,到了曹操手里,曹操当时就骂了娘!

    不当人子孔文举!在老子这里的时候,一天天就知道胡吃海塞,找人骂我!

    都他娘的骂出花儿来了!

    如今倒好,人还没有刚刚到江东,就搞出了如此大事!

    真是不当人子啊、无耻之尤!

    曹操气的眼前直发黑。

    但他水平是有的,知道文中写的这一套科举选官制度,一旦推行起来,绝对能让自己摆脱对世家的依赖。

    手中权利更加集中!

    曹操忍着突突的头疼,弯腰捡起来孙朗的奏疏。

    第二天一早,大朝会时。

    让一位汉室老臣递交给了皇帝。

    汉献帝着人当庭一读,

    群臣哗然。

    此乃祸国殃民之言!孔文举该死!

    陛下!老臣认为孔融此人狼子野心,其罪当诛!

    孙扬州必是被孔融那厮骗了,此事万万不可啊

    好好的朝堂,吵成了一锅粥。

    平时都是十分稳中乃至一言不发的人,此时都跳出来大骂孔融!

    汉帝刘协何曾见过这种阵仗。

    心里发慌之余,明白这是孔融已经踩到他们的底线了。

    大臣们一吵吵了一天。

    晚上,刘协招来心腹国舅,问道:

    今日满朝大臣如此团结一致,明日朕是否可以顺水推舟,下令驳回扬州牧孙朗的奏疏

    并且,斥责孔融,收大臣之心呢?

    国舅伏完冷汗都下来了,但因为自家女儿是皇后。

    他和刘协天生在一条船上,因此不得不为皇帝出谋划策。

    想了半晌,伏完说道:陛下,既然此事触及到如此之多的大臣们!那么这奏疏和文章,曹丞相为何还要呈给陛下呢?

    刘协不是蠢人,顿时明白过来:国舅是说,这是那曹操故意呈上来的?

    不错。我看丞相有意促成此事。这反而是机会。

    刘协听闻眼中精光一闪:若是大臣们、士族们不满曹操,朕的机会就来了。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当傀儡,刘协也不愿意。

    第二日,早朝,大臣们又吵了一天。

    总之一句话,绝不可能通过这等祸国殃民的选官政策。

    曹操知道有阻力是正常的。

    他麾下有的是寒门子弟,因此也不着急,慢慢耗着呗。

    再说,皇帝、大臣不同意,他曹孟德就不干了吗?

    简直可笑。

    他们还不同意他曹孟德把持朝政呢!

    曹操悄咪咪地开始实行这个政策。

    因为孙朗结合后世经验搞出来的这个考评选官制度,实在太香了。

    曹操也开始建立书院。

    此时,更北方的袁绍,卧病在床。

    看着手下送上来的孔融的文章。

    袁绍也是怒不可遏。

    袁家四世三公,本身就是士族的代表。

    孔融这是在挖袁家的根啊!

    他孔融,不怕人挖他的祖坟嘛?袁绍也是口不择言。

    等冷静下来,他一想,孔融还真不怕。

    因为他祖宗是孔子。

    天下谁敢挖孔子的坟?

    只怕会被读书人骂死!

    不过,这一来也对孤有利!罢了,随他去吧,告诉城卫,这种纸张不必揭掉,就这么贴着吧

    曹操和孙朗在地盘上推行孔融这一套。

    世家天然就成了他们的敌人。

    袁绍也就自然成了隐形的受益人。

    世家大族暗中投效,给予助力的不在少数。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袁绍垂垂老矣。

    他又是优柔寡断的性格。

    因此,迟迟没有指定继承人。

    而是让最受宠的三儿子呆在身边。

    老大和老二在外地各领一州。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取祸之道。

    世家大族即使为袁家效力,只怕也会各选一位公子。

    袁家兄弟阋墙之事开始有了苗头。

    北方诸侯,需要和世家搞关系的,就袁绍、曹操两家。

    其余的马腾、韩遂,辽东公孙度,他们对地方根本谈不上什么治理。

    不听话举刀就杀呀。

    只要刀举的够高,人杀的够多,领地就会一片祥和。

    北方掀起了轩然大波。

    相比之下,南方就平静很多了。

    汉中张鲁是什么五斗米教的教主,哦、不对,是天师。

    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组织。

    新的选官政策在这里没有什么实施的余地。

    而川蜀刘璋,实在是个暗弱的人。

    跟雄才大略没有半毛钱关系。

    之前,他派兵打张鲁,战败之后,蜀地当即有人叛乱。

    可以说怂的一批!

    他能维护住自己的统治,不被赶下台,就不错了。

    哪里还有精力玩什么科举选拔的游戏!

    用他一比较,他的同宗兄弟,刘表就还不错。

    已经称得上,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远交袁绍,近抗孙朗、曹操,内纳刘备。

    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

    他到有心搞一搞这个科举制度,可惜,他实在是老了。

    他手下的世家也明白这一点。

    虽然明面上听从他的安排,但背地里阳奉阴违。

    这选官制度在荆州,根本没有执行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