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大明元辅 >第269章 战争序曲(七)支配力
    农耕文明思维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凡我所需,必须自产”,因为自产才是最有保障的,我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你看,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神话体系里都有大洪水,惟独中国的神话故事走向不同。其他神话中人们面对大洪水都是逃命、认命、最后反思自己并向“神”乞求恕罪之类,唯有中国不同,中国神话的反应是“大禹治水”。

    大洪水了不起啊?洪水来了,老子就治水!想让老子屈服,你TM哪根葱?

    这,就是“命运必须由我自己把握”的最佳诠释,就是“人定胜天”思维的最佳表现。

    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唯一在骨子里就不把神灵放在眼里的文明——只要你敢挡老子的路,管你是神是魔,老子一样照抽不误。

    当然,反过来如果你能“保佑”我,我也还是愿意给你捏个泥塑,在想起来的时候顺便给你上柱香的。不过一旦发现你这神灵没什么鸟用,那不好意思,灭神灭佛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那是太常见了。

    谁说中国传统文明形而上、不实际来着?还有比这更实际的吗?

    所以“实学”简直是文明的复兴啊!

    程文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实学”思维,呃,也或者说是实用主义思维。他在听完把汉那吉和钟金哈屯各自的表述之后,很明确地道:“朝廷对于顺义王及所部的内部事务一贯不多干涉,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想必也会如此。

    不过,朝廷毕竟是朝廷,顺义王及所部亦是朝廷之臣,是我大明皇帝之臣。故当朝廷有所征召调遣,顺义王所部亦须严格遵行。无论如何调配,皆不能误了朝廷大事,否则漫说皇上迁怒切责,即便只是大司徒一怒,恐怕……也是不好受的。”

    原本把汉那吉与钟金哈屯就是一对崇明派、恐明派夫妇,听了程文这话自然心头凛然,都不禁有些心下打鼓。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他们两人都不知道朝廷究竟是要怎样,因此把汉那吉最终还是不得不问明白一些,道:“少司农所言之理,小王自然是明白的。不过小王与哈屯之所以向少司农提及此事,正是因为深明臣礼……

    少司农,小王虽是大皇帝钦封的顺义王,但正如少司农所言,臣始终是臣,如今即有天使驾临,似这般一时难决之事,与其小王与哈屯踌躇难决,何不请少司农代大皇帝决之?”

    程文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把汉那吉的意思。这家伙原来是想打恰台吉所部的主意,但恰台吉生前威望太高,如今尸骨未寒,如果他这位顺义王立刻就表现出要吞并其所部的模样来,那吃相实在太难看了一些。

    但他虽然不方便这样做,可是如果程文这样要求了——或者说代表皇帝这样安排了,那么土默特内部就不太好把矛头对准他把汉那吉,这口锅就丢给了朝廷,而好处却还是被把汉那吉吃掉了。

    程文倒不觉得朝廷不能背锅,关键是朝廷背锅之后也总得有些什么好处才行,否则都察院那些闲人不得找他程少司农的麻烦么?何况这口锅对于把汉那吉来说是一口大锅,对朝廷来说却轻了很多——不光是因为朝廷力气大、背得起,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朝廷本身可以“卸力”。

    朝廷哪知道你们大明金国内部这些弯弯道道啊!朝廷这么做都是着眼全局,又不是故意要整你们,朝廷是大公无私的好吗,你们闹什么闹?

    钟金哈屯这时候也转过弯来,立刻出言补救:“少司农,大王所言实乃发自肺腑,妾身也以为此事惟少司农能够一言而决。而早日明断此事,也更便于我大明金国所部尽早出兵配合朝廷,妾身对此完全赞同,也一定全力配合,这一点还请少司农明鉴。”

    程文心道:好家伙,这三娘子果然是个人物,一见把汉那吉这话很有可能打动我,立刻放下成见加入进来,这样明确表示支持之后,我便不好意思视她如无物,分配利益的时候也只好再多考虑她那一份……嘿,有点意思,不过却也无妨。

    程文“嗯”了一下,作出一副认真权衡、反复思量的犹豫模样,缓缓踱着步走来走去。把汉那吉与钟金哈屯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目光中却似乎形成了某种默契。

    不知过了多久,程文终于站定了脚步,道:“依我之见,此事或可如此:恰台吉既逝,其四子难以权衡优劣,无论以谁继承台吉之位,如今都可能造成他人不服。如此,不如先分立四人为副,而以额尔德木图暂领其部,并率军东出察哈尔。

    此番出征,以额尔德木图为主帅,布塔施里为副,恰台吉四子分领本部扈从主帅,最后以此战军功众寡论赏。此番东出,若有表现卓绝者,将来或可继承恰台吉之位……这般安排,二位以为如何?”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和月票支持,谢谢!

    PS:还没好利索,不过好在码完了正常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