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崛起草原1632 >第389章 踏破江户
    江户城可不像大明京师那样城高墙厚,哪里经得起二十多万大军的围攻?仅仅不到半天就彻底落入了陈坚大军之手。

    对德川家族,毫无疑问,那就是灭族,当然,肯定不用陈坚亲自动手,手下的步枪兵和招募的大明士兵也不会参与,而是让大岛健次郎为首的倭奸部队来执行,他们动了手,就等于将自身与倭国原有的体系彻底决裂,坐实他们倭奸的身份。

    陈坚的个人任务完成了,不过却不能就这么说走就走,再怎么也要将倭国这块地方今后的治理框架搭起来之后才能甩手离开。

    陈坚施展自己的飞毛腿,仅仅数天时间便赶回了九州岛。

    一个多月来,九州岛在李根的稳健管理之下,整个局面显得比较平稳,在没有出什么乱子的情况下,生产方面也在正常的进行,可见李根做得还是合格的,今后将倭国交给他来管理应该是可以让陈坚基本放心的。

    关于倭国今后的统治模式,陈坚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首先,倭国的国名将会确定为日本共和国,实行总统制,陈坚将自封为总统,不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具体执政则全权交给总理,第一任总理的人选就是李根。至于政府官员,当然不会用倭国人,陈坚准备让李根派人从大明招募,其主要来源就是复社。由于复社的张溥等人在集宁都混成了高官,所以在现今的历史上,复社比原来的历史上发展得好得多,如今已经成为了江南以至于整个大明首屈一指的民间政治力量,其成员数量已经高达数万。而陈坚在复社之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声望,只需以陈坚的名义发出邀请,相信复社中人多数都愿意前来倭国做官,毕竟在倭国做官不仅门槛低,另外还有一个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拟的巨大优势,那就是来倭国做官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老子是什么官,儿子也至少能做同样等级的官。当然,傻子和文盲肯定是不能继承老子的职位的。陈坚之所以推出这样的政策,一是增加吸引力,二则是希望以此让这些大明来的读书人将自己所治理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地盘来认真经营,逐渐增强他们对倭国的归属感,这样对于倭国未来的汉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陈坚将自己的设想详细地告知了李根,对于陈坚邀请其出任总理这么重要的职位,李根也没有推却,因为李根也知道陈坚手里无人可用,唯一能信任的就是自己,所以对这一职位李根也是当仁不让。同时,李根也知道总理虽然名义上是二把手,实际上就是整个国家的主宰,因为陈坚今后根本就不可能待在倭国,所有的重大事务都将由自己来决策,这是怎样的一种荣幸啊,李根当然不会有拒绝的理由。

    未来的日本共和国将会定都江户,陈坚也准备正式将江户改成后世的东京。

    陈坚与李根一道率领着舰队抵达了东京,沿途顺便解决了倭国原有的海上力量,至此,倭国彻彻底底地落入了陈坚的掌控。

    一路上,陈坚以自己的见识和经验向李根灌输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李根当然知道这些东西非常有用,对陈坚所灌输的那些内容自然是用心聆听和领悟。

    在离开九州岛之前,李根就已经按照陈坚所说派了大量人员前往大明,以陈坚的名义邀请复社的人前来倭国协助治理。在抵达东京之后,陈坚与李根便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治理体系。在这方面,陈坚也不会什么创新,主要就是借鉴后世所熟知的模式。当然,肯定比后世那一套要简单得多,反正现在也不用去考虑什么发展问题,维稳和教化才是核心诉求,也就是说,穷一点没关系,但不能出大乱子,而且要逐渐实现汉人和汉文化在倭国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去考虑发展问题。

    而今最重要的还是在军事上,现在只是解决了天皇和德川幕府,在倭国各处还有大大小小的大名仍然存在,不把这些大名打掉,就谈不上真正掌控倭国,所以,如今的第一要务还是先解决这些大名,彻底消除倭人翻盘的可能。

    本来陈坚是不准备亲自来主导这个事的,但现实的情况让陈坚根本无法做甩手掌柜。因为陈坚此次基本上是只身前来倭国,手下并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无论是步枪兵,炮兵还是从大明招募的新兵,一直都只听从陈坚的指挥,换成另一个人未必能指挥得动,更不用说以大岛健次郎为首的倭奸部队,那更是只认陈坚不认其他人,而且他们现在都还不会汉语,换一个人连跟他们沟通都吃力,更不用说指挥他们了。如果陈坚甩手就走,没有一个威信足够的人镇着,十几万大军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别说平定倭国了,就是现有的大好局面只怕都会毁于一旦,所以,这个懒可真是偷不得,想回家至少得要培养出合格的统帅才行。

    之后陈坚一边率军征讨本州岛上的各个大名,一边在征讨途中选拔比较有天分的人作为未来的各级将帅的备用人选。同时,强迫大岛健次郎等倭奸部队的首脑学习汉语,以便于他们未来与其他队伍更好地协同作战。

    在陈坚的有心提拔下,一批较有军事天赋的人渐渐脱颖而出,并逐渐占据了军中各个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大岛健次郎等人的汉语学习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已经能够逐步与大明籍的各级将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整个大军能够逐渐融为一体。

    三个月后,陈坚便开始逐步放手大军的指挥工作,再以完全旁观者的身份观摩了大军的几次征讨行动,很高兴地看到自己提拔起来的人能够有模有样地执行自己的战术,几次行动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至此,陈坚觉得已经差不多可以正式将军队的指挥权下放给下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