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宋小太监 >第178章 出任陇右经略使
    叮哐!

    杨戬手中的酒杯落地,整个人瞪大眼睛看向蔡京。

    直到这一刻杨戬才弄清楚,蔡京今天以如此低的姿态来见他,拉拢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蔡京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仿佛他刚才说的不是什么要谋害皇太后,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杨戬用力咽了口口水,僵硬地笑了笑:“蔡大人,您……您刚刚说的这件事未免有些太冒险了吧?”

    蔡京轻轻颔首:“没错,确实是很冒险。不过要是成功了,不仅官家可以早日亲政,杨公公您也能立刻坐稳宫中第一人的位置。

    届时我再给杨公公助力一把,帮杨公公把武德司、城管司以及天字一号皇庄拿下。

    不知道到时候杨公公还会觉得,我刚才所说的事冒险吗?”

    杨戬坐在原地怔怔出神,显得有些失魂落魄。

    蔡京也没再继续逼迫杨戬,而是起身整理着自己的衣服道:“好了,今日的酒宴就先到这儿,多谢杨公公的款待。

    若是杨公公对于我刚才所提之事已经有了决定,欢迎杨公公随时来蔡府,也给我一个款待杨公公的机会。”

    说完蔡京拍了拍杨戬的左肩,直接离开房间。

    蔡京走了大约有近一盏茶的时间,杨戬这才打了激灵,一下回过神来。

    他伸手揉了揉脸,这才发现自己整个人早已经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时杨戬突然自嘲地笑了笑,他摇着脑袋自言自语:“恁娘里个歇逼,我一个没根的阉人,竟然会被一个老阴狗给吓住。”

    蔡京想让裴凌去河湟之地传旨,命王厚率领西军退出河湟之地,顺带监督并主导整件事的执行。

    等裴凌去了河湟之地,蔡京就让人挑动军中哗变,趁机杀了裴凌。

    这计谋不得不说,确实很毒,并且非常大手笔。

    但所有人听了这个计谋想必都会疑惑一件事,蔡京既不是皇太后也不是皇上,他凭什么就能让裴凌去河湟之地传旨?

    同样的疑问杨戬也有,但十二月二十一号的早朝,却把杨戬所有的疑问全部打消了。

    这天的早朝结束以后,杨戬对蔡京算是彻底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十二月二十一号这天,早朝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河湟之地是弃是守,终于有了结果。

    这结果一如蔡京的猜测,是弃!

    具体的章程是将湟州和鄯州无偿送给吐蕃首领陇拶(zā),然后为了给弃守河湟之地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朝廷还准备给陇拶赐个国姓“赵”。

    一群旧派官员绞尽脑汁,最终给陇拶(zā)想了个全名叫“赵怀德”,并且还下旨封赵怀德为“河西军节度使”。

    这样名义上来说,陇拶是宋臣,大宋并没有将河湟之地拱手让出。

    显然这些旧派官员是非常精通“掩耳盗铃”的。

    然后就是对现任的陇右都巡检王瞻,以及陇右同都巡检使王厚的处置。

    攻取河湟之地,王瞻和王厚居功至伟,但现在朝廷要弃守河湟之地,这二人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牺牲品。

    首先是王厚,朝廷给他安了个守土不利和贻误军机的罪名,贬他为右内府率。

    这右内府率是个有名无权的四品闲职,这等于是把王厚彻底投闲置散。

    不过和王厚相比,最惨的还是王瞻。

    王瞻被安了一个骄奢淫逸,好战嗜杀的罪名,让王瞻去被他屠杀的吐蕃贵族坟前下跪认错,然后再流放房州看押。

    裴凌在垂拱殿侧门听到这个提议居然被一致通过时,他都忍不住替王瞻感到屈辱和愤怒。

    说实话大宋现如今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将领没多少,王瞻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当年攻取河湟之地,王瞻几乎把吐蕃人的胆气都给杀没了,这样的大将临到头居然让他去手下败将的坟墓前下跪认错,这他妈不是侮辱人吗?

    也难怪历史上的王瞻会被气到拔剑自刎。

    确定好一切章程后,朝会终于到了杨戬最期待的一个议题。

    那就是由谁担任陇右经略使,前去河湟之地传旨,并且主持西军退出河湟之地的一应事宜。

    这件事无论是谁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肯定是一件苦差事。

    首先它是去得罪人的,并且是把人往死里得罪。

    其次西军是出了名的骁勇好战,万一一个处理不好引起兵将哗变,恐怕小命都得丢在哪儿。

    最后这种事情一旦参与了,说不定史书上还会给你记一笔,让你遗臭万年。

    朝堂上众大臣议论纷纷,迟迟无法讨论出这个去河湟之地传旨的人选。

    杨戬站在赵佶右后方,眼睛一直盯着蔡京。

    他十分好奇蔡京会用什么方式把裴凌提议出来,然后又用什么理由让裴凌接下去河湟之地传旨的这件苦差事。

    等了良久,杨戬见蔡京眼观鼻鼻观心,完完全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杨戬还以为蔡京黔驴技穷了。

    然而就在此时,枢密使曾布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冲着皇太后行礼后高声道:“启禀皇太后,微臣有一个出任陇右经略使,前去陇右都护府传旨的最佳人选。”

    “哦?曾卿请讲。”

    曾布身为枢密使,执掌大宋军务,他毫无疑问是皇太后一派的人。

    所以曾布口中的最佳人选,皇太后也很感兴趣,想知道曾布要提议的究竟是谁。

    曾布冲皇太后行礼谢恩后,不急不缓地说道:“微臣认为让武德司司使裴凌裴大人,是担当此番大任的最佳人选。”

    “裴凌?”

    皇太后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她脸上露出很明显的不满之色。

    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太后还是强忍着怒气问了一句:“曾卿为何觉得裴凌会是担当此番大任的最佳人选?”

    “微臣理由有三,一是裴大人年轻体健,去一趟河湟之地不至于亏损身体,落下病疾;

    二是因为裴大人处事周全细致,待人真诚谦和,想必由裴大人去主持退守事宜,必将顺利和睦,不会激起矛盾;

    三是因为银州有禁军禀报,他们在永乐城找到了裴大人父母的坟墓。

    所以裴大人此次出任陇右经略使,主持西军退出河湟之地事宜时,还可以顺带去拜祭父母。

    亦或者裴大人还可以将父母骸骨带回来,葬入裴氏祖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