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鎮海王 >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
    京城乾清宮尚書房內,弘治皇帝正在召集主要的大臣商量着眼下的事情。

    “陛下,根據各地上奏的奏疏,我大明此時此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冷天氣!”

    “北方草原上凍死的牛羊無數,牧民損失慘遭,甚至於還有不少的牧民直接被凍死!”

    “西域、中亞、黑土、河中四省來電說今年的氣溫比往年低了十多度,最寒冷的西北省凜冬城的氣溫更是已經達到了令下七十多度,大量流放凜冬城的犯人被凍死。”

    “中亞、河中、西域三省的牛羊牲畜凍死無數,損失慘重。”

    “遼東地區大量房屋被積雪壓垮,幾十萬人被凍傷、數千人被凍死。”

    “渤海全部冰封,天津港被封凍,往來船隻無法通行,導致大量工廠、商行停工,商貿受到極大影響。”

    “南方多地也遭遇了極寒天氣,大量牲畜被凍死,凍死、凍傷者不計其數。”

    “此外,黃金洲來電說在黃金洲中部大平原地區遭遇前所有的大寒潮,大量牧民的牛羊被凍死,損失慘重。”

    現在的內閣首輔韓文向弘治皇帝以及衆大臣通報了最新的情況。

    今年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大明各地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冷以及大雪,對大明人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諸位,都說說看吧。”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對着衆人說道。

    “陛下,臣以爲朝廷應該迅速的調集糧食、衣物、草料等用於賑災,確保大明各地順利過冬。”

    毛紀站了出來說道。

    其實也就是老套路了,有災害自然是該賑災的、賑災了,該救濟的救濟了。

    現在大明朝廷又不是沒有銀子,有的是銀子。

    而且劉晉以前當戶部尚書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完善的財政制度,對各個方面的開支都有預算,其中就有專門的部分資金是預留賑災的,這部分資金每年都有預留,有些年份還用不完就一直積累着下來。

    “陛下,賑災是要賑災,不過臣以爲這種極寒的天氣不僅僅對牧民、農民的影響非常大,對於我們大工業、商行的影響更大。”

    “天氣寒冷,道路上面的冰雪淤積,必然會對交通產生極大的影響,極容易導致車輛打滑出現事故,阻斷交通和商貿往來。”

    “而交通關係的是我大明的命脈,只有交通通常,各地之間往來無阻,這賑災的物資才能夠迅速的運抵各地。”

    “北方地區因爲以往冬天的時候,也有大雪和積雪,故而在道路清理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也有大量相關的機器設備等等。”

    “但是在關內和南方地區,往往缺少相關的制度以及設備等,這將嚴重的影響各地之間的交通和往來。”

    “臣以爲當務之急乃是命令各地官府在第一時間內疏通各地之間的要道,每日早上的時候必須定時清理道路上的積雪和冰霜,以保證交通道路的暢通。”

    鍾藩沉思一會也是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賑災肯定是要賑的,北方各地雖然損失慘遭,但真正需用引起注意的還是關內和南方地區,道路積雪、霜凍必然會導致交通中斷,往來不暢,嚴重的影響工廠、商行、作坊等。

    “嗯!”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微微點頭。

    實幹派的這些官員相比起守舊派的官員來總是能夠想到更多的東西。

    “陛下,今年天氣格外寒冷,從大明各地發來的電報來看,今年寒潮波及的範圍極廣,不僅僅北方地區寒冷無比,連南方地區的湖泊、江河都有大量的冰凍情況。”

    “連瓊州地區都下起了大雪,廣東地區都寒冷無比。”

    “如此大範圍的嚴寒天氣,不僅僅是現在有着巨大的影響,等到來年的時候,極有可能會導致相應的一些災荒發生。”

    “弘治十一年的時候,北方地區出現極寒天氣,大雪凍死了過冬了小麥,第二年的時候北方三省就出現了災荒。”

    “今年的天氣比起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天氣更冷,範圍更廣,極有可能導致我大明北方地區的多省的冬小麥全部凍死,明年糧食絕收。”

    “所以臣以所以臣以爲不僅僅是眼下的難關要度過,我們現在也是要爲來年的饑荒做準備,在各地建立倉庫,囤積糧食,一旦出現饑荒時可以快速的賑災,穩定民心。”

