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双穿门:直通明末1639 >第79章 升官
    陛下,辽南兵又打了胜仗,连夺榆林铺,石门关,大片岭关,岫岩城,盖州城内的建奴焚城后弃城而走,辽南兵正在修复盖州,此战辽南兵还击杀了建奴一个镶红旗贝勒和汉军旗大将,获得了不杀满汉俘虏……”

    “行了,不用念了。”崇祯帝说道,“这些消息早就登在辽南发行的邸报上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在干嘛?朕得到辽南的消息居然还得从辽南的邸报上获悉!”

    王承恩默然,崇祯帝则说道,“说起来现在李子明已经打到了盖州,离辽阳就隔着一个海州而已了。”

    辽阳是原辽东都司的都指挥使驻地,收复辽阳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但辽南都司却在盖州停下了,这让崇祯帝理解为辽南又准备向朝廷要好处了。

    崇祯帝倒是不认为李子明敢谋反,在他看来,李子明这是想当第二个李成梁,做辽地的土皇帝。

    沉思了一阵,崇祯帝说道,“拟旨,升任李子明为辽南巡抚,另,调任曹变蛟为辽南总兵,驻金州。”

    内阁看到皇帝的旨意后都觉得有些不妥,刚刚二次出任内阁首辅的周延儒对皇帝又开始搞这些没有意义的制衡有些无奈,曹变蛟实力完全不如李子明,根本起不到制衡作用,相反,驻扎在辽南的话,曹变蛟的物资供应受限于辽南反而极有可能被李子明吞并。

    张国维则从军事的角度觉得这样有些问题:辽南在中原就几千号人,散在河南山东两地拦截不了流寇,再把曹变蛟调走的话关内的剿寇主力又变成了左良玉。

    张国维的兵部尚书当到现在最令他害怕的已经不是清兵而是流寇了:

    上次福王被李自成所杀就让他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好在皇帝仍然对张国维的圣眷还在,愣是保住了张国维,张国维不敢想又是再死几个藩王怕是皇帝想保他都保不住。

    想到这这张国维对周延儒说道,“周阁老,曹变蛟本来就不应该调离河南,现在闯贼和献贼又在河南湖广之间作乱,应该把曹变蛟调回来而不是常驻辽南。”

    周延儒皱了皱眉,他刚重新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不久,不太想恶了皇帝的心思,便说道,“兵事归兵部管理,张尚书可与陛下说明。”

    张国维知道周延儒的意思是他不会对皇帝提出意见,张国维无奈,李子明是他举荐的,只他一个人上书的话可能没有效果还会给他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张国维在觐见崇祯帝时换了种说辞,说道,“臣建议严令左良玉进剿献贼,另派一员大将,统筹陕西,甘肃官军南下堵住闯贼进入陕西的道路,防止闯贼进入陕西蛊惑人心。”

    崇祯帝点点头,他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派孙传庭去吧。”

    顿了顿,崇祯帝想到孙传庭上次在辽南都司被怼的下不来台的事情,便说道,“召孙传庭入宫觐见。”

    曹变蛟到达宁远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了,他看着精神焕发的关宁军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更令他吃惊的是吴三桂告诉他,关宁军正打算和辽南军合作,在辽西走廊主动发起攻势,夺回锦州。

    关宁军自浑河战役时就以卖队友出名,先后坑死了包括浙兵,白杆兵在内的一众强军悍将,曹变蛟觉得李子明还真是心大,上次辽西大战关宁军当了运输大队长坑惨了九边精锐,这次还敢和他们合作。

    说起来曹变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他冥冥之中有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当时他不在辽南的话一定会死在辽西。

    在宁远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曹变蛟便接到了来自朝廷的旨意:

    他调任辽南,成为新任辽南总兵,理论上总管辽南各军。

    同在宁远城中的沈克青知道消息后勃然变色,当即直接找到曹变蛟,对他说道,

    “辽南诸军是决不会接受朝廷空降的任何官僚将领的管辖。”

    曹变蛟对这个调任也很惊讶,他想不通皇帝是怎么考虑的:

    皇帝还特别交代曹变蛟可以将他原本的部队一起带到辽南,明显是要他制衡李子明,可曹变蛟知道自己的部队和辽南部队之间差距甚大,根本不可能起到什么制衡作用。

    曹变蛟只得苦笑对沈克青说道,“皇上命我驻金州,就是想只会沈师长也指挥不了。”

    成为新任辽南巡抚的李子明倒是对崇祯帝的安排无所谓,他并不害怕曹变蛟的明军,相反,李子明有信心将这支军队变成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