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在火星种田的我被曝光了 >第一百零五章 进化人类
    在每一块蓝图模板之上,都有着一艘艘战舰的虚拟3D投影,它们从左到右依次排开,通体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在模块上缓缓旋转着。

    就算将它们缩小了成千上万倍,这些造型宏伟的星际战舰依旧充斥着一股令人无法拒绝的顶级美丽。

    零的话也让方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的确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这座太空船坞需要以何种战舰来作为第一批次的生产。

    随意点进一艘战舰的3D模型投影,这个由数据流构成了模型瞬间炸开,旋即再度汇聚,显示出了这艘型号为AYI-871的星际战舰的各项数据。

    它的造型充斥着先进的未来科技感,看起来有点像是一艘海上驱逐舰,但嶙峋的外附装甲和一排排激光脉冲炮赋予了它不怒自威的霸气。

    如果不是时间和资源问题,方良真想把这些战舰全部按照一艘的规格生产出来,随后让它们在太阳系间依次排好,分别测量它们的实用程度,再来决定需要大规模生产的对象。

    但在现在的形势看来,这个想法显然是十分不切实际的,方良只能基于这些详细的数据以及零的建议来进行快速决定。

    “零,按照这座太空船坞的工作效率,最快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制造出第一艘星际战舰?”

    话音落毕,方良也将这些战舰蓝图的模板全部发送给了零。

    如果没有自己的授权,零是无法第一时间获得这些战舰的详细资料和数据的。

    “以太空船坞的最快速度,所制造出一艘PL-3型巡逻舰大概需要六天,这艘巡逻舰的结构较为简单,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大范围的信息侦查,以及跨区域的战略转移。”

    在得到这批数据后,零马上对这批数据进行了深度的整合和处理,很快便得出了方良所需要的答案。

    “巡逻舰?”

    “是的,在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并不建议生产这类战舰,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火力以及防护功能。”

    零说出了它的想法。

    首先,方良需要它拥有超远视距的打击能力,以及拥有运载和投放军械机器人的功能。

    而除去这些具有针对功能的巡逻战舰外,实际上大多数战舰都具备这一类的功能。

    “给我几个最合适的选择,零。”

    方良有些看花了眼,与其跟着不可信的直觉走,他还不如让零给自己几个选择。

    这可不是在商场里挑衣服,只需要关心衣服的款式和颜色即可。

    方良必须利用现存的资源储备制造出最适用最完美的战舰群。

    随着方良的话音落下,零很快便将三艘战舰的投影发送到了方良的面罩上。

    均是三艘战列星舰。

    在惯有的战舰分级中,战列舰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

    在海域上,战列舰主要用于攻击大型舰船,负责争夺制海权并摧毁敌方的舰船。

    同时,依靠其重火力也可以作为炮台执行攻击敌岸的重要目标或支援登陆作战等任务。

    而在起源基地的科技加持下,所有在太空中的战舰早已脱离了笨重这一词的约束。

    未来浩瀚的太空战场上,在这类行星级武器之间,大尺度空间探测能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星际战舰的人工智能必须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复杂庞大的计算,包括战场图像大数据分析,以及战略,战术,资源调动等决策能力。

    在此基础上,战列星舰甚至可实现在数个天文单位以内甚至更大尺度距离上的精确打击,或者是对高速动能武器的航行弹道进行计算与精准拦截。

    “先生,我认为这一艘型号为HT-51的战列星舰最符合您的想法。”

    在这三道投影出现在方良眼前的时候,零也缓缓开口,解释道。

    “它拥有动能轨道炮,聚合粒子束等先进武器装置,还可以承载一次性多用途小型太空无人机,它们既是无人机,也可以作为脉冲导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宇宙战争中,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战场,并以超机动性尽可能规避拦截火力摧毁目标。”

    零的解释让方良眼前一亮,他连忙点开这艘战列星舰的详细数据,这艘型号为HT-51的战列星舰所具备的这个功能有点类似于接纳战斗机起落的航空母舰。

    方良很清楚起源基地即将面对什么。

    那是恒星级的文明,它们所伸至太阳系的爪牙或许只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冰山一角,但仅仅是如此,方良也需要提起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紧张度来应付它们。

    起源基地和卡索格文明之间的差距已经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

    这个微妙的功能或许能在未来彻底扭转战局。

    试想一下无数微型太空无人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扑向一艘艘卡索格飞船,只要功率足够,每一台无人机都足以比得上一颗小型核弹的爆炸。

    关键是这些蓝图模块是可以进行改造增强的!

    方良甚至可以使得这些太空无人机归于纳米层次的存在,将其爆炸的特性转换为侵入机体的控制效果。

    在起源基地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下,这些设想都具备着实现的可能。

    只要方良想,他可以将这些模块玩出花来。

    在零的解释下,方良也意识到这艘HT-51的战列星舰的确是此时最合适的选择。

    它通体呈现着深邃的漆黑,长度在两百米,如流线型的舰身流露着剑刃般的锋利既视感,没有一丝多余的累赘设计,所有隐藏在装甲下的脉冲炮将近有数百架,当舰首折叠收起时,炮口直径达六十米的动能轨道炮将露出它狰狞的面容。

    “好,就它了。”

    时间紧迫,方良确定了第一批准备生产制造的星舰,数量大概在三十台左右。

    于此同时,方良打开了面罩的内部功能,这座太空船坞的所有繁琐功能已经完整融于他的控制面板中。

    方良在控制面板上选中这艘星舰的型号,以瞳膜作为密码,通过验证。

    这个简单的指令在顷刻间便化作了一道细小的数据流,涌进了太空船坞的主控室内,智能主脑接受成功,随后,这座漂浮于太空中的巨型堡垒的每个角落,都开始了运转,无数工业机器人正是它的一个个齿轮,这些效率惊人的齿轮正在以绝对精密的形式交错耦合着。

    “先生,我认为您可以为我们的第一只舰队取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