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982章 唯一能代表柳白的人
    大唐十道,马上就要变成十二道。

    下辖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个县。

    这就代表着,整个大唐一共有三百六十位刺史,一千五百五十七位县令。

    刺史是一个权力很高的官职,掌管着这一片区域的一切,虽然比不上军政一把抓的大都督,但是也能插手军权。

    苏州刺史,掌管着方圆近千里的土地。

    尤其是这片区域靠海,更让李元礼这个家伙,成了权柄滔天的人。

    他下的命令,才能够完全代表朝廷。

    如果不经过他的允许,擅自调动军队,那就跟造反没什么区别。

    “你们是想造反吗?”

    李元礼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说道。

    他这辈子最怕的,就是他那个皇帝兄长。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活的。

    能够安安稳稳的活到七十岁,他可以心安理得接受任何死亡方式,即便是凌迟,他也能微笑面对。

    可是,现在的他才二十多岁,并不想过早的死亡。

    “我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江南道的八万人,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动的,就算是苏州城里的府兵,我也没有资格调动!”

    片刻过后,李元礼变得有了几分底气。

    他似乎能够猜出来,张亮他们根本就没有一点造反的打算。

    如果他们真的想要造反,现在就应该把他这个苏州刺史抓住,然后用自己的性命,去威胁江南道的官员。

    毕竟是一个王爷,他的性命关乎到整个江南官场的安稳。

    有史以来,还是头一次有王爷担任刺史。

    以前倒是给过不少皇族虚头衔,但是皇帝绝对不会赐予他们真正的权力。

    李元礼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试探。

    如果这种试探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皇族子弟就不用再被圈养了。

    他们可以拿到货真价实的权力,来主政一方。

    但是相应的,他们也会失去任何关于皇族的地位,最起码,朝廷每年给他们的俸禄,是一点都不会再发了。

    “郑王殿下,你也知道,老夫从来就没有任何造反的念头,如果想要造反,也不会选择这种时候,您只要拿着一道手书,进入府兵大营,剩下的事情,就跟您没有一点关系了!”

    张亮笑眯眯的说着。

    莫小六和称心,依旧面无表情的站在李元礼的身旁。

    他们两个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刚才和李元礼相处的还算不错,不免为他有些担心。

    韩同就彻底没有这种负担了。

    他慢慢悠悠的走过来,冲冲着李元礼拱了拱手。

    “参见郑王殿下!”

    看到这个人,李元礼心中警灯大作!

    因为在整个江南道,没有一个人能够代表柳白,即便是和柳白最亲近的柴令武都不行。

    但是,韩同从倭国回来了,他完全能够代表的了柳白。

    因为韩同并没有爵位,他没有办法真正的自立门户。

    而柴令武,却早已成为平阳侯,在在攻破吐谷浑之后,甚至有可能成为平阳公。

    他本身已经代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再代表柳白,显然不怎么现实。

    “这是他的意思吗?”

    李元礼幽幽的说道。

    韩同笑眯眯的不搭话茬儿。

    柴令武深吸一口气,道:“你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自从来到江南道之后,留给你的选择本来就不多,当年与世家为敌的时候,你选择作壁上观,那么现在,你就不能置身事外了!”

    他的语气之中满含威胁,一点都不把这个王爵放在眼里。

    李元礼无奈的叹息一声。

    “你说的对...”

    他撕下来一片衣角,抬头看向他们。

    “我去哪里写?”

    张亮适时的递上来一根毛笔。

    看来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早就知道肯定能够死死的拿捏住了李元礼。

    这根毛笔上,甚至已经腆好了墨。

    李元礼直接在衣角上写了起来,等墨迹全都干透了,他将衣角折叠起来,交给等候多时的张亮。

    张亮笑眯眯的接过来,道:“多谢郑王殿下!”

    说完,几个人一哄而散。

    只有莫小六和称心,留在李元礼身旁。

    莫小六看着李元礼,道:“或许咱们可以成为朋友!”

    称心笑道:“这回,不做朋友都不行了...”

    ......

    春风从黄土高原刮过来,并没有带来丝毫的绿色气息,反而漫天都是黄色的沙尘。

    三月份的绿意,似乎只能从柳枝上才能看出来。

    春风又过江南岸,当燕子回时,海边的人愈发多了。

    沙子口码头,数不清的力工站在围栏外。

    他们并不在乎,沙子口码头正在迎接的究竟是什么地方的大人物。

    只关心,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工。

    朝廷总是这么不讲理,说把人赶走就把人赶走,一点余地都不给留。

    韩氏知道丈夫早已经上船了,她站在沙子口码头,翘首以望。

    “这个时辰,夫君和爹爹,应该已经见面了吧?”

    她不由得有些紧张。

    出嫁的第二天,爹爹就启程前往倭国了。

    只是匆匆的跟夫君见了一面而已。

    不知道,两人再次见面之后,能不能相处好?

    韩氏还是比较担心的。

    父亲为人油滑,嘴皮子最利索。

    丈夫为人方正,把道理看得比天大。

    两人的性格若是调转过来,韩氏不会有丝毫担心。

    可恰恰就是这种组合,让她一直都难以冷静。

    “来了!”

    前往倭国的江南子弟,着实不少。

    因为当年,东海水师就是从江南出发的,而且前往倭国的人中,有一大半都是江南本地人!

    在这些人之中,苏州本地人又占了一多半儿!

    这就导致,在得知消息之后,前来迎接的人特别多。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

    人们踮着脚往外看,果然看到,一个个小小的影子出现在视力尽头。

    那些影子逐渐变大,渐渐的形成海船的轮廓。

    韩氏用手帕捂着嘴,强行不让自己哭出来。

    “快去把人都叫过来,我爹爹漂泊了一年,肯定最想念关中的面食!”

    说话间,眼泪已经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