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四十二章 風與花(十三)
    提起胡佛許多人都會想起他所修的大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爲礦業工程師的胡佛曾經幫助12萬身無分文、困在歐洲的美國人回國,並且在倫敦擔當美國救濟委員會的主席。

    此後胡佛又對比利時和法國的美國僑民進行了救濟,當1919年這項救濟工作宣告結束時,胡佛和美國救濟委員會都成了社會的焦點。由於胡佛在戰爭與飢餓中的傑出表現,他曾經被稱爲“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關於美國人糧食浪費的問題,已經是全世界都知曉的了,胡佛在被召回華盛頓後被任命爲糧食總署的署長,授予管理美國糧食的大權,他鼓勵採用自願的辦法,而不是強行定量供應,成功削減了國內糧食的浪費,保證了對協約國的供應,就連家庭主婦都知道“胡佛化管理”意味着最經濟的家庭食品安排。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到處都是饑民,到處缺糧缺錢,胡佛的救濟與復興署讓他在歐洲有了一個“慈善實業家”的履歷。

    所以胡佛設法讓慈善機構充分參與“複合共和制”之中,“複合共和制”是詹姆斯·麥迪遜提出的,他認爲讓貧困者過上舒適的生活對於抵消“派系之惡”能起重要作用。

    在胡佛擔任商務部長期間,制定很多策劃的時候都是從慈善基金會尋找專業支持,甚至在處理密西西比河水災時,在分配救災物資的過程中,他組織了紅十字會、社區福利基金會以及其他大衆慈善機構共同協調工作。然而在嘗試的過程中,公衆關於“慈善事業應該在國家事務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產生了持久的爭論,比如慈善組織是否該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或實施。

    胡佛是想激發民間社會慈善的主動性,可總會混進來第二塞勒姆這樣的組織。

    瑪麗·盧打克勒登斯也就罷了,一邊打還一邊罵“你媽媽是邪惡的、不正常的女人”。

    給哈利波特送錄取通知書和來年的書單都是貓頭鷹負責的,如果一切順利當然是米勒娃一個人就可以處理好,但是哈利波特的錄取通知書派發起來格外困難,又偏巧阿不思鄧布利多特別“關懷”哈利的錄取通知書收到沒有。

    第一學年,給哈利的錄取通知書的貓頭鷹派了幾十只都沒有回來,波莫納和格拉普蘭還以爲是食死徒從中作梗,又或者是因爲莉莉的保護魔法,讓貓頭鷹找不到哈利波特的住址,於是她們在問清了哈利的住址後到了女貞路,接着波莫納就看到了費農·德斯利燒哈利錄取通知書的一幕。

    她一怒之下用了複製咒,讓德斯利一家被通知書給淹沒了,接着費農就帶着一家“逃離”了住處,一直到哈利生日那天,海格才帶着生日蛋糕和錄取通知書找到了他。

    第二學年,哈利被關了起來,因爲他好像搞砸了費農一樁很大的生意,是喬治和弗雷德,以及羅恩開着亞瑟的飛天汽車將哈利“營救”出來接走的。

    第三學年波莫納想看看德斯利一家又要搞什麼花樣,於是到了女貞路暗中觀察。

    費農不允許任何與魔法有關的東西在“他的”房子裏出現,他不允許哈利在“他的”房子裏練習魔法,不允許他做暑假作業,不允許海德薇出來飛上一圈。它是一隻鳥,飛翔是它的天性,不讓它飛不僅讓它暴躁鬱悶,哈利和同學、朋友的聯繫也切段了。

    然後她就看到了瑪吉,反正她不曉得瑪吉膨脹起來飛上了天是哈利魔力暴動造成的,還是她放的比利威戈蟲蜇傷造成的。

    小巫師魔力暴動的場面有時很血腥,瑪麗·盧和小亨利·肖雖然是被默默然殺死的,又何嘗不是因爲克勒登斯魔力暴動引起的呢。

    所謂的“血統敗壞論”(corruptionofblood),這是諾曼人征服時期引入英國的,大概意思是罪犯因重罪被剝奪了權利和行爲能力,同時影響到了若干干係人。血統敗壞的人被認爲敗壞、玷污了其祖上及其後代的血統,因而此人不能繼承財產或土地。

