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第475章 远走他乡
    对太后的灵柩这么快移入地宫,百官们也不觉得惊奇,百姓也都理解,毕竟,武正帝并不是太后的亲生骨肉。

    实则是因为惠太后并不是真的去世,所以,冯怡才下旨丧事一切从简。

    尽管如此,一国太后去世的丧事,也远比之前的国公去世,办得要隆重。

    随着惠太后的棺木移到地宫后,世上再无惠太后。

    冯怡在国丧之后,立刻派暗卫快马传书,送了一大叠银票和一封信给复国公风明。

    她给风明安排了两件事:

    在新城内建一座茶楼,按照京城的茶楼一样建地下室;

    在新城内建一处宅子,按照西山别院的那处院子建;

    信上还说,年后三月,齐王有位堂姑姑会带着夫君前来新城住下。

    远在边关新城的风明,接到暗卫送来的银票和信,在看了陛下的信函后,他稍想了一会,就想明白了原因。

    风明的妻子王氏,就是齐王的堂妹,因此他对王氏家族的事也知道不少。

    能让陛下亲自出银还支使暗卫前来送信,这位王氏姑姑不是普通人。

    联想到近来太后崩的事,他就明白了。

    要来新城住的王氏,既然明面上是齐王陛下王宣的姑姑,也就是风明的妻姑姑,他会尽全力做好陛下交待的事。

    风明让暗卫回了一封信,“在下在年前会建好茶楼和宅子,一定保护好姑姑。”

    风明在和安新城内,寻好了两个地方,茶楼的位置建在衙门的对面。

    这样,来往的客人进了茶楼,给他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在茶楼里生事。

    宅子建三进五间的宅子,再修一个花园。

    宅子的位置在复国公府的上方。

    离风明的国公府只有一墙之隔,有风吹草动,他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前来保护。

    离来年的三月不到半年,风明重金从临近的州县寻来上百的匠人,从早到晚,分两批人手同时开工。

    有银子就是好办事,先寻来的匠人,见国公爷下令要在三月前建好宅子和茶楼,他们出言推荐,“国公爷,小的认识一队同行,他们曾在藩地建过院子。”

    匠人们说的藩地,是被风明带兵剿灭的那些亲王藩地。

    “将他们全叫来。”风明道。

    就这样,风明亲自带着人,指挥着匠人们不分昼夜,轮班建院子和茶楼,在年后的一月新院子和茶楼建成。

    这中间,放了匠人们十天的春节假,由风明带着自己的人,挖了地道,建了地下密室。

    二月,风明派了一队他的人去京城,给冯怡送了信,“陛下,您交待的事全都办好,属下派了一队人,亲自接人去新城。”

    冯怡拿到信后,听了来人说了建茶楼和宅子的经过,她很是满意,“复国公做事让朕放心。”

    来人叫叶厚,是风明的手下,也是忠心冯怡的人。

    他笑道:“国公爷天天同国公夫人念着陛下和齐王殿下的好,说过几年后带国公夫人和世子归京城,拜见陛下。”

    “哈,你们国公夫人怀了世子,太好了。”冯怡很开心,风明三十多岁,终于有后了。

    “全是陛下所赐。”叶厚跪了下来,重重叩了几个头,“这是国公爷让小的为他磕的头,他说,没有陛下就没有他的今天。”

    叶厚说完,又重重磕了几个响头,“这是小的自己磕的头。”

    “起来起来。”冯怡笑道,“也是你们自己打拼的前程。”

    她示意胡捷,“带他们下去安排吃住,一人赏百两银子。”

    “是,陛下。”

    胡捷带着叶厚退出去,两人相熟,一路说着话往外走。

    “侯爷,您娶妻时,在下不在京城,补一个礼。”叶厚拿出一个荷包,双手递给木东。

    胡捷笑了,“这就见外了,我们是好兄弟,心意收下,礼就不用了。”

    “拿着。”两人你推我塞,笑呵呵的十分亲密。

    这两人早就忘掉了,当初他们相识时发生的事。

    那时,风明带着的手下东躲西藏,无法露面,更不能做小工赚银,就做些歪门邪道的事。

    风明收下冯超的银子,前来杀冯怡。那天,刚好,冯怡做了奇香,让胡捷和胡敏兄妹出面拍卖,卖了个极好的价格。

    兄弟二人在取银回来的路上,遭叶厚几人尾随打劫,被胡敏射了毒针。

    就这样,胡捷和叶厚他们不打不相识,成为了朋友。

    冯怡回到后宫,摆驾去了西院,远远地,她就听见三个孩子的声音,兄长太子在笑,二儿子和女儿在哭。

    “哈哈,二弟哭起来不好看,别哭了。”

    “妹妹哭起来也丑丑的,乖别哭啦。”

    冯怡挑眉,暗忖,看来长子很疼爱妹妹嘛。

    单听说话,根本不会相信太子才二岁二个月。

    身边的人,几乎从不曾听见过王旭哭,这是一件让人感觉十分惊奇的事情。

    “陛下驾到。”有宫人在外大声通报。

    里面的哭声惭远,想着是奶娘将两个孩子抱进去哄哄,不哭了再抱出来。

    “恭迎陛下。”太夫人带着人迎出来。

    太子王旭也笑着行礼,走路还歪歪斜斜的,行起礼来像模像样。

    “免礼,我们进去说话。”冯怡向后挥了一下手,除了听月,其他的人都站在外面,没有跟进来。

    大家在殿内坐下,王旭笑着走到冯怡身边,很乖巧的站立。

    冯怡摸摸儿子粉玉似的小脸,笑着问:“旭儿,是你可爱,还是弟弟妹妹可爱?”

    “都可爱。”王旭脆声声地答着。

    “哈哈。”所有人都笑了。

    “阿旭聪明又可爱。”堂内一位身着华服的妇人,笑着道。

    “复国公建好了宅子,派人来拉姑姑了。”冯怡对妇人笑道。

    “太好了。”美貌妇人发出了愉悦的惊呼声。

    太夫人依依不舍地道:“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想回来还不容易吗?”妇人笑道,“说走就走。”

    她头上梳着个凌虚髻,发上插着一支坠珍珠流苏玉步摇簪。

    自从她卸下太后的身份,在母亲身边变回了娇闺女,住在一起几个月,母慈女孝,过了一段十分快乐的时光。

    现在,她的名字叫王卉,是王惠的谐声。

    第二天,王卉同明太医出宫去见了明家的两位儿子。

    明家的儿子们很聪明,猜出自己继母的身份不同凡响,他们恭敬地磕头,“见过母亲。”

    王卉给了明家两个儿子和孙子见面礼,笑道:“过几天,我同你们父亲去新城,以后你们来新城同住。”

    “父亲母亲在外,儿子们本应伺候在身边,无奈铺子要照看,待明大郎年长娶妻,我们便将他送到您们身边,供您们差遣。”明家长子当着一大家人的面表态。

    王卉笑着点头:“好。”

    她有的是下人伺候,只是很满意明家的儿孙们对她的尊敬和认可。

    几天后,王卉夫妻二人由十几名王府的侍卫和一队暗卫护送,坐着马车离开京城远走他乡,过上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