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双穿门:直通明末1639 >第81章 邀请水太凉先生
    李子明的判断没有错,清军焚毁盖州城确实等于向辽地释放了一个信号:

    清军打不过辽南军了,不再指望重返辽南,这也意味着辽南确实能够稳固下来了。

    于是在看到了辽南稳固的情况之后,越来越多的辽民从关内各处涌回辽南,其中包括了不少读书人,李子明终于有足够的人力组建学校了:

    不是那种教人认字的小学,那种识字班式的小学李子明早已在辽南推广,随着军队士兵都开始习字,加上李子明搞出的学校包吃包住的优惠,很多普通民众的孩子也得以进入学校学习。

    苏媚甚至也在辽南开办了【艺术学校】【女子学校】等针对女性的学校,不过苏媚的想法显然太过超前,除了一些有心搞夫人路线的士绅大户会送自家女眷去学校之外,没有什么普通人家的女性去上学。

    对此李子明也没有太好办法,尽管苏媚如今在辽南地位极高,某种意义上是和李子明差不多的存在,李子明手下也有女官,女秘书,基金会同样有女性担任职务,但这些女人在辽南人眼中差不多等于宫中的内官,与李子明和苏媚一开始设想的打破女性刻板印象差距甚远。

    于是李子明准备着手建立一个类似后世大学一样的高级学术研究机构,每一个穿越者都有在封建社会搞思想启蒙和科学发展的愿望,李子明自然也不例外。

    刚好前段时间毕方济已经带来了一批工匠和传教士,再稍微考察了一番之后,李子明不得不承认在明末这个时期,中西方在科学领域已经开始出现差距,当然这个差距目前还是可以弥补的。

    历史上明末时期明代士大夫并不敌视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明末的思潮确实还是比较开放的,这主要得益于明廷中央在清兵和农民军的打击下威望丧失,无力抽出手来去压制这些新兴的科技和思想,或者说,明廷的统治者不像我大清那样视新思想如洪水猛兽,打压新思想在明廷的优先度很低。

    而我大清由于既没有大明驱逐鞑虏的民族大义也没有农民军官逼民反的阶级大义,便只好抱起“祖宗大法”的大旗,以传统的卫道者自居来保证政权的基础合法性,这是我大清不遗余力压制思想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然要说明朝时的读书人有多么开放也不是,因此,为了压制可能出现的反对者,李子明想出了一招以毒攻毒之法:

    既然江南的士林出于某种原因将李子明划成了东林党,李子明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个身份:

    这时候的东林可不是后世网络上那个名声不怎么好的东林,此时的东林号召力极强,无论在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中,东林几乎可以与君子划等号。

    而此时最重量级的东林大儒,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水太凉,牧斋先生钱谦益。

    可怜的钱谦益原本寄希望于通过支持收复辽南而捞取政治资本,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却让皇帝更加厌恶他,白白浪费了不少钱财和精力。

    然后他又和周延儒一起运作复起之事,结果最后周延儒复起了之后背刺了钱谦益一把,使得他仍然没有得到皇帝的任用,这让一直想出仕的钱谦益非常失望。

    官场失败的钱谦益倒是在情场上有所收获,和历史上一样,钱谦益得到了柳如是的青睐,而钱谦益对柳如是倒也算是真心,他不顾非议坚持用大礼聘娶柳如是,这让一些传统的士人无法接受,舆论哗然。

    面对这种情况,钱谦益虽然表面淡定,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慌的,他决定先找一个地方避一避,把这阵风头避过去。

    刚好此时李子明的邀请函送到江南,李子明邀请钱谦益前往辽南的【北东林书院】进行宣讲,并特聘钱谦益为辽南都司文化局部长,挂职北东林书院院长。

    李子明还在邀请函中特意向钱谦益说明【文化局】的职能是“推书文,广教化,布圣人之恩泽。”,说人话就是负责辽南的教育和报纸系统。

    接到李子明的邀请之后,钱谦益没有考虑太久便当即决定带着柳如是前往辽南,一方面避避风头,一方面拉拉声望:

    如今李子明头上可谓光芒耀眼,他既是大明最年轻的巡抚,还是大明最能打的文官,拥有巨量财富,手握大明最能打的一支军队,是大明境内许多人的偶像。

    当年李子明前往辽南的时候钱谦益也是给了支持的,他觉得自己的投资还是值得的,如果李子明能当众表达对自己的敬意的话,钱谦益觉得那自己的声望就能往上提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