    韋斯萊家是知名的純血叛徒,另外還有西里斯·布萊克,他被他母親從家族除名了。

    哈利回到魔法世界後順利繼承了詹姆·波特給他留下的“豐厚”遺產,他可以自己交學費,而不需要和神祕人那樣申請獎學金,即便第二學年神祕人就可以自己交學費了。

    只要你是巫師,就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只需要站在路邊,舉起魔杖就會有騎士公交來接你,啞炮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如果納威是個啞炮,對家族來說都是恥辱,即便他是弗蘭克·隆巴頓唯一的兒子,一樣被伯伯從高處丟下去。

    哈利離家出走是因爲瑪吉的言論,她認爲哈利的身上“有問題”。就像參賽的小狗,如果崽子出現了問題多半是因爲母狗引起的,瑪姬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她把佩妮一起罵了。

    本來波莫納還在擔心這個學年的通知書該怎麼給哈利,他去了韋斯萊家也方便,儘管這意味着他在德斯利家呆的時間比以往更短了。

    由於盧修斯·馬爾福捐給了聖芒戈100萬金加隆,這個大手筆讓他也成了巫師社交界的“風雲人物”,畢竟沒幾個人曉得他被趕出校董會時的狼狽樣。

    作爲與馬爾福“有交情”的斯內普,也受到了扎卡賴斯·史密斯父親的吹捧,誰不喜歡聽自己與“善良”、“正義”這些詞彙有關呢?

    胡佛成功得讓許多美國人有錢捐錢,沒錢的無償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他的這種“無成本聯邦治理”是減輕了國家的負擔。

    到了羅斯福新政時期,救濟成了國家事務,但羅斯福並不認爲政府該在救濟上承擔主要責任。在新教倫理中,工作與“天職”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上帝能夠認可的生活方式不是禁慾來超越世俗道德,而是履行個人在現世中所處位置賦予他的義務。

    於是羅斯福廢除了胡佛的嘗試,並出臺了迫使美國人在公共和私人慈善基金之間更嚴格的界限,但這並沒有影響慈善業在美國政府管理中以及各州和公民社會機構互相合作的地位。

    到了1934年,美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旱災和強風,形成的沙塵暴影響了75%以上的土地,造成了主要糧食產區減產,這一次紅十字會依舊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只是和1927年比作用小了很多。

    這場災難有天災的因素,卻也有人爲的原因,南北戰爭結束後,1862年頒佈的宅地法爲每個去西部的定居者提供160英畝的土地,其後是1904年的金凱德法和1909年的擴大宅地法,這些政策導致大量沒有經驗的“農民”涌入,他們完全不懂得灌溉,過度開墾導致沒有根深蒂固的草原草來固定土壤,它開始被風吹走,形成了大規模的沙塵暴,加劇了大蕭條帶來的影響。

    胡佛大壩是1931年開始動工的,1936年才竣工,它讓湍急的科羅拉多河變得溫馴,孕育出了拉斯維加斯,並且讓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的土地得到了灌溉,60年代加州又從別處調水,從羅斯福新政開始,大範圍的水利工程成爲美國解決中西部供水不足的重要方式,如果僅僅靠北美的自然條件,是不足以讓加州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產地的。

    1927年小亨利肖的競選募捐演講主題是禁酒令,波莫納想不出他憑什麼能贏胡佛和羅斯福,就算贏了又如何呢?他能解決這些問題麼?

    難道是因爲他也有個好爸爸,所以主持人就說他是未來的美國總統?

    希望他沒有當真,不過他有沒有當真已經無所謂了,因爲那晚上他已經死了。

    死在了被他稱爲“怪胎”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