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1646 在紐約
    張晨柳青他們一行六人,到了紐約,這次他們要去的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和紐約現代美術館,張晨把趙欣也帶上了。

    小芳和張向北到肯尼迪機場來接的他們,開着一輛麪包車,開車的是張向北。

    一家人乍一見面,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熱烈,心裏很激動,但表面反倒有了更多的矜持,張向北看到張晨,甚至有點往後縮。

    雖然平時在MSN上,他們也經常視頻聊天,但真的一見到真人,大概是因爲分開的時間實在是太久,彼此有些生分,張晨、小芳和張向北,三個人都有點拘謹,彼此看着笑着,小芳叫了一聲“姐夫”後,一下子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張向北乾脆連“爸爸”也沒有叫,只是衝着他嘿嘿地笑着。

    好在人多,很快就化解了他們的尷尬,柳青看到小芳,脫口而出一聲“真像!”大家知道,她說的是小芳和“河畔美術館”裏的那幅《姐姐》上面的小昭真像,小芳朝柳青笑了一笑。

    張晨給他們彼此介紹,然後大家上車,張向北幫他們拉開車門之後,又跑去了前面,替小芳拉開副駕座的門,小芳上車的時候,輕拍了一下張向北的肩膀,那個神情,不是在和張向北說謝謝,倒更像是在誇他“真乖”。

    張向北看到張晨有些生分,轉身和小芳卻很親暱。

    趙欣悄悄和張晨說:“他們可真像母子,不不,這樣媽媽太年輕,老大,你看他們像不像親姐弟。”

    張晨笑笑說:“那當然,張向北就是小芳帶大的,現在終於要帶進大學了。”

    張晨這樣說着的時候,心裏有些感慨。

    張晨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小芳帶他們先去法拉盛的一家餐館喫飯。

    除了張晨,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到美國來,柳青饒有興趣地看着車窗外面,車子過了皇后區之後,柳青和張晨說:

    “和歐洲的城市相比,紐約看上去很着急。”

    張晨知道她說的意思,就是暴發戶嘴臉唄,張晨說:

    “當然,歐洲經歷過第一和第二次大戰,美國不但沒有,還從中得利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它崛起成爲西方大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讓它變成了超級大國,它想不志得意滿都不可能。

    “二戰後的歐洲復興計劃,最後變成了馬歇爾計劃,這個剛開始資助老大哥們的小老弟,後來變成了大哥,反過來歐洲變成了它的小老弟,它不得意可能嗎。”

    張晨的話,不僅讓車廂裏的人笑了起來,連坐在前面副駕座的小芳也笑了起來。

    “不過,我覺得,以後上海和北京,看上去會比紐約更着急。”張晨說。

    “不要以後,我看現在就是了。”柳青說,“我們剛剛出來的肯尼迪機場,和北京上海的機場相比,簡直就是三級貧困戶。”

    小芳笑道:“還真是,我碰到的每一個從國內出來的人,都會這麼說,紐約的機場,道路,都是他們嘲笑的對象,但你和美國人接觸的時候,你有時候又會錯亂的,真的還有很多的美國人,他們以爲,中國的男人還留着辮子,美國人對美國以外的世界,真的不關心。”

    張晨心想,其實哪裏的人不都是一樣,在國內,有多少人,特別是沿海地區的人,他們早就以爲,天下已經是自己的天下了,有誰會去關心,比如像李勇當過鄉長的那個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從這個角度說,人看外面世界,只要通過自己這一扇窗戶,還真是對的。

    車過法拉盛公園的時候,張晨想起來了,問小芳,紐約的塔吉特是不是就在這裏?

    小芳說對,“羅斯福大街這裏進去就是,需要去看看嗎?”

    張晨搖搖頭說:“不用了,過幾天傑西卡會來紐約,肯定會過去的。”

    小芳點了點頭,傑西卡和小芳早就已經見過,金融危機那次,小芳組織了資金,幫塔吉特公司的股價炒了上去,後來傑西卡到紐約,專門去華爾街看了化學芳。

    徐巧芯她們年初到美國來,她們在西雅圖又見過一次面,張晨他們美國分公司的房子,還是傑西卡讓他們西雅圖的塔吉特公司幫助找的。

    張晨他們這一次赴紐約拍攝,雖然央視的外事部門幫他們聯繫了,但高傲的美國人,看外國的媒體,總覺得是“鄉窩銀”的媒體,愛理不理的,結果很不理想,和央視溝通的工作人員,很生硬地告訴他們,閉館期間要進入館裏拍攝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大都會博物館裏,還有專門的中國館,裏面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和藝術珍品,但在他們看來,那個中國只是一個符號,是他們博物館的一部分,和現實的中國,是不搭界的。

    不管是大都會博物館還是紐約現代美術館,都是這樣回覆,古根海姆博物館的態度好一些,因爲他們一年多前,剛舉辦過蔡國強的《蔡國強:我想要相信》的作品巡迴展,現在古根海姆博物館進門的大廳裏,還永久地展示着蔡國強的火藥藝術。

    他們對當代的華人世界,有更多的瞭解,因此,對來自華人世界的最大電視媒體,展現出了足夠的重視,表示可以完全配合。

    這背後的原因是,古根海姆是一個文化托拉斯,他們除了在紐約有古根海姆博物館之外,在拉斯維加斯、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德國的柏林和意大利的威尼斯都有分館,而且還在世界各地佈局,他們甚至希望,有一天在中國也可以有他們的分館。

    他們因此,對央視表現出了熱情,就不奇怪了。

    大都會博物館和紐約現代美術館,可以不理會央視,但他們不可能不理會自己背後的金主,那些基金會,特別是紐約現代美術館,背靠的就是洛克菲勒家族,一九二九年創建的時候,三位創建的女士之一就有AbbyAldrichRockefeller。

    她的兒子,後來的主要贊助者NelsonRockefeller,更是把現代美術館,稱爲媽媽的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大家也更習慣叫它“猛瑪”,它的標識,是大寫的四個英文字母“MOMA”。

    趙欣笑着說:“這美術館的誕生,和我們美術館倒是很像。”

    張晨說對,“可惜的是,英語有霸權,他們掌握着世界的話語權,可以讓他們的影響力波及世界,在這點上,我們先天不足,所以不管是我們的美術館還是中國的畫家,只能處在邊緣的位置,這是很不公平的。

    “就其中美術品的質量來說,我們其實並不輸他們,但名氣沒有他們大,而大多數觀衆,去美術館,都是奔着展品的名氣去的,他們又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