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第322章 传名天下
    刘丞相再一次得了贵妃的表态,加上他这些天的思索、打探,他的心中已做了决定。

    “贵妃娘娘,老臣认为,冯氏虽然为女子且年小,但助她的人极多,未来说不定她能完成皇上的遗愿。不如,我们向天下发文,承认冯氏为大将军,让她统领所有大军。”刘丞相轻声道着他的想法。

    “名正则言顺,大军有了掌舵人,才能统一行动。”贵妃点头表示赞同。

    她感慨道:“本宫没料到,我们高阳侯府居然娶了这样一位能干的媳妇。本宫还不曾见过她一面,甚为遗憾。”

    刘丞相笑道:“娘娘召见冯大将军是件很容易的事,只是大将军如今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不如让人抬她入宫,同娘娘相见一叙。”

    “不要了,冯大将军事务多,等她生产后再说。”贵妃摇头,“等朝廷内外稳定后,本宫就去念经,不再过问朝事。”

    “可是……”刘丞相想挽留贵妃娘娘。

    “本宫不喜欢前朝的事。”

    “那就全听贵妃娘娘做主。”

    惠贵妃明白这些大臣的想法,怕背上不力之罪或参与谋逆之罪,凡事想找人拿决断。

    她现在强撑着出来主持大局,为的就是给皇上和皇后、三皇子,还有后宫那些被辽人杀死的嫔妃们报仇雪恨。

    在后宫里,惠贵妃除了被冯皇后姐妹刁难,被赵正送的美人悄悄使绊子外,其他的嫔妃都尊重她。

    贤皇后和德妃是高阳侯府送入宫里的,对她很好,处处照顾着她。

    在她生病时,德妃天天抱着三皇子来问候,安慰她。

    皇上虽然喜新厌旧外,对她也非常好,只要是皇后有的东西,总是会送一份给她。

    这让惠贵妃下了狠心,既然兴朝皇室已经支离破碎,不如用‘谁能灭辽国,谁做天下之主’来为皇上他们报大仇。

    刘丞相带着官员们回了中书门下,他问:“下文定下冯氏为大将军的事,你们有异议吗?”

    十多位大人们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瞅了一会,无人有异议,都摇头,“下官没有。”

    “没有。”

    “全听丞相的。”

    “唉,本相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是,现在还有更好的人选和办法吗?”丞相道,“冯氏虽然年小,但她有人相助,还有外面的那些传言,有七彩金龙入体的说法活灵活现,这些事,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呀,否则,遭天遣,我们谁也担负不起。”

    “是,相爷。”官员们纷纷答应。

    大家都听到了那个传言,说是:冯氏的马车行在夷州的半道上,天空出现双彩虹,后又变七彩金龙,在冯氏马车上方飞舞,最后消失。

    双彩虹的事极少见到,何况是变为七彩金龙这样的事,闻所未闻。

    马大人腹诽,这也许是冯氏让人散布的流言呢。

    他也知道,即便是编的假话,目前也寻不到别的人选来主持大局。

    辽联军在京城外虎视眈眈,打着大唐旗号的大军往京城而来,现在,只有冯氏的大军才可能击退联军,打败大唐叛军。

    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宁可是冯氏建议新朝,也不希望大唐军得胜。

    冯氏得了位,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大唐军得了胜,前朝的官员能有多少好?

    带着这样的想法,每位官员都出态,“下官没意见。”

    “下官同意冯氏为大将军。”

    ……

    刘丞相在得到门下所有官员的同意后,又派禁军去驻守在京城外的三军问询意见。

    袁逍的答复是,“本将军听令中书门下的旨意行事。”

    京东军的将军王胜道:“本将军遵从中书门下的决定。”

    京西军的冯将军答,“这个时候那自然是听中书门下的令。”

    得到这三军的首肯,刘丞相才往各地州县颁发了中书门下理的旨意,上面写着:经中书门下所有官员商议,交惠贵妃审议,得驻守京城三军的认可,特认命冯氏三娘为大将军,所有驻军皆听从冯大将军的调遣……”

    王宣给冯怡念这道旨意时,满脸的笑容,他得意地道:“我家三娘如今名传天下,真是威风。”

    冯怡的一双大眼扑闪着,她笑着问:“阿宣,你会不会因为我太过强势,而感觉心里有压抑感?”

    “不会,我只会为你感觉骄傲。”王宣坐在椅子上,伸出手紧握着冯怡的手,他笑道:“你有这个能力,又喜欢做这样的事,我自然是全力支持。”

    他瘪了一下嘴又道:“从小我们家的孩子都会受到父辈的谆谆教导,要忠心皇室,不能有非分之想。”

    “所以,我们养成了只过富裕的生活就好,不要争太多权势,否则会给家族引来大祸。”

    冯怡扬了一下眉毛,前世她便是如此想法,也如此做了。

    尽管那时,她帮皇上整理和批复奏折,完全有能力安插可用的人,可她没那么做。

    她一直忠心于皇上和冯氏家族,最后换来的是满门被诛,她被杀死,尸体扔进了土坑,还压上了厚厚的佛纸……

    冯怡想到这里,她握紧王宣的手道:“人有忠心自然最好,但还要有保下自己和家人的能力,方才能置于不败之地。”

    王宣偏头细细想了想,点头道,“三娘说得很有道理。”

    像他对楚王信任忠心,可楚王同赵正勾结,不择手段将他扣押起来。

    如果不是孙玉装着顺从楚王,暗中相助于他,王宣定要为自己的忠心付出生命的代价。

    孙玉还哄骗了楚王,“我给王宣下了毒,殿下放心。”

    有孙玉帮他,王宣少吃了不少苦头。

    因此,可见愚蠢的忠心是最为可怕的事。

    想到孙玉,王宣对冯怡提到,“我这次能逃脱楚王和赵正的魔爪,全亏了师兄孙玉的帮助,要不是他哄骗了楚王,我会被下毒。”

    “以后我们好好谢他。”

    “嗯,一定要好好谢孙玉,他为了救我和李进,还被妻室抛弃了,他的妻室卷了财物嫁给了一个叫苏醒的表兄。”

    冯怡一想在花丛中孙玉,居然被妻室抛弃,感觉哭笑不得。

    冯怡没对王宣提起,她同孙玉几人结拜的事,这不算是骗王宣,只是为了五个人共同的秘密而守口如瓶。

    她只说:“我们以后为孙玉好好寻一房妻室。”

    “全听你的,三娘。”

    夫妻二人有说不完的话,商议完出兵的大事,又说起了家里的事。

    从这一天起,冯氏大将军传名天下。

    连丞相和王开见了冯三娘,也得拱手称一声,“大将军。”

    此为尊重,也是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