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第314章 出兵平乱
    刘丞相拿着奏折来刁难冯怡,同他前来的几名中书门下的官员,除了风择外,其他几人都瘪着嘴,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之意。

    中书门下是由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而成,由唐朝太宗定下,防止官员们互相扯皮、推诿搪塞,影响朝事管理。

    从那时开始,朝廷就一直用中书门下来管理朝中事务。

    丞相为中书门下的最高官员,下有两位副职,若干官员,他们常在一起商讨朝事,最后的决断由丞相和皇上定夺。

    这些人基本上是经历过两朝为官,能入他们眼的人基本没有。

    像李进那种百年难遇的大三元,才入得了他们的眼。

    别的人,再有本事,也得入翰林院为官几年,再下放州县几年,有了政绩,才会考虑如何用他。

    像王宣和孙玉这种官家子弟入官场,再有本事,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因为,你不是科举出身,你没有进翰林院,你也没去州县做出成绩。

    冯怡扫了几人一眼,嘴角微微上翘,她指着第一本奏折,道:“这是御史郝大人的奏折,他提出让皇上和皇后先入土为安。”

    “是呀,你以为呢?”丞相捏着胡子问。

    “不报大仇,怎么能让皇上和皇后入土为安?”

    冯怡朗朗道,“要用辽人小皇上和辽人皇太后的首级,才能让皇上和皇后入土为安。”

    “谁能有那个本事?”丞相忍不住翻白眼,“话可这么说,事不一定能办到。”

    冯怡只笑笑,没表态。

    她又指着第二本奏折,道:“这是驸马的奏折,他提议先杀退联军,再解决内乱。”

    “你认为怎么解决为好?”丞相像考题一样问着话。

    这两件事其实是中书门上最为棘手的事,他们商议了多次无果。

    皇上和皇后入土为安,就这样下葬,不只是死的人难瞑目,活着的人也难心安。

    对于先解决内乱,还是先解决联军,对中书门下来说都很难决断。

    他们无法给所有的将军下令,让他们听令中书门下的指挥调度。

    也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冯怡挑了一下眉头,干脆地道:“我的观点是先平内乱,再全力灭辽,其他小国根本不重要。”

    “你未免口气太大了。”丞相正扯着胡子,他生气嚷嚷,一用力拔下几根白胡子来。

    他看着自己手上的白胡子,摇了一下头,这些天,他的头发和胡须全都白了。

    赵素插嘴问:“少夫人,如果是平内乱,您怎么做?”

    冯怡看了看手拿几根白胡须的丞相,还有在一侧站着的几位中书门下的官员。

    她直言不讳地道:“让大军将藩王们镇压了,借此机会除掉,收回所有的封地。他们就是一群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寄生虫,他们除了出身好一点,什么正事没做,坏事样样干,这种人是朝廷最应该除掉的人。”

    丞相惊愕地看着冯氏,中书门下的官员也一脸震惊表情。

    对藩王的鄙视都深藏在各位官员的心中,从没人敢这样公开说藩王们是寄生虫,口称要除掉最好。

    中书门下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感觉这名小女子是属于不知天高地厚的类型。

    丞相探出身子,好奇地问:“你能带人灭了他们?”

    他知道皇上一直想收回封地,因前两年闹匪,一直拖着没动手。

    他想听听这名小女子,有什么能耐从藩王手上夺回封地。

    “那得看丞相了。”冯怡淡淡地道。

    刘丞相指了指冯怡,“你说来听听。”

    冯怡眨了眨大眼,提出条件,“我可以让我的大军把藩王之乱平了,收回所有封地,你们中书门下,要给我下大将军的任命书。”

    也就是,朝廷要认可夷州军,认定冯怡有权力指挥大军出征。

    刘相也坦白道:“我们的任命好说,那些驻军将士认不认可,我们就无法办到。”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冯怡笑道。

    中书门下的官员凑到丞相的跟前,几人嘀嘀咕咕商议了一会,大家的意见相同,“让她试试,要是真收回了封地,就任命她为朝廷的大将军,至于未来怎么样,看天意。”

    丞相点头同意,“嗯,我们看她到底有何本事,能让那么多人夸她。”

    王宣听见了丞相的这话,他很意外地瞪大了双眼。

    他一直以为这些傲慢的中书门下的官员,不会答应三娘的提议。

    丞相当众向冯怡承诺,“现在朝廷危机四伏,要是你能平藩王之乱,收回封地,我们中书门下任命你为大将军。”

    “好。”冯怡笑着道,她对守在外面的小娃道,“你去将风明叫进来。”

    “是,大将军。”小娃拱手,转身往转去叫人。

    丞相和风择听见冯怡叫手下去叫风明,他俩面露惊讶之色。

    其他的官员们面无表情站着,他们只是认为,同名同姓的巧合

    风择的亲堂兄也叫风明,为前朝皇上的禁军首领。

    丞相当然也知道这事,刘府同风府过去有联姻。

    当小娃领着脚有点瘸的风明走进来,风择惊叫了起来,“堂兄,真的是你?”

    丞相和在场的官员都震惊地发现,这位叫风明的人,还真是前朝的那位禁军首领,只是他现在有些跛脚。

    风明冲风择点点,也不回话,一直走到堂中,恭敬地给冯怡行礼:

    “大将军,末将前来听令。”

    “风明,你带夷州的五万军,去平息藩王之乱,投降者不杀。你按我们昨天所议的那样去战。”冯怡下令,她递了一块金牌给风明。

    这令牌,是冯怡用来指挥夷州那些军的。

    冯怡之所以要风明带兵平藩王内乱,是因为之前,冯怡支使风明去扮匪一些时间,同各地的藩王有过接触。

    各处的地形和用兵,风明最为熟悉。

    “是,大将军,末将遵命。”风明拱手行了大礼。

    风明转身,扫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堂弟和丞相一行官员,跛脚大步离开了。

    风明很清楚的知道,他这一战关系到少夫人能不能做大将军,能不能带着众人灭了辽人,能不能坐上天下之尊的位置,给所有百姓带好光明的未来。

    风择追了出去,“堂兄……”

    “待兄胜利归来,我们兄弟再把酒言欢。”风明大声说着话,脚步不停地往前走。

    风择站在外面,目送着风明离开,心中怀着众多不解:堂兄怎么活下来的?他为何不来寻自己?他怎么效忠了冯氏?

    宁广义上前对风择道了一句话,“当时我用死刑犯换你,也是少夫人的计谋,少夫人说你是个好官。”

    “是少夫人救了我?”风择大惊,“我居然不知道这事。”

    “是她救了你,我一直听令于她。”

    风择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少夫人是前朝的人吗?”

    “不是,她……”宁广义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冯怡,他喃喃道,“她是一位年纪尚轻,行事老成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