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三百一十四章 喘口氣
    六年級的時候德拉科經常去有求必應屋修理消失櫃,那個時候他還有刺殺阿不思·鄧布利多的任務。

    巨大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以至於經常一個人去盥洗室哭,也是在這裏他遇到了才學會神鋒無形,下手又沒有輕重的哈利波特。

    他不是故意的,但德拉科還是受了很嚴重的傷,身上的血流了滿地,看着很駭人,幸好西弗勒斯當時路過,被低年級的孩子叫去了。這件事德拉科當時沒提,一直到霍格沃茨之戰結束了,傳來斯內普死訊的時候才告訴了他的父母,爲了打壓斯萊特林,魔法部沒有給西弗勒斯頒佈梅林勳章,甚至不允許他的畫像出現在校長辦公室,斯萊特林學院只好將他的畫像掛在自己休息室裏面。

    這世上有這種男人,在女人面前誇誇其談,實際上自己並沒有多大的本事,比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裏的那個阿里巴巴,他其實就是個小偷而已,只是偷的是強盜的錢,他哥哥問他錢是從哪裏來的,他說“我沒有偷盜,根本不怕官府”。

    做了違法的事就要承認,如果阿里巴巴把這件事告訴官府,官府還會派兵將四十大盜團伙給剿滅了。

    賊都不會把搶來的東西藏太遠的,一直有賊寇在附近,商隊不從他們那裏過,以後那個城市就會逐漸邊緣化,最終被人給遺忘的。可是他不肯告訴哥哥實情,結果把哥哥給害死了。

    這固然也和哥哥自身品行有關,有些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有錢,但這事其實也要怪阿里巴巴自身,他看不到那麼大的局面,只顧着自己發財,再有就是他的妻子。大家都明白的,女人就愛攀比,阿里巴巴家不富裕,平時沒少到哥哥家裏去借米,現在有了錢了,阿里巴巴的妻子就揚眉吐氣了,要好好氣死那個尖酸刻薄的嫂子。

    就算不是用來量金幣,一個窮到借米餬口的人忽然借升也夠讓人懷疑的,後來還真被阿里巴巴的哥哥抓住了把柄,也幸好他哥哥沒去報官,而是詢問阿里巴巴錢怎麼來的,來路不明的錢按照法律是要收繳的。

    拿破崙很豪邁,因爲他是帝王,追隨他的士兵也學他的風格跟着豪邁,只是這豪邁的錢上哪兒去弄呢?當然是蒐集佔領區的民脂民膏了。

    男人在女人面前都希望有雄風,再不然就是風度翩翩,昔日被貴族、文人壓過一頭的軍人穿着體面的制服,在沙龍里與貴婦們談笑風生,那日子過着多風光。不過或許是因爲是意大利人的原因,拿破崙理財方面比這些法國將軍要好很多,其他人如果不打仗很難維持奢華的生活。

    因此拿破崙的體制就是一臺戰爭機器,需要靠以戰養戰來補給,並且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鞏固人們的信心,覺得他設計的建築是安全可靠的。

    直到莫斯科戰役,出去一百萬人,回來的只有幾萬人,死了那麼多人不僅大傷元氣,也讓人們鼓不起勁來繼續戰鬥了。

    拿破崙戰爭一共死了350萬人,比1816年火山爆發整個歐洲死亡的人口加起來還要多,不過當時世上沒人能與他抗衡,他最大的敵人除了俄羅斯的天氣就是他自己。

    波莫納有個又愛又恨的女裝雜誌編輯米蘭達,她曾經對她的實習生說過:你打開衣櫥,選一件衣服,以爲是自己做的選擇,事實上卻是有人幫你做了選擇。

    指望女人因爲愛國情懷或者是別的原因不買英國貨搞大陸封鎖是行不通的,時尚雜誌的編輯也是權威,當他說你身上的這件裙子缺少設計感,一般不會有哪個名媛會不計較周圍人的眼神,固執認爲自己穿的衣服一定是頂級好看的。

    周圍人都說你的新買的裙子不好看,你就不會再穿了,波莫納在巴黎穿過碎花連衣裙,結果被路上的人盯着看,後來她自己找了個地方換上了高定的衣服,然後周圍的人看她的眼神就不一樣了。

    法國女人有個特點,不怎麼努力去追求時尚、元素,隨意搭配就可以很不費勁得穿出時尚感,以至於全世界很多雜誌會街拍後,其他女性覺得好看也跟着穿。

    這些都是美女的日常生活,她們很容易就會遇到的,不過美貌不僅僅給她們帶來愉悅,有時還會帶來困擾。尤其是那些自己覺得小有成就的上司,別的沒學會,學國王仗勢欺人倒學了個十足,以前路易十四、十五的情婦可以讓自己的丈夫少說成爲伯爵,跟他睡覺能有什麼好處。

    如果她真的要靠睡上去,可以想辦法混進上流社會的舞會,像茶花女那樣和那些王孫公子跳舞,少說也能換來鑽石項鍊,一個小主管他全部身家加起來有多少?

    這種女人就像芳丁,活在一個悲慘的世界裏,她希望可以靠勞動掙錢,老闆一次次威脅她,反正男人們覺得自己把女人逼到沒活路一點錯都沒有。費農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他總是對員工大聲嚷嚷,可是他每天都要回家,佩妮最得意的就是這一點了。

    19世紀的法國,或者說是天主教世界的教育開始女性化,第一是因爲男性普遍不再信神,他們離開了教會,而女性,也就是修女開始負責教育,當時天主教實行的是性別二態,女性要培養成賢妻良母,她們當然不可能知道什麼是關稅壁壘、國債以及特許狀這些東西了。

    她們被相當普遍得要求參加告解、參與公益,而男性則要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宗教因而被認爲是屬於女性的事,教會本身也積極支持這種文化觀念。

    阿不思·鄧布利多教育學生是不分男女的,波莫納看的很多書,用盧梭的話來說是不適合女孩子看的,男老師在知識上的優越會引起女學生的愛慕,然後發生家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不倫之戀了。

    不會有哪個女人會和教士討論神學問題,她們只會遵從“良心的指導師”的教士說的,做一個不犯嫉妒原罪的女人。

    在這種文化中男性追求獨立和自主,維護父權,追求對女子的絕對控制,但是經濟生活卻削弱了男性的控制力,男性的消費力比寵物都不如,不過他們是主要賺錢的。

    指導者們會緊緊得跟隨者妻子和母親,坐在她們的爐子邊,統轄着包括家庭經濟和孩子教育的問題,資本主義社會里守貧不再是一種美德了,那要怎麼花錢呢?甚至於臥室裏的夫妻生活教士也會管,法國男性和教士之間的衝突就增加了。

    女性完全不那麼看天主教會和教士,她們習慣了等級和權威,甚至願意藉助教士的權威來抵消或減輕來自丈夫和父親的壓力,比如約瑟芬被前夫家暴的時候她可以逃到修道院去。

    在一個男性統治的世界裏,教會變成了女性的避難所,在這裏女人是平等的,獨立於她們的男人們,組織和參與完全屬於女性的慈善和社會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