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逃大俠 >第四百四十九章 國相府的說客
    不過遞給汪海釜的名帖,方涥折去了一條邊,那就說明持有這名帖的人,絕非善類,不僅不能合作,還需要遠離並防範。

    接到名帖,汪海釜仍舊沒有收斂自己的怒氣,拿起桌上的長劍站起身:“告辭!”

    客棧外,一個街道弄堂裏,還有幾個人是隨着汪海釜而來的,此時汪海釜走了,那幾個人還是要繼續跟蹤方涥,這些人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在方涥的感知內。

    風林國源風河上,夜晚方涥便返回了客船,風侖幾人將船停靠在灣河縣附近的水面上,之所以沒讓風侖等人繼續前行,主要的原因是源水國邊界上會有兩國的戰船防衛着彼此的國界,貿然的闖過去,那是要引發兩國的戰事,更有可能客船會和兩國戰船打起來,總之無論誰和誰打,都不是好事。

    客船上,方涥不想耽擱時間,加速朝着源水國邊界而去。

    仙島,在方涥離開後,還是發生了一些瑣事,比如仙武榜比試,所有登臺的弟子更加賣力了,放棄了所有花哨的招式,快準狠攻擊成爲比試臺上的主流,這也是許多弟子參悟方涥和鬼毒衣一戰的結果。

    招式花哨固然博人眼球,但也同樣會破綻百出,隨意的一個破綻都致命的弱點,更何況在高手的眼裏,那就是在作秀,根本不像什麼武者倒像是個戲子所爲。

    林邊縣獅鳳樓,幻瞳拒絕了軒轅風月,被打了兩個巴掌後,幻瞳也看到了軒轅風月的真實面貌,就是爲了騙幻瞳而編造的歸隱山林之說,他此時一心想要繼承父業,坐到國相的位置上,臨別時,還惡狠狠的說出:“若我爲國相,爾等皆會死無葬身之地。”

    這句話聲音太大,不僅僅獅鳳樓的人聽到,就連外面大街上的江湖人也都能聽到,漸漸的,這句傳開了,國相軒轅旭唐起初並沒嚴懲風月,不過,當接到汪海釜拿回來的方涥名帖,軒轅旭唐有點蒙了。

    別人不知道方涥是誰,但最近一段時間來自嶺安國的商貨絡繹不絕,同時也把嶺安國的一些消息傳遞了過來,在嶺安國誰不知道方涥國師的大名,全國大部分商貨出自京都東路,論錢財,方涥能勝於軒轅旭唐百倍千倍,論地位,大家是同等位置,只是名稱一個國相、一個國師所有不同罷了。

    “海釜,你與他都說了什麼?”軒轅旭唐一臉緊張,看着面前弓腰的汪海釜,都想把臉貼上去問問清楚。

    汪海釜也有些不知所以然,結合方涥最後的語氣和態度,此時的他,好像察覺到了什麼,“回國相,此人只是讓國相打聽一下他的身份,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說國相大人的兒子若無合適繼任國相之人,就該放棄,否則會有事端。”

    “哎!大意了,想不到堂堂一國國師竟然會是如此年輕膽大之人,哎!”

    汪海釜此時還是不瞭解實情,狐疑的問道:“國師?國相大人的意思,是那小子是國師?莫非是南卓國的?”

    “哼!若是南卓國倒沒什麼可怕,畢竟南卓國的格局,皇族是絕對的第一位,哎!可惜,他是嶺安國的國師,而且從那些商船上的人嘴巴里,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問,他們自己都會報着國師的大名說話,呵呵,好像他們那些低賤的商賈,出門在外若有什麼異樣,嶺安國就會爲他們討回公道一樣!”

    “報!邊界緊急軍情!”就在軒轅旭唐和汪海釜說話的時候,一個士兵打扮的人急匆匆跑了進來。

    “呈來!”軒轅旭唐很緊張,數百年沒有聽說什麼邊界軍情,只有西海岸會有災情,這麼突兀的消息,讓他此時很尷尬,不在京城,不能參與朝堂議政,此時只能算是個清散國相。

    接到汪海釜轉遞來的軍情,僅僅瞄了一眼,軒轅旭唐就雙目圓瞪,厲聲質問送信的士兵:“軍情可發往京城?”

    “回國相大人,算算時日,應該是先到的京城!”

    “混賬!本國相在林邊縣,天下人皆知,爲何此地會耽擱?!”軒轅旭唐不解,按照邊界到達京城和達到林邊縣的路程來說,林邊縣會早三五日,怎麼會是幾乎同時呢?

    “回國相大人,小的只是奉將軍之命傳信,詳情並不知曉。”

    “你先下去歇歇!”軒轅旭唐雙眼微眯,將手裏的白布信函給了汪海釜,“此事有點蹊蹺,爲何偏偏老夫不在朝堂,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回國相,源風河一向太平,而且和源水國素無戰事,突然出現軍情,是有點蹊蹺!”汪海釜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懂裏面的彎彎繞繞,跟在軒轅旭唐身旁幾十載,僅學會了人云亦云。

    “皇帝慕森廣應該不會有察覺到西海岸近島屯兵之事,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岔子,最後一批賑災糧根本沒有運去近島,倘若此時有打算拿我問罪,應該一點把柄都找不到。”

    “國相,若是有江湖人意外察覺了什麼,報給皇族,也不無可能。”

    “老夫每年都會組織仙武榜,在江湖人的眼裏,多少有點分量,一般的江湖人不會聽信傳聞,更不會把扣發賑災糧的事情,聯想到本相身上。”

    國相軒轅旭唐與汪海釜說的事情,是發生在當年七月的颱風,襲擾了整個風林國西海岸,皇帝慕森廣拿出所有國庫存糧存銀賑濟災區,巨大的颱風肆虐了半個風林國。

    一向喜愛中飽私囊的軒轅旭唐,沒放過那麼好的機會,四百萬斤糧食被他扣下來三百萬。那麼多糧食正是爲了養自己的私兵,如此正是日後不時之需得以自保。

    倘若軒轅家下一代無法繼承國相之位,很有可能被朝堂上那些對立的大臣打擊報復,多年爲相的軒轅家,早就成了許多大臣的羣而攻之的首選目標。

    軒轅旭唐做事還是比較有章法,無論何事,總會預先想好計劃,做好萬全的佈署,然後一步一步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巨大的颱風肆虐而過,受災最嚴重的並非風林國,而是他養在西海岸最近島嶼上的五萬私兵,三百萬糧食,分了十幾次運送到島上,最後幾次察覺到有點異樣,便停了運輸,還有幾萬斤糧食藏在西海岸的一個山頭上。

    軒轅旭唐和汪海釜也沒商量出什麼對策,只是命人兵分三路打探消息,一則速回京城,二則趕往源水國邊界,三則查看西海岸存糧,還有近島上的情況。

    這樣做法是穩妥,不過,也有個致命的問題,此時雖然是按兵不動,但打探消息的方向太多了點。

    國相軒轅旭唐始終不知道他身邊的這個汪海釜,早已背叛了他,成爲了皇帝慕森廣的棋子,之所以沒將國相府一鍋端了,就是因爲那麼多賑災糧還有近島上的士兵,汪海釜一點都沒機會參與,想要一網打盡,而且是要證據確鑿拿掉軒轅家,那就必須掌握最大的罪證擅養私兵、貪墨賑災糧,如此才能讓羣臣和江湖人信服皇帝所爲。

    聽到國相安排人去打探消息,汪海釜也悄悄的聯繫了皇族的探子,跟着軒轅旭唐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希望可以找到軒轅旭唐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