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臨高啓明 >第一百九十二節 勝利歸來
    張雨一氣之下跑到組織處要求調職。明郎覺得這年輕女孩子性格活潑,又能說會道,唱唱跳跳也拿手。搞搞文宣總不會有問題,最後就落到了丁丁這裏。當上了廣播站廣播員。

    這會,張雨正趴在窗臺上――這間辦公室作爲廣播臺的播音室經過了改造,不但安裝了必要的隔音設備,朝向博鋪港的窗戶也被擴大成一扇花房式的大窗戶――便於播音員在進行現場直播的時候便於觀察。張雨一手拿着紅薯幹――是李赤騎孝敬得,這位表哥時時

    刻刻都企圖吃了她;一手拿着魚乾――是張宇辰買得,這位自從從廣州站回來之後,便一門心思的會起了“聊友”――畢竟這聊友身材相貌都很不錯――三天兩頭來找張雨約會,

    張宇辰183cm,77kg,身材較之於諸多宅男可謂標準,加上他在廣州兩年,各種工資獎金分紅一分沒花,手頭很寬鬆。又從廣州帶回來不少好玩好看的小工藝品,堪稱“財貌雙全”,今天請喫個便飯,明天請喝咖啡,把個涉世不深的小女生哄得團團轉。

    這一切搞得李赤騎醋意大發――當初把表妹勾引參加穿越可是爲了“自用”,而不是準備來做某元老的大舅子的。爲此他不得不屢次提醒表妹:這個張宇辰在廣州期間的男女問題十分複雜,雖然沒有公然納妾,但是和許多丫鬟發生肉體關係是習以爲常的事情――而他帶回的丫鬟――現在叫生活祕書――現在還堂而皇之的住到了他的公寓裏去了。

    “人家又沒打算和他結婚。”張雨毫不在乎的一撇嘴,“作爲朋友交往交往好了。”

    李赤騎心道多少女孩子就是這樣“作爲朋友交往交往”最後交往成***的,心中大爲着急,只好不顧工作勞累,每日加強追求攻勢,務必讓張宇辰來個知難而退。

    張雨對這樣的局面當然毫不在意,有人不斷的供應零食,還能陪着遊玩解悶有什麼不好得?

    她的棒棒糖喫完了,拿起望遠鏡朝着外面眺望着,看有沒有艦隊進港的信號,從香港返回的艦隊今天就要進港了。碼頭上的歡迎人羣從早晨等到現在,只等船隻一進港,她就要馬上在廣播裏進行現場直播。

    “大頭目們來了不少。”張雨拿着望遠鏡,朝着碼頭棧橋那邊的休息用的遮陽篷下看去。在臨高的執委會的執委們幾乎都來了,一個個面帶微笑的或站或坐的說着話。她看了下丁丁給她的將要到場迎接的執委、常委和部門首長一級的元老名單。總共有二十五六個之多。丁丁把名單交給她的時候,特意關照她不要念錯順序,更不能漏念。

    張雨作爲一個自稱的極左派,對政治問題多少也有學習瞭解,當然明白這實際上是一份權位排序,事情雖小,其中的文章卻很大,她把名單熟讀了幾遍,又對照着名單看看到底有多少名單上的元老已經到了。

    正在這時候,只聽到一陣鼓號喧天,一隊芳草地國民學校的低年級學生,正在浩浩蕩蕩的進場。

    他們全穿着標準學生制服――縮小版本的小翻領勞動服,惟一的不同是女生穿得是稍稍過膝的裙子――這是胡青白特意要求的,不從小讓女生習慣現代版的裙子,等她們上了中等部就更沒法習慣水手服了。

    學生制服的胸口是“芳草地國民學校”的刺繡校徽和校訓:“知識就是力量”。袖口綴着黑色的袖條,上面是班級名稱和學生個人編號,翻領上縫着領章,用羅馬數字標記學生的年級。

    趙傳一拿着一面紙糊的小旗,規規矩矩的走在隊伍裏。他今年十歲,是芳草地國民學校的二年級學生,他是臨高第一批接受正軌學校教育的土著――按胡清白親手編撰的教育大綱按部就班的學習,以他學習的內容來說,趙傳一在舊時空應該是四年級的學生了。

