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隆万盛世 >880草原秘密
    “各位阁老,兵部左侍郎王遴、右侍郎魏学增大人有急事求见。”

    一个中书舍人从门外急匆匆跑进来,一个罗圈揖后对着上首的首辅李春芳禀报道。

    “兵部?快请他们进来。”

    听说兵部两位协理的侍郎都来了内阁,显然是兵部出了大事儿。

    现在任命郭乾为兵部尚书的旨意已经下发南京,但是郭乾接到旨意再到京城,中间终归也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兵部的事儿就是由王遴和魏学增在主持,原先还有个兵部右侍郎李迁,但是前几天已经升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已经赴任去了。

    魏学增原本是辽东巡抚,可是前两年因为身体原因奏请回乡养病。

    今年刚好,回了京城,因为暂时没有合适职位空缺,所以就暂时入了兵部协助处理事务。

    这也是李迁能够外放两广总督的原因,否则兵部不可能只有一个侍郎。

    中书跑出去不久,两位身穿绯袍的官员就快步进屋,前面的是王遴,他身后跟着魏学增,王遴手里还拿着一份公文。

    进屋后,王遴就对着屋里几人喊道:“阁老,大同出大事儿了。”

    “可是大同又爆发大战?”

    李春芳在他们进屋以后就已经起身,一起的还有高拱、魏广德等人,几乎都齐刷刷站起来。

    “虽不是,亦不远矣。”

    王遴出声道。

    “嗯?”

    听到王侍郎这么说,魏广德不觉一皱眉。

    这个时候,李春芳已经从王遴手中接过公文,也没有坐下,就这么翻阅起来,很快眉头就皱起。

    他算是明白王遴话里的意思了,俺答汗的孙子降明,这是好事儿,可以大涨明军这边的士气,可也是大坏事儿,俺答汗咽不下这口气,势必起兵到大同要人。

    虽未开战,但离开战也不远了。

    关键是,大明这边只能硬接着,却是不能把人交还回去的,否则就堕了大明天朝上国的面子。

    几天前,朝鲜王派使臣曹参判、洪天民等入贡可是刚到京城,要是此事处理不好,可就堕了朝廷的威名。

    李春芳看文书的时候,一旁的高拱也在小声询问着王遴、魏学增情况。

    魏学增没有开口,由王遴把大同发生的事儿简单说了一遍。

    当然,他的口中把事儿尽量简单细说,可没有奏疏里详细,不过也让所有人有了大概印象,知道是因为俺答汗的孙子叛明导致现在大同局势紧张。

    王崇古不仅下命令动员宣大兵马严加戒备,还利用原来的职位,让山西镇等地官军也都行动起来,随时准备应对俺答汗的大举来袭。

    “那大同不是十分危险?是不是应该尽遣大军前往支援?

    我记得善贷你曾多次筹划在俺答汗大军进入山西后进行合围,想要一举重创蒙虏,缓解北方压力。

    这次这个什么把汉那吉的到来,或许就是个机会。

    在大同设下陷阱,让俺答汗大军过来攻打大同,我军则趁势包围?”

    一边的张居正忽然开口对魏广德说道。

    “大同确实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只要能够在俺答部打破边堡进军大同城下时,如果能够有大军快速夺回被攻占的边堡,就可以在大同城下对俺答部形成合围之势。”

    听到张居正的话,魏广德心里倒是一动。

    如果按照张居正的意思发展下去,只要明军攻占丢失的边堡,俺答汗在大同城下的兵马怕是大半都要留在那里。

    除了那些边堡所钳制的通道外,蒙古人就只能翻山越岭返回草原,而那里可不适合骑兵发挥,而且还有长城为依仗。

    如果是堵截士气正盛,进攻的鞑子,明军怕是力有不逮,可如果是一心想要逃回草原的鞑子,结果却是未知。

    有可能为了活命,鞑子会血战到底,也有可能因为士气溃散而成为乌合之众。

    其实,现在的蒙古人已经没有多少血性,他们已经丢失了成吉思汗给他们的勇气和荣誉,只会打顺风仗。

    别看近十数年来还是多次重创明军,可那多是在兵力占优还是突袭的因素,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蒙古人并不比明军强势,甚至很多时候还略处于弱势一方。

    只是他们擅长四条腿跑路,让明军追赶不及。

    想想马芳当初就多次以劣势兵力突袭草原,大获全胜而回,就可知现今蒙古人的战力如何。

    “别光想这合围就是胜利,大同不比山西,那里蒙虏出入不多,对地形不熟。

    可在大同就不同了,蒙虏长期在那里和我军作战,对地形甚是熟悉。

    不说形成合围的难度,就算真围住了,怕是也很难把人留在那里。

    到时候蒙虏要是爆发血性和我军决战,胜利了还好,一旦战事不利,后果你想过没有?”

    这时候,高拱忽然发话道。

    “调山陕大军出战,蓟镇大军封住长城关隘扼守京畿,就算战事不利,无非就是蒙虏肆掠大同、宣府。

    如果他们敢再次进入山西,还可以调河南等地大军再次寻机与俺答汗决战,而蓟镇、辽东大军则尽入草原,端掉他的老窝。”

    张居正听出高拱不看好他的办法,态度也有些轻蔑,当即就继续说道。

    “这么大的动静,户部有钱粮支出吗?”

    高拱微微皱眉,他很不喜欢张居正对他说话的态度,不过他还是就事论事,继续发问道。

    这样的大战,耗费的钱粮可是不会少,而且战火涂炭之地必然损失惨重,朝廷未来数年都要给予赋税减免,并且拨银子帮忙恢复生产,否则那里的百姓可就没有活路了。

    这都是大笔钱粮的支出,就大明现在的情况,维持日常都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力支应这样的大战。

    高拱是算准了张居正这办法不行,实在是大明支撑不起这样的战事。

    打仗,没钱是办不成的。

    “太仆寺,常盈库。”

    谁知道,张居正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想到了银子的出处。

    朝廷是没银子,可并不是真没银子,只不过不在户部,而在其他地方。

    常盈库的账本可从来不向朝廷,内阁汇报,所以在座所有人都说不清楚常盈库里到底有多少银子。

    “若我记的不错,常盈库的银子,就是预备给这样的国运之战准备的,这个时候拿出来支应这场战事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