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四十七章 風與花(十八)
    在回學校之前,波莫納和費力維又去了一次那個湖邊。

    他們估略了一下時間,剛好距離事件發生過去了“一個月”,當時萊姆斯·盧平也是沒有到真正滿月的時候就變身了。

    “說起預言,西比爾這次又說了什麼?”在檢查現場的時候,費力維忽然問。

    “什麼?”波莫納問。

    “我聽說你從她那裏拿走了一個水晶球。”費力維說。

    波莫納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說。

    “是因爲它和預言球一樣記錄了西比爾的預言?”費力維不等波莫納回答,就自顧自得說。

    “你最好問阿不思。”波莫納說,接着走到了湖邊,低頭看着水面,它像鏡子一樣倒映着她的臉。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美少年,他的父親是河神,母親是仙女,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得到了神諭,他長大後會成爲一個美男子,但是因爲愛上自己的倒影而鬱鬱而終,於是他的母親想盡一切辦法讓他遠離溪流、湖泊和大海,爲的是讓他永遠無法看見自己的容貌。

    波莫納也看着“自己”,她的腦海裏卻回憶着在對角巷的成衣店裏試穿衣服的“自己”。

    “波莫納!”費力維忽然大喊。

    她愕然得看着他。

    “我們回去吧。”費力維說。

    “不調查了?”波莫納問。

    費力維看着天空“暮星升起來了。”

    波莫納也看着天空,費力維所說的“暮星”,其實就是金星,它和“晨星”是一個星體,只是它出現的時間不同。

    同一性是具有矛盾的,它們具有相同的本原,卻包含不同的內容,如果將一種事物在某個時間得和地點存在的情形,與其在另一個時間和地點得情形加以比較,就會形成同一性和差異性,如同晨星和暮星。

    即便此時禁林裏已經沒有上一個學年那麼多攝魂怪,八眼蜘蛛也是個不容小覷的威脅。

    等實習生們能燒掉蛛網,並且用激流噴涌滅火之後,他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八眼蜘蛛,算起來這也是蘭多姆的工作。雖然八眼蜘蛛既不是“野獸”,也不是盜獵者。

    目前蘭多姆依舊是“hitwizard”,這個職業有點類似麻瓜的swat,專攻於戰鬥和力量控制,並不擅長調查和情報收集。

    波莫納當然不會讓他白來學校訓練學弟妹,雖然他好像挺敬畏12歲就殺死了蛇怪的哈利波特。

    沒人知道那晚上赫敏用了時間轉換器帶着哈利一起回到了這個地方,所有人都以爲是“沒有時間旅行的哈利波特”召喚出了守護神。

    如果不是費力維,赫敏也不會說那麼多,因爲這太難解釋了。

    關於當天晚上發生的事,是霍格沃茨的“topsecret”,即便是教師知道的也不多。

    “回去吧。”費力維說,然後轉身離開了。

    看到他走了,波莫納也戀戀不捨得離開了湖邊。

    好奇心不是罪,但我們該謹慎對待。

    她不認爲自己該一個人呆在這裏繼續調查,還是等天亮了之後再來吧。

    =============================================================

    惠更斯-菲涅爾原理是荷蘭的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7世紀提出的,他是一位介於牛頓與伽利略之間的重要先驅,也是他提出了光的波動說。

    牛頓是光粒子說的推崇者,早在公元前400年,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就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如果將原子看作是個魁地奇球場,那麼原子核就只有一個金飛賊那麼大,電子則是看臺上的幾粒沙子,原子中有很大的空隙可以讓光子通過,這就導致玻璃是透明的了,物體不透明則是因爲電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躍起遷到了更高的能級。

    不過光在穿過玻璃時會變慢,大約只有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的三分之二,當光穿透玻璃的另一側時再度恢復光速。

    光的速度在介質中的速度與其折射率有關。

    有兩種解釋,光粒子在進入玻璃後不斷被原子反彈,造成距離變長,所花時間變多,看起來就像是光速變慢了一樣。但這種解釋有個缺點,光子在原子間的反彈是隨機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如果是這樣,光照入玻璃不會還是一束,並且從另一頭照出來,而是形成了散射。

    再有一種解釋就是光子在鏡子裏被原子吸收,然後釋放,吸收、釋放,原子吸收光子需要時間,然後光速變慢了。

    但問題是原子不會“記住”光子來自哪個方向,它重新釋放的時候也是隨機選擇方向,這會導致光在玻璃裏形成均勻散射。

    這些都是基於光是粒子的假設,如果用光波動來解釋,當兩個波的波峯和波谷相對,就會互相抵消形成新的波,將光波與玻璃電子的波疊加就會形成穿過玻璃的波,它的速度比真空中慢。等光離開了玻璃後,沒有玻璃電子的波,光速就恢復了。

    對大多數人類來說的可見光波長在400-700納米之間,這個波長的光對金屬是“不透明”的,x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除了鉛之外的大多數金屬都能穿透,它的波長是10納米,不在人類的可見光波長範圍內,但它一樣可以拍出“照片”。

    波在均勻介質裏是以直線傳播的,那麼鏡子反射光線,是因爲鏡子把波“掰彎”了?

    惠更斯的理論是研究“球形”波面,以及波在遇到障礙物後拐彎,偏離直線傳播的原因。聲波也是一種波,在遇到障礙物後會回彈,然後形成“回聲”。

    水晶球的表面和平面玻璃的表面當然不同,人在水晶球和玻璃上的倒影就可以看出來。

    玻璃除了會折射,也可以反射,不只是鏡子後面的金屬有帶電粒子,連鏡子本身的材料石英也有帶電粒子。各種物質因爲帶電粒子分佈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光學特性,玻璃表面的像比較“虛”,後面看到的比較“實”,如果玻璃的反射和金屬一樣了,何必要後面的金屬塗層?

    物質會根據分子或原子構成吸收光能,通過輻射和熱能等方式釋放,反射光的波長就是人們看到的光的波長了,紅色的物體會吸收紅色以外的光波,綠色的物體吸收綠色以外的光波,紅色波波長660納米,綠色光波長550納米。除了水銀之外,人類也用過青銅等材料作爲鏡子,但銅鏡照出來的顏色偏黃,並不能真實反應物體原本的顏色。

    黃金與許多物質的顏色相近,比如黃銅和硫化鐵,光看顏色和外形幾乎很難分辨,金色的波長大約是595納米,不過要分別它們也很容易,而這需要“知識”。

    喬治安娜搖了搖鈴,是列文虎克發現了胭脂蟲,破解了西班牙嚴守多年的祕密,也是荷蘭物理學者提出了光的波動說,她覺得自己有必要傳喚一個荷蘭人。

    這次出行她認識了不少荷蘭人,不過她的腦海裏只出現了一個人。

    “夫人。”瑪蒂爾達滿臉睏意得走了進來。

    “去把拉特格叫來。”喬治安娜說。

    “是的。”瑪蒂爾達行了一個屈膝禮。

    “你可以休息了。”喬治安娜在她站起來後說“去把菲戈爾叫來。”

    “我不困。”瑪蒂爾達說。

    “等天亮了你還有別的任務。”喬治安娜說“去睡吧。”

    瑪蒂爾達猶豫了一下,還是退下了。

    等房間裏只剩下了喬治安娜一個人後,她又開始練起了瑜伽,它好像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這一次她練習的是輪式,雖然它被稱爲輪,其實更像是個橋,本身它也是從橋式演變而來的。

    假設眼前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拱橋,現實之中的橋拱與水裏的倒影和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圓,前提是這條河要平靜,至少表面看起來要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