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翻雅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下未形
    不等其他几人发觉,清卿放下那昏倒的弟子,后退几步离了灌木丛,拔腿便跑。谁知其余几人的听觉也甚是灵敏,一察觉草丛之后的动静,便一齐望了过来,赶忙大喊:“快来人,有贼子闯进来了!”

    清卿毫不理会这些人扯着嗓子大叫,低身一趴,又窜到一株枝繁叶茂的垂柳之下。此时正是柳絮纷飞的季节,黑夜之中,清卿扒拉开两边黏糊糊的蜘蛛网,荡起一身的柳絮,侧卧在垂柳的遮蔽之中。越来越多的脚步声响在耳边,对清卿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周围愈是杂乱吵闹无比,清卿身披黑袍隐身人群中,自己的行动便愈不易被人发觉。

    只怕拖得越久,自己和这孩子潜藏的危险便又加一分。清卿用黑袍护着脸,只作是查找贼子的众人中一员,跟着一群天客居弟子,吵吵闹闹,向着天客居各处角落分散不停。只见那群弟子将草丛后,柳树下,甚至泥土中都要挖个底朝天,还是连反贼的一根毫毛都没看见。

    而清卿来不及窃喜,见孩子睡得安稳,这才一个转身,靠在矮墙之后。

    眼看这条路上灯影昏黄,看似并无太多人居住。只是自己面前,仍有个弟子提着灯笼,和自己一道搜寻不停。那人听见清卿脚步,只是回过头瞅一眼,便重新加快了步伐。口中还大声道:

    “咱们快点儿吧!若是叫反贼在这条道上跑了,只怕箬先生又要罚……”

    话音未落,那人便觉得身后猛地一痛,随即两眼昏黑失了知觉,软绵绵地瘫倒下去。先前清卿的脚步不断接近,这弟子并未疑心,只是觉得身后的同伴想要跟上罢了。再加之清卿口中含糊的“嗯嗯”几声,那人更是想不到,自己不断在面前小道上搜寻的反贼,竟然就在身后半寸之处。

    清卿再次分毫不差地点中了面前弟子的风池穴,听他没了声响,赶忙拖着他身子到路边,缓缓放下,随即抬头看向眼前的矮墙。

    这堵墙的后面,便是清卿在天客居养伤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如今清卿从将军府回来,再看向此处,只觉得这里一草一木都无甚变化,不过初夏渐至,墙角竟隐隐现出几朵五颜六色的小花。花儿察觉不到夜寒,即便不过米粒般大,也高高昂起头,恣意盛放着自己的容颜。

    而清卿环视这处院子,却见屋梁歪斜,门窗破败,与那明艳娇嫩的花儿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然是许久无人居住。

    原来天客居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好似一堵透明的围墙,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着对岸的世界。即便如此,自己当初居住的地方,却一直没什么生机。清卿忍着心头那一丝黯然神伤,走到墙角,将那片巴掌大的花丛连根拔起——

    潮湿的泥土之下,幽幽闪着紫莹莹的光。

    那木箫,是自己听从任思渊劝说那晚,埋在此处。那一日,为了能接过天客居的长剑,自己再也不能让世人看见这白玉箫的踪影。

    只是自己在西湖边伫立许久,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将它抛到水中。

    而如今这世间,血腥气太浓,烟火气太乱,没有令狐后人独身藏在角落,为求得自身安稳便赧颜苟活的道理。所谓那一句“不辞水火微尘”,说的便是今时今日,该让众人纷争的白玉箫,尝尝剑锋的滋味了。

    清卿不停地挖着,想不到当初自己竟将这箫身埋得这么深。亦或许,是这玉箫终究为木制,无论多么坚不可摧,遇到持之以恒的泥土,终究会有被缓慢侵蚀,不见踪影的那天。

    那淡紫色的幽光不断沾染在清卿手上,透在月光下,露出一股别样的阴森森的恐怖。清卿看在眼中,只觉得这玉箫沉埋在地下,不知是积攒了多少杀气,仿佛这一出土,顷刻便要克制不住地舔血。

    想到此处,清卿的手指不由得停了下来。

    难道自己当真要用此箫,再一次将面前的敌人斩尽杀绝,欠下累累血债么?

    清卿年龄算不上成熟,但行走江湖间,倒在手下的冤魂已然并不在少数。她令狐清卿,从没怕过什么血债血偿——即便苍天知道一报还一报的道理,那也只有令狐后人,斩了别人头颅的份儿!

    可面对着白玉箫就在身前不到一尺之处,清卿却突然住了手,内心的杀意忽地淡了下去。

    清卿想起师父,想起子琴。灵灯节那一晚,即便自己手掌被箬先生刺进了碧汀之毒,即便子琴明白箬先生绝不会收手,师父也宁可带着自己跳下危崖,冒着背弃先人信义的下场,去玄潭为自己寻回了解药。

    师父为什么不在玄潭之上,一剑了结了箬先生,以绝后患?

    这其中道理,清卿思索好久,却始终不愿开口问问师父。仔细想来,师父的弦剑在江湖之中甚少出鞘,便是出了手,也颇为谨慎,远不像清卿那样充满人挡杀人的气势。

    师父明知子书师父是被江湖众派齐力所害,却为何不一口气将所有仇人杀个干净!

    清卿不肯问,也不敢问。生怕自己一开口,就断送自己珍惜多年的师徒情谊。于是年幼的清卿就这样将自己的心思埋藏在心底,而自己终于第一次微微领悟师父心思,却是在自己为安瑜送了解药,却回山上挨了打的时候——

    那一日,清卿发觉,江湖中的千仇百恨,绝不是杀尽多少人便能结束。甚至有时候,那血债血仇积攒得太多,反倒生出更多数不清的情义纠葛。爱与恨,仇与恩,一向相互依存,难以割裂。否则,自己为什么要背上违反门规的罪名,去不顾一切地救回那个西湖将军?

    换句话说,这些情感在人世间都纠缠不清,怎又能祈祷黄泉,剪断一切人世烦忧?

    而这些道理,并非子琴三言两语便能向清卿讲清楚。更何况,清卿四五岁的年纪,就在脑海中刻下了师父师姊殒命的场景。那些场景像是烙印,是清卿在日思夜想的梦中都无法摆脱的深刻记忆。

    因此,子琴只是教会自己如何听音辨物,如何将师父留下的“笔阵剑法”用到极致。剩下的,行侠义而无愧于心,终究是要自己付出一生的代价才能明白。

    现如今,沈将军的命运正在强迫自己学会另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杀意与否,并不取决于对面的敌人,也不取决于手中的利器,更无关乎横在这其中的仇怨。

    唯一能做决定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就像子琴,见过太多的腥风血雨。即便是满心恨意的南箫、温弦和箬冬一齐立在身前,子琴手中的弦剑也没有丝毫真正的杀气。

    现在,清卿看着这被埋藏地底、泛着幽幽荧火的白玉箫,同样如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