    趙傳一正是劉大霖家的趙管家的孫子,他父親很早就替澳洲人幹活,現在已經是辦公廳的一個“幹部”了,他的三個孩子全部在國民小學唸書。趙傳一是老大。國民學校的生活是即新奇又艱苦得。穿越者們爲國民學校制訂的教育模式是填鴨式,除了保障每天的二小時強制性體育鍛煉之外,從早7點到晚上5點全部安排有課程。晚上還有晚自習――題海戰術。對小孩子來說,今天能夠停課半天來“歡迎首長”是一次很不錯的娛樂活動。

    “來,你們到這裏來。”負責組織的文宣部的土著幹部們把隊伍帶到了事先用石灰畫好線的地方等待着,又關照了幾個注意事項。學生們似懂非懂的聽着,大致就是等戰船一進港就齊聲歡呼,然後揮動手中的小旗。

    趙傳一好奇的看着碼頭――他們很少有機會到碼頭來,因爲這裏是個“危險的地方”,不僅靠海,而且機器多,車輛多。很容易發生傷亡事故,所以不滿16歲的孩子平日裏是不許進入碼頭的。他看着大吊車,看着海面上的大鐵船――老師們叫它“聖船”,郊遊的時候還專門帶他們遠遠的眺望過。

    現在這大鐵船就在港灣的另一側,看起來更加巨大了――就好像一座山!船首懸下來的一根巨大的鐵鏈,比他的大腿還要粗,這種東西是怎麼造出來得?趙傳一經常在頭腦裏思考這個問題。他現在已經不會對鐵做得船能夠浮在水面上而感到驚奇了,因爲在物理課上老師已經告訴了他們浮力與質量之間的關係。還用錫紙形象的表演了這個概念。但是趙傳一依然對人能夠製造和駕馭這樣大的船隻而感到驚訝。對“元老”們的崇拜也與日俱增。他聽老師們說過,只要好好學習,有朝一日他們也能製造和駕駛這樣的大鐵船。這讓許多學生心潮澎湃,在心中第一次種下了對科學的嚮往。

    路乙悄悄的捅了捅趙傳一:“你看那大吊車!這麼高,不知道是怎麼裝起來得!要按造塔的做法,不得搭一個老高老高的架子才成?”

    “再高,總也能造起來的,你沒聽老師說過,南京有個報恩寺塔有78米高,幾百年前的東西,不也造出來了?”趙傳一說。

    “那可是造了好多年的,這大吊車,總共才造了幾個月就成了。”

    趙傳一又看了看碼頭上的一排高地大小不同的蒸汽吊機,還有那些堆積如山的貨物,港口裏的雲集的船隻,覺得即熟悉又陌生……他家雖然是外來戶,但是他是生於斯長於斯的臨高土著,他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幾年前有一次偶然的隨同劉老爺的到過這裏,這裏只有荒煙漫草,海灘上到處是紅樹林,港灣裏只有些小漁船停泊着。三年的功夫竟然變成了這副模樣!

    “唉,所謂‘科學’嘛。”袁斐插話道,“總有我們不懂的道理在裏面,以後請老師說說吊車吧。那麼重的東西,到底靠什麼吊起來得?還有那繩子,要怎麼結實才能不斷?”

    路乙繼續探詢着不解之謎:“聽說上面的繩子是用鋼做得,我就想不出鋼怎麼能做繩子呢?”

    班長這時候回頭大聲說:“大家不要說話了!元老過來了。”

    丁丁帶着四五個文宣部分的土著辦事員急匆匆的走到學生隊伍前,他忽然想到這種場合照例應該有獻花的儀式。花是現成的――博鋪衛生院旁有一處花圃,裏面種了不少花。臨高這裏氣候偏暖,花是四時不敗的,湊個四五個花束還是沒問題的。獻花的

    “馬上選6個孩子出來,三男三女,準備給文總他們獻花!”丁丁關照帶隊的土著幹部,接着又關照自己老婆,“獻花的時候注意拍照!”

    “知道了。”潘潘滿臉無所謂的樣子,擺弄着手裏的單反相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