    “此外,往往災荒之年,必然還會伴隨着鼠疫、瘟疫的出現,臣以爲我們現在就應該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以免到時候手足無措,手忙腳亂。”

    韓文想了想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跟着劉晉多年了,也總算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看問題也不僅僅只是看現在了,能夠聯想到更長遠一些的東西。

    “嗯~”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直點頭。

    這讓他想起了當年江南地區爆發的血吸蟲病,蔓延南方數省,幾十萬人被感染,沒有任何的辦法,後來還是通過懸賞從湖廣哪裏弄到了有效的方子,再加上合理的預防手段,這纔將疫情給控制住了。

    大的災害,無論是水災,還是旱災,又或者是蝗災、雪災等等,必然會伴隨着其它的災害出現,其中最讓人聞風色變的就是瘟疫和鼠疫。

    這東西一旦傳播開來,那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尤其是現在大明的人口在慢慢的往城市集中,這要是在大城市裏面傳開的話,恐怕到時候就要死很多人了。

    這種看不見、摸不着,但卻是能夠迅速傳播要人命的瘟疫、鼠疫,幾乎歷朝歷代都談之色變。

    衆大臣你一言我一語的不斷商量着眼前的事情。

    “大家按照商量的事情去辦,不僅僅是眼下的寒冬要度過,來年的生產生活也一樣要保證,同時還要防患可能出現的瘟疫、鼠疫等等。”

    弘治皇帝和大臣們一直商量了幾個小時,仔細的討論了相關的一些細節以及具體的措施,這才讓大家離去去辦理這些事情。

    總的來說現在的大明還是很不錯的,即便是出現這樣可怕的大範圍寒冷天氣,朝廷這邊也是可以遊刃有餘的去應對。

    要銀子有銀子,隨時都可以撥款下去,而且還不是一點點,動輒幾百萬兩、上千萬兩銀子的龐大款項足以彰顯現在大明朝廷的富裕程度。

    要物資也是有足夠的物資,大明的糧食儲備非常的龐大且充足,產量地很多,糧食產量非常大,一年產出來的糧食足夠大明人喫上十年。

    大量的糧食還用來釀酒、餵養牲畜等等,同時也有大量的耕地都閒置着在輪耕。

    此外大明的工業也是已經發展起來,工業革命的發展,讓大明的工業產能非常龐大,並且生產力驚人,科技水平也是得到了發展。

    最重要是大明的交通條件極爲不錯,鐵路已經修到了各地,公路就更多了,可以快速的調集人力、物力來賑災。

    所以即便是面對如此可怕的寒冷天氣,也足以遊刃有餘,還可以考慮着明年的事情,爲可能發生的災害做準備。

    “陛下,這是劉晉給您寫的奏疏!”

    當大臣們離去的時候,小黃門將一份奏疏遞送給了弘治皇帝。

    “哈哈,劉晉終於是想起朕了,也知道給朕寫奏疏了,真是難得啊。”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起來。

    這劉晉回家丁憂守孝也已經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但是期間竟然一份電報或者是奏疏什麼都沒有寫給自己,真是和辭官回家差不多了。

    要不是自己清楚知道劉晉這小子每天在家裏面過着愜意的小日子,自己都要懷疑劉晉是不是消失不見了。

    雖然說劉晉一貫都懶人一個,但是你好歹也是偶爾發個電報、寫份奏疏什麼的過來,多少聯絡下感情也好啊。

    要知道朝野上的這些大臣們,那是有事沒事都要寫奏疏過來的,有事彙報事情,沒事就問安又或者說自己當地有什麼特別的美食、事情之類的。

    總之就是想盡辦法的想要在自己這裏露臉、打卡、留下印象什麼的,爲的就是自己能夠記得起有這樣的一個人。

    劉晉倒好,一年多的時間這纔給自己些了一份奏疏過來,自己都差點要把劉晉給忘了。

    “朕倒是想要看看他寫了些什麼東西。”

    弘治皇帝拿起劉晉寫的奏疏看了起來。

    “建立災害預警、預防機制?”

    弘治皇帝打開一看,頓時眼睛都微微亮起,果然還是一貫的風格啊,只談事不談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