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扶亂唐 >第397章 同名不同命
    

    細細的再看了一遍李倓的書信,杜黃裳發現這裏面有不少事兒都比較含糊,遠了的不說,就是現在在自己府邸中等着自己的這個人,他到底是幫自己還是自己幫他的,李倓也沒說啊。

    “既然陛下能讓先生參與到這史思明的事中,說明先生在陛下的心中也是值得相信之人,不知道這一次對史思明的查探,你我二人需要如何配合?”

    畢竟杜黃裳是第一次聽說史思明的事,在長安城的時候雖然也算是有所耳聞,但顯然是聊勝於無,他道聽途說的那些對於找到史思明和三萬曳落河沒有一點的好處。

    所以他只能暫時的把主動權交給嚴莊,畢竟他的目的是找到史思明,而不是跟嚴莊爭高下的,就算是從年紀上看,嚴莊也跟自己的父親差不多了,退一步說,給嚴莊打下手,杜黃裳並不丟人。

    “我已經在河北道和河北道之外的地界用我的辦法找了一年左右了,雖然這期間也算是掌握了他的一些行蹤,但卻總是跟不上他,這三個月上下,史思明更是一點蹤跡都沒有了,三天之內,我會把我掌握的東西給你送過來,要是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我自然會配合你。”

    嚴莊雖然年紀不小,但是這段時間在河北道的歷練讓他的心性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是快要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程度了,所以完全沒有跟杜黃裳爭奪主導權的意思。

    他不過就是想要看一看,李倓選擇的這個年輕人到底有沒有他以爲的那麼厲害,至少從現在的情況,嚴莊是還沒看出來啥,他已經瞭解到了,杜黃裳被平州的各個縣令縣丞們難爲了夠嗆。

    “如此,就多謝先生了,三日之後,我在府中等候!”

    嚴莊走了之後,杜黃裳直接就到了太守府,太守還是比較給他面子的,畢竟這平州的不少鍋都還得是他來背啊。

    “太守,我想知道我大唐之前的叛將史思明的事,既然他之前一直就在這河北道地界上活動,想來太守多少也是對他有所瞭解的吧?”

    杜黃裳這話剛剛問完,這位老太守的眼睛裏就閃爍出了一道精光,之後老氣橫秋的說道:“他可是大唐的叛將啊,這樣的人,你可是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多了,反而對於你在這河北道地界上走動沒有太多的好處啊!”

    顯然這老太守是在給年輕的榜眼上課呢,但是杜黃裳聽完了之後卻搖搖頭,在老爺子耳朵邊上說道:“太守真的不會以爲我堂堂一個榜眼,就是來這幫着你整治這些個不上道的縣令的吧?太守現在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多告知我一些,等到到了你告老還鄉的時候,也不至於在這河北道的苦寒之地繼續生活啊!”

    老太守一聽這話,當時就瞪大了眼睛,他在太守的位置上多年,經歷了安祿山的叛亂還能活下來並且在太守的位置上屹立不倒,顯然多少還是有點東西的。

    杜黃裳的平州司馬是李倓親自賜的,這件事他是瞭解的,再結合着杜黃裳剛剛說的一番話,老人家真的是有點不會玩了,當時爲了自己的養老,也顧不得其他了,同樣低聲對杜黃裳說道:“這些事我說給你,你不要提及是我說出來的,最好也不要告知無關之人啊!”

    “太守放心,我懂的。”

    說完了這麼一句,杜黃裳卻是在心裏面暗暗對這老太守說了一句對不起。

    杜黃裳的起步是艱難的,而且這也都是李倓早在他選擇了這個官職的時候就能判斷出來的,但李倓也知道這是他成爲一個自己合格的親信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跟洪源相比,杜黃裳的父親雖然官職並不是太高,但是在長安城中卻是個老好人,再加上杜黃裳自己也是真的爭氣,在國子監是當仁不讓的同齡第一人,這一路走的可謂是順風順水。

    但順風順水是鍛鍊不出來真正的驚世之才的,於是李倓只能讓他在這一兩年的時間裏受到一點挫折,看看他到底能成長到一個什麼程度了。

    相比於在河北道水深火熱的杜黃裳,回到了與自己的家鄉相鄰的州郡的洪源就順利多了。

    黃縣的縣令是剛剛調離的,而洪源去的時機也是恰好,底下的縣丞和縣尉並沒有多大的權力,他基本上就是無縫銜接。

    他面臨的唯一問題就是黃縣在之前的縣令治理下並不是十分的好,作爲一個靠着大海的縣,冬天裏也並沒有什麼嚴寒,但這裏的人口卻在持續的流失,要是現在李倓再來一次評比各個縣的等級的事兒,這黃縣可就不是上縣了,勉勉強強的能算是一箇中縣就不錯了。

    洪源一到了這裏,就明白了李倓的用心了,深知自己要是能在短時間內讓這黃縣恢復到開元十八年時候的樣子,自己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這的確是李倓給他的第一道題,但是就跟杜黃裳一樣,他洪源身爲這一年省試的狀元,也是至少得有兩個任務纔行的。

    洪源的第二個任務也並沒有杜黃裳的那麼複雜,更沒有那麼多的儀式感,不過就是一封禁軍送來的書信,還有一個小小的兵符。

    在河南道的黃縣和蓬萊之間,至少在開元年間是有着一支軍隊的,這是軍隊號稱是東牟捉守,他們的職責正是防範海上的敵人。

    不過隨着大唐之前數年的強盛,這隔着海的勢力,不管是東瀛還是新羅,都巴不得好好的跟大唐交好呢,他們對大唐的策略跟有點沒開化的回紇和吐蕃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派出了最多遣唐使的地方。

    既然這些小老弟都這麼聽話,漸漸的這支軍隊也就沒什麼發展的必要了。

    到這個時候,又經歷了安祿山的叛亂對大唐經濟的摧殘,朝堂上養活這支軍隊的錢都已經捉襟見肘了,所以到了今天,根據李倓的瞭解這裏可能不過就只剩下千八百人還在堅守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