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臨高啓明 >第一百七十二節 萬人體育場
    “竹筋混凝土?”梅晚想了下,他倒也的確聽說過這種工藝,用竹子取代鋼筋做預製件結構。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流行過一陣,大躍進的時候爲了解決物資匱乏的問題,在國內也搞過一階段。

    “不行吧,竹子的屈服強度遠不如鋼材――”冰風趕緊說。他自己是搞鋼架結構出身,這點歪門邪道當然聽說過。但是長期被建築業擯棄不用,顯然是達不到使用的要求的。

    “不試試看怎麼知道。”梅晚想如果試驗成功,那對建築公司和穿越者來說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不用再浪費大量的木材製造樑柱和地板了。

    “老大,水泥預製件這種東西,一旦垮掉是要死人的。”冰風苦苦諫言,難道後世的豆腐渣工程還沒鬧夠,又要上新時空來折騰了。

    “冰技術員啊,這個問題提高到總體的高度來看,一味的死摳過去時空的安全標準是行不通的。”梅林說。

    “什麼?!安全標準還有現代過去之分?”冰風火冒三丈。

    梅晚勸阻道:“不要發火嘛,這是技術問題,大家商量着辦就是了。”他轉頭問在一邊畫總體結構圖的李瀟侶。

    “這個呀,你們看好了。”李瀟侶仔細的勾勒着圖紙,“我是學規劃和環境的,不懂建築結構。”

    燕雀志在旁道:“老大,你要慎重啊,建築這事情乃是百年大計,一旦出了事情要遺臭萬年的。”

    梅林倒還是心平氣和:“現在的問題是解決有還是沒有的問題,對吧?執委會接下來要上馬的工程很多,總用木板不是辦法――臨高也沒那麼多的木頭,肯定要上預製板的。既然冶金部什麼時候能出足夠的鋼筋還是未知數,我們試試看也不錯的。成功的話了,下面的事情都好辦了。”

    這番話打動了梅晚,這個誘惑太大了。他下了決心:

    “好吧,我們就來試試看,先從小型件做起來。”

    這臨高建築公司裏的人多數都是建築出身,對竹筋砼多少有些瞭解。竹筋作爲鋼筋的代用品從很早以前就是個有誘惑力的話題,畢竟竹子的生長期快,價格低廉,而且加工方便,能夠運用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

    但是竹筋始終沒能取代鋼筋,究其原因主要是抗拉強度不及鋼筋,最好的竹筋材料也只相當於的鋼筋的80%的水平,多數僅爲50%。而且竹筋的彈性模量只具鋼筋的十分之一。這個缺點相當的致命。而且竹筋砼還有腐蝕、蟲蛀和砼料難以附着的問題,運用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是尋找合適的竹筋,竹子種類極多,但是能做竹筋砼的竹子,基本上集中在苦竹、孟宗竹和淡竹上,這三種竹料裏,以苦竹的抗拉效果最佳,日本人在二戰期間做了大量的竹筋砼測試,認爲苦竹是最合適的竹筋料。

    苦竹在中國分佈極廣泛,海南雖然說不上遍地都是,找來也不難。當即電話打到了農業部委員會屬下的林業部。

    “要苦竹?沒問題,我明天就派人去採伐。”吳曠明在電話裏說。

    “不,一會我們會把採伐竹子的要求發到你的oa上,你一定要和採伐隊員說清楚,完全按我們的要求採伐,不然就沒用了。”

    竹筋的原料竹是很有講究的,首先它不能來自過於肥沃的土壤,過於肥沃的土壤裏的竹子竹壁肉厚,柔軟,缺少彈力。竹節很容易在採伐後發黑斷裂――而竹節是竹子中扛拉強度最高的部位。

    根據日本人的經驗,用作竹筋的竹子,最好是從是山區裏和杉樹等樹木混生的裏採伐的竹子,竹竿高且直,竹節短,壁肉薄,彈性好。採伐的時間,要放在乾燥無月的夜晚進行,因爲月夜採收的竹子含有較多水分,竹汁有甜味,易遭蟲蛀。

    竹子的採伐年齡選5~6年的,過短的太柔軟,過長則逐漸失去了油性,彈性不足。甚至採伐本身也有一定的技術要領。看到羅鐸從大圖書館裏找來的資料。梅晚苦笑着對梅林說:“這玩意可一點都不省事。”

    梅林心裏也沒譜,眼見這本竹筋砼手冊如此之厚實,心裏發虛,深怕搞起來過於複雜自己成爲始作俑者。但是工作既然已經展開,就不能下軟蛋,只好做出信心百倍的模樣:

    “手續複雜說明確實是有效的。否則寫這麼本書不就沒意義了。這是工程建築前輩們積累的經驗。”

    採伐下來的竹子,能用作竹筋的只有竹根以上第2節到第21節的部分,要求竹節密集勻稱,沒有腐壞和蟲蛀的痕跡採下來的竹子被送到博鋪的木材加工廠去,在那裏首先進行了適度的乾燥脫水--不能脫得太乾燥了,要保留一定的水分,然後在博鋪的化工廠裏進行防腐、防水和防鹼的處理。

    竹筋因爲其植物的特殊性,在澆注砼的時侯吸收了水分而膨脹,隨着砼的逐漸乾燥,竹筋又因爲失去了水分而收縮硬化,而且竹筋的收縮比砼要大而且收縮的速度也快得多,這樣,用不了多久,竹筋就會在砼中緩弛脫離,兩者之間失去了黏合力。

    除了脫水的問題,竹筋還面臨着鹼腐蝕。日本人在二戰前的試驗表明:未經過處理的竹筋在砼中6個月之後,收到鹼分的侵蝕,完全失去了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