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一十六章 摘野果、种果树
    上午捡了一大把锥栗,美美地吃了一顿,还留着一部分做糖炒。

    下午,蒋非又带着星星在山上跟小动物们抢起了野果。

    这个季节,山上的野果陆陆续续成熟,可吃的太多了。

    小动物们的食物也很丰富,草地上繁茂的草籽,枝头上缀满的果子,山林里到处都是它们的乐园。

    心里早就惦记上了那些果子,蒋非清楚地知道它们的位置和成熟进度。

    他带着女儿径直来到采摘的目的地。

    两人面前有一片藤蔓,缠绕在栾树、苦楝树、八角枫等树上生长,藤蔓一根一根交织在一起,像密密麻麻的麻绳不分彼此。

    绿色的枝叶间藏着一个个果子,长圆形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芒果,一个有6-8厘米长。

    果子有绿色的,有黄色的,有半绿半黄的。

    蒋非伸手拨开茂密的叶子,一个黄澄澄的拿藤果露了出来。

    “星星,你来摘。”蒋非低头对女儿说道。

    “爸爸,你好厉害啊,拿藤果藏在里面都被你发现了,我连它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星星崇拜地说道。

    蒋非会知道它的位置,当然还是因为他惦记已久,早就留意到了。

    星星折断连着拿藤果的果蒂,把它摘了下来,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深吸了一口它的味道。

    “好香啊!”

    星星感叹了一句,撕开果皮,皮很薄很软,可以轻轻松松剥开。

    皮一剥开,浓郁的果香味更是扑鼻而来。

    里面的果肉跟外皮一样,都是金黄色的,但果肉没有多少,更多的是黑色的果籽。

    果籽密集,又大又多。

    每一颗果籽外面都裹着黄色的果浆,黏黏糊糊的。

    “爸爸,它有好多好多果籽,果籽可以吃吗?”

    星星看着剥开的拿藤果,有点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嘴。

    “可以,果肉和果籽都可以吃。”

    蒋非摘下一个成熟的拿藤果,快速剥皮,放进嘴里,果肉吃起来又甜又多汁儿。

    果籽咬起来很爽口,黄色的果浆香甜嫩滑。

    蒋非大口大口地吃完一整个,很过瘾。

    星星则吃得斯文多了,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尝。

    等她吃完一个,蒋非已经连着干完三个了。

    坐在草地上吃过瘾了,两人才起身继续摘起了拿藤果,拿了个袋子来装。

    他们只摘了一小部分便停了下来,成熟的果子太多了,摘多了吃不完浪费,不如留在山上给小动物们吃。

    山上熟透的捻子也是太多了,多到连小动物们都吃不完,只能留在枝头,被风吹日晒,慢慢地干瘪。

    除了拿藤果和捻子,蒋非还摘了几个酒饭团。

    酒饭团是民间的俗称,它的学名叫做“黑老虎”,有的地方也叫它布福娜、冷饭团。

    酒饭团长得很有特色,果子是球形的,一颗的直径大概有十多厘米,看起来有点像特大号的荔枝。

    果子呈现红色或者暗紫色,而且是一粒一粒的,有点像剥了皮的石榴。

    吃法也跟石榴有点像,是把它的那一颗颗籽剥下来吃,果汁乳白细腻,味甜芳香。

    星星捧着酒饭团左看右看,觉得它长得好奇特啊,要是它没有那么重,可以当小足球踢了。

    蒋非和星星走走停停,一边摘一边吃。

    “吃不动了。”星星摸着自己的小肚子,看着一大袋野果,有些可惜地说道。

    “不吃了,下山去,留几个给你奶奶吃,其余的你拿去给你的小伙伴们啊。”蒋非说道。

    星星提着野果离开前,蒋非打开袋子拍了几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

    配了文字:最近有一个小烦恼,山上的野果太多了,怎么吃都吃不完。

    不出意外地,评论里都在笑骂他嘚瑟和缺少社会的毒打。

    江嘉看到后在三人群里艾特了蒋非。

    江嘉:儿时的味道啊,想吃!可是外面想买都买不到。

    蒋非:国庆要到了,过来玩,随便吃,管够!

    江嘉:……别,哥国庆不出门,对黄金周最大的尊重就是宅在家里。

    江嘉:出个门,到处都是人头,太可怕了!

    蒋非一想也是,去个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都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景。

    不过好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社畜一年到头除了春节,只国庆有多几天假期,小孩也不用上学,可以一家老小一起出去玩。

    蒋非:快递几个给你尝尝?也很方便的,第二天就到了,我挑几个稍微没那么熟的。

    江嘉:不用了,过了国庆,我过去现摘现吃,

    蒋非:行啊,等你来!

    又闲聊了一会,蒋非放下手机。

    其实市场上可能看不到卖拿藤果、酒饭团、八月炸这些野果的。

    真要想买,淘宝上也能买到。

    这些野果也有人工种植的,只是不太多。

    很多山上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包括各种野菜和野果,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去山里采摘过野果和野菜来充饥。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加上住在村里的人也少了,现在采摘野菜、野果的人不多了。

    也有不少像江嘉这样在城里工作的人想吃野菜、野果。

    一方面是它们味道确实不错,营养方面也不差,另一方面是怀念家乡的味道,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很多野菜、野果都是他们儿时的回忆,食物一旦成为了感情的载体,就多了一层美好的滤镜,以及割舍不掉的味觉记忆。

    一些人看中这部分商机,开始规模种植起野菜、野果来。

    有一部分发展得不错,还有一部分像拿藤果、酒饭团一样发展不起来。

    种植过酒饭团的农户都说“谁种谁亏,十个种酒饭团的,有九个都是卖种苗的,还有一个是卖不出去的”。

    主要还是因为刚开始推广种植时,苗木商为了赚钱,进行了一番炒作,把树苗卖得很贵。

    但种出来后,酒饭团在市场上没什么名气,相较于其它常见的水果,它比较难卖出去。

    然后,卖酒饭团种苗的比种植的还多。

    渐渐地,酒饭团的产业行情就变成了:收果、育种苗、卖种苗;再收果、育种苗、卖种苗的恶性循环。

    种植前景不好,早年种酒饭团的农户大多放弃了,种植其它水果去了。

    只有少部分人还在坚持,种的也不多,少有进入市场和水果店的,基本上靠网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