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双穿门:直通明末1639 >第43章 一些规划
    “明军在大凌河边惨败,洪承畴带着残兵败卒连锦州都不敢待,一口气润到宁远了。”

    在刚刚修好的长生岛官邸中,李子明向苏媚吐槽道,“这明军真的太菜了,东江兵在南北信口拼掉那么多清兵,皇太极还能转头将洪承畴打成狗。”

    顿了顿,李子明说道,“长腿总兵王朴剃头了,另外,祖大寿也提前剃头了,锦州比历史上更快地丢了。这次是我大意了,应该及时补充弹药的,特么的在复州被清兵拖住了,虽然收回了金州、复州还有旅顺,不过现在辽镇垮了,就剩我们一家和八旗打了。”

    “这么说的话洪承畴没剃头?”苏媚好奇地说道,“那咱们算是大大改变历史了。”

    “嗯,他被崇祯分配到湖广去和农民军作战了,曹变蛟也跟着去了,看起来农民军的压力会比历史同期大不少啊。”李子明说道,“说起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该组建情报组,这老是靠看邸报才知道消息有点不靠谱啊。”

    苏媚点点头,说道,“对的,话说朝廷不是说让那个百户的弟弟去当锦衣卫了吗?能不能从他那下手?”

    李子明说道,“我已经让他在京城发展情报网了,那个百户的弟弟叫苏启青,应该是可靠的,苏启瑞没有儿子,我上疏让朝廷把荫庇给了他,还给苏启瑞修了纪念碑,他看起来对我挺感激的,应该还是可靠的。”

    苏媚无语,想了想,说道,“要不开一家商社?商业据点就是最好的情报据点。”

    李子明一拍大腿,“这个主意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

    提到情报,苏媚又想起一点,说道,“历史上清兵很喜欢用间谍,咱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准备?”

    “那就推行户籍制度。”李子明说道,“现在长生岛加上金复两地人也不少了,而且我们现在站住了脚跟,估计以后会有很多人来投奔,这些人很容易混入清军的间谍,我们可以向后世的某些国家一样,搞个仪式,给所有人都上类似身份证一类的东西。”

    想到这李子明灵机一动,“那就搞一个宣誓仪式,弄几面八旗的旗帜和八旗旗主的名字肖像,铺在地上,让所有入籍的人都踩一遍然后拍照!”

    苏媚挑挑眉,觉得这个做法还真不错,不过他们得回一趟现代采购相关设备。

    除了户籍制度,李子明还开始开办工厂和渔场,此时的辽东地区森林茂密,渔业资源丰富,李子明打算搞林业和渔业:

    这两者在二十一世纪仍然是长生岛的支柱产业。

    除此之外,兵工厂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李子明打算在岛上建一个能生产燧发枪和火药的军工厂,实现部分的火器自给自足。

    其实李子明最想迅速建立起来的是教育系统,无奈现在在辽南读书人实在太少,这些人充当政务管理都不太够,李子明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用更多的读书人前来投靠。

    把眼下的事情捋得差不多了,李子明对苏媚说道,

    “咱们有一段时间没会现代了,差不多回去一趟吧。”

    苏媚嗯了一声,她轻声说道,“是该回去了,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伯父伯母。”

    李子明闻言之后愣了一下,然后开心地握住苏媚的玉手,说道,

    “我也只见过你的姐姐苏樱,咱们是时候该去见一见家长了。”

    就在两人商讨着见家长的时候,已经把新成立的辽南都司当做心腹大患的皇太极正和一帮八旗将领研究这莫辛甘纳步枪和迫击炮。

    “怎么样?”皇太极问孔有德道,“你在东江的时候可见过类似的火器?”

    孔有德摇摇头,说道,“皇上,这种火铳从未见过,在下问遍军中工匠,均表示这种火铳巧夺天工,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制造出来的。”

    “至于小炮,”孔有德说道,“奴才在东江时见过类似的火器,军中称为【飞礞炮】,但飞礞炮华而不实,炮管易炸,炮弹也需采用延时火线,与这种小炮完全不同。别的不说,这种小炮的炮管浑然一体,一个气泡都没有,这点就难倒了一众工匠。”

    皇太极闻言皱起了眉头,站在皇太极身边的豪格当即破口大骂道,“一样是东江,怎么人家能搞到这些先进的火器你们却搞不来?真是废物!”

    多尔衮倒是皱着眉头说道,“恭顺王可知东江是否有什么商路可以接触到西洋海商?”

    孔有德被豪格辱骂却丝毫不敢还嘴,正好多尔衮的问题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便顺着多尔衮的话说道,“孙元化巡抚登莱时倒是带了一些西洋人,目前西洋人在大明东南一带,广东的濠镜澳倒是有不少西洋人在活动。”

    皇太极闻言有些沉默,就是这些火器,让关宁亮度在义州击败清军,也是这些火器,清军进攻东江惨败,还是这些火器,清军得以在大凌河畔重创明军。

    见汉军旗也没什么办法,皇太极只好让他们离开,接着他找到了范文程,向范文程询问李率泰的收获,范文程叹了口气,说道,“李率泰在东江也没什么有用的收获,只知道东江的武器是东江游击李子明从西洋海商处获得的。”

    “李子明?”见皇太极对这个名字提起兴趣,范文程说道,

    “奴才已经打探清楚了,这个李子明是一个举人,家中从商已久,颇有家资,新东江开辟至今的维持基本上全靠此人的家产支撑。”

    皇太极闻言倒是有些意外,“大明竟然有如此人物?朕原以为大明官吏将领都是雁过拔毛之徒,没想到竟有人自掏腰包的,不过军费庞大,这李子明是如何维持的?”

    范文程说道,“主要是靠与辽镇交易,将辽东的参茸,东珠,皮货卖予海商,据说利润十分惊人。”

    皇太极听完有些头疼,他感慨了一句,“大明英才何其多也,若明廷能用之,何能有我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