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182章 处理方案
    五日后,朱棣也带着一大队人马来到了密云,何秋领着朱高炽和朱高煦来迎接他。

    朱高煦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棣,语气中带着兴奋:“以后我也要像我爹这样,文武双全!”

    朱高炽则是满怀艳羡,然后又看了看自己明显超标的体重,苦恼的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何秋一看就知道,朱高炽这小胖子,又在想些有的没的了,就鼓励他道。

    “没事,你多减减肥就行了。而且最近负责后勤的事不是管得挺好的吗?”

    看着面带鼓励的何秋,朱高炽鼓足勇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回到营地后,朱棣也没顾得上先和朱高炽俩人见面,而是先去和蓝玉喝了一顿心思各异的庆功酒。

    晚上,有些醉醺醺的朱棣来到了何秋的营帐所在,一点也不客气,直接让何秋给他端茶倒水。

    何秋撇了撇嘴,要不是看在媳妇的面子上……

    朱棣喝了点茶,解了下酒,微眯着双眼,说道。

    “何秋,你觉得这些投降的蒙古人靠谱吗?”

    何秋嘿嘿一笑,“可靠,现在的他们可靠的很着呢,恐怕你和蓝玉赶他们走,他们都不愿意走了。”

    朱棣脸上带着些笑意,继续问道。

    “此言何解?”

    何秋看了两眼朱棣,这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现在用刀剑逼迫他们和平了,不过恐怕等不了二十年,这群人就又要叛离大明了。”

    “这都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啊!”

    朱棣丝毫不奇怪的点了点头,说道。

    “已经不错了,我也不希望大明再把时间放在他们身上。”

    顿了顿,接着说道。

    “北元留给大明好大一个烂摊子,想要达到你描述的那种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了……”

    何秋默默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吗,想要从大明跨步到工业社会,就是最简单的蒸汽时代,都不知道要多少年的努力!

    何秋只能安慰朱棣说,“这不是现在的你该关心的事,就看你父皇的了。”

    朱棣和何秋对视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也对,也对。”

    朱棣很快又问道:“朝廷一定会征询我和蓝玉对这些蒙古降人的处理意见,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方案没有?”

    何秋低着头,默默思索着。

    若是按满清的做法,那肯定是极为稳当的,同样是封建社会,前后相隔不过两百多年,鞑清时期的蒙古就没有反叛过了。

    要说稀奇,那也是一点都不稀奇,究其根本就是一点,联姻。

    鞑清的皇室,乃至皇帝的后宫里,从来都不缺少蒙古王公们的女儿,而历代清朝的公主,哦,不对,格格们也一直有大量外嫁到蒙古的传统。

    双方相互联姻多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盘根错节,双方亲如一家。

    除了联姻,还有封官,砸钱给赏赐,每年鞑清要在蒙古王公身上砸几百万两银子!有钱拿,有官做,哪个蒙古王公愿意反叛,做杀头的买卖?

    但是对于是汉民族为主体统治阶级的大明来说,联姻这种做法就做不到。

    不管是朱元璋亦或是朱棣,外加朝廷的百官们,都不会允许皇室血统沾染上外族的血,但若是不让蒙古王妃生的儿子做皇帝,双方的矛盾其实会加大。

    至于封官许愿,大加赏赐,对于现在穷的叮当响的大明来说,也是不能去做的事,一年岁收不过千万,给蒙古砸百万,脑子抽了?

    倒是推行黄教的手段,很值得大明学习。

    在蒙古草原上建造大量的喇嘛庙,鼓励蒙古人信教,信了教,那就要信有来世,这辈子过得不好,等下辈子,极大地削减了蒙古人的反抗精神。

    再者,这些喇嘛庙都是固定的,如果信了教,蒙古的部落也就很难迁移的太远,一般就在喇嘛庙附近活动了,这样极大的有利于中央王朝管控蒙古部族。

    最狠的还是减丁,只要信了黄教,不管一家有多少个兄弟,只能留一个在家里结婚生子,其他人统统进喇嘛庙,念经当和尚!

    在家干活,可以结婚生子的那个,每天累得要死;去庙里当和尚的,从小在庙里长大,宗教氛围浓厚,这两种人都很难升起反叛的念头,草原自然就稳固了下来。

    若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措施,最好的就是“大杂居,小聚居”,可是要做到这点,需要基层有极大的动员能力,也能妥善处理好百姓迁移过程中的衣食住行问题。

    就何秋来看,现在的大明应该是很难做到了,而且对于外族人成批次的进入中国腹地,恐怕朝堂诸公心里也会有不少疑虑。

    再狠一点,学习欧美“先进经验”,那就是把这些蒙古人的底层和上层分开对待。

    本来大明国内也有很多工程要做,若是能拿到一批免费劳动力,那就是一件大好事了,至少,何秋想要推广的水泥路,就不缺人干了。

    思来想去,何秋也只很难想到一个非常妥帖的处理方案。

    若是按照何秋的真实想法,那就只有一条路,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或者说发展生产力。

    当机枪发明出来后,大明的百姓就会发现,原来草原的游牧民族是这么能歌善舞。

    正当何秋还在思索的时候,朱棣有些疑惑地推了推他的身子,喊道。

    “何秋?何秋?!”

    “嗯。”

    何秋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他看了看朱棣,就把自己心中的这三个方案一起说了出来。

    主要就是建庙,让蒙古人信教,隔绝高层和底层,还有把这些蒙古人内迁,让他们当奴隶一样,为大明做工。

    优缺点也一一点评了下,看朱棣怎么选了。

    朱棣皱着眉头,听完何秋的这几个方案。

    忽然哑然失笑,对何秋说:“原来你也有不成熟的时候啊。”

    何秋有些纳闷,反问道:“怎么不成熟了?”

    朱棣点了点他,说道。

    “你前面那些想法都挺好的,但让蒙古人帮我们修水利,开矿等等,这条就明显不现实!”

    何秋奇怪了,他心说朱棣看着也不像有什么道德洁癖的人,难不成是觉得这个方案不够仁义?

    没等他问出来,朱棣就笑着和他说。

    “你这个方案放朝堂上,是一定会被否掉的,朝堂上的‘君子’们会嫌弃这个方案不能彰显儒家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