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扶亂唐 >第556章 世界的形勢
    雖然他的後代不時得以統一整個王國,但按法蘭克人的繼承製度,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一百多年之前年達格貝爾一世死後,他的兒子得以再次繼承一個統一的王國。封建主勢力的強大削弱了王權,王國權力逐步落入掌握宮廷事務的宮相查理馬特之手。法蘭克國王也稱“懶王”。

    這些宮相試圖掌握整個王國的權力,並且讓一個宮相的兒子以被國王收養的方式得以登上王位。直到不到一百年之前,奧斯特拉西亞的宮相丕平二世戰勝了整個王國的統治者,成爲全國唯一的宮相,爲丕平家族和卡洛林王朝的上升鋪平了道路,但當時丕平還不敢篡權。

    到了四十年之前丕平死後,國內發生了爭權內訌,幾十年之前查理馬特獲勝。以兇殘著稱的馬特面臨着內憂外患。在王國內始終有不同的部落試圖推翻他的統治。

    不到三十年之前,鐵錘查理查理馬特在普瓦提埃戰役中擊敗阿拉伯人,阻止其進一步向西歐擴張,他被認爲爲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拯救者。

    之後迫使勃艮第稱臣,次年又征服弗裏西亞人。此後向東戰勝了弗里斯蘭人、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和阿拉曼尼人,這些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此外還支持聖波尼法爵在這些地區的傳教工作。

    又過了兩三年,法蘭克國王死後,查理馬特並沒有新設立國王,他成爲帝國的唯一統治者。

    但他並沒有來得及篡位便於幾年之後死於水腫。按日耳曼人的傳統,馬特在死前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丕平三世和卡洛曼。

    在此後的鬥爭中,丕平三世獲勝,他的兄弟和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墨洛溫王朝國王被迫進入修道院。幾年之前他按舊約中的儀式塗油登基成爲國王,由羅馬教皇聖匝加派大主教來到巴黎爲其加冕。

    之後,教宗斯蒂芬三世再次爲他塗油,以膏禮確認其王位,及兒子查理和卡洛曼的正統性。

    再之後,丕平同意將拉文納送給教宗丕平獻土,而教宗則認可卡洛林王朝爲法蘭克王國的國王。

    也就是從十年左右之前開始,教宗開始要求丕平遵守諾言,丕平兩次對倫巴底人作戰並將所有贏得的土地送給了教宗,這樣丕平實際上成爲教皇國的創立人。

    在大唐的這個時代,這個丕平正好是剛剛死了,他爲兒子們留下了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欣欣向榮的王國。

    這些事兒基本上就是李倓能夠在這個時候想起來的所有關於歐洲大陸的東西了,他在太原府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個東西全部都寫成了書信了,準備給李豫好好看一看了。

    雖然他是怎麼知道的這些個信息他是肯定不能跟自己麾下的人都說了的,但是他們知道一點點這些個消息對於大唐來說卻絕對是個好事兒。

    而且大唐跟別的朝代不一樣的一點就是對於外國人這個事兒處理的算是十分的開放,就比如說這個能夠被稱之爲是亞洲大陸的絕對中心的長安城,就算是在李倓沒來之前,接待外國人都是有一套規矩的。

    就在長安城朱雀大街東側平康坊內有諸如小勃律使館等各國使節團居住的區域。

    同時,宰相府邸和達官顯貴也多集中於平康坊,這裏也是唐代最大的娛樂街區、紅燈區。南方來的使團由明德門入,西方來的使團於開元門入,東方來的使團於春明門入。

    集中在平康坊歇腳,等待唐皇帝傳召。有鴻臚卿負責招待。外國的商人買賣貨物需要前往西市,國內的商人由廣運潭靠岸卸貨,從春明門入至東市進行買賣。

    這些流程已然成了大唐人盡皆知的事兒了,雖然李倓對於這些個外國人自己並不怎麼接觸,但是李倓要是說這些個事兒都是自己這些年一點點打聽到的的話,他們怎麼着也是能夠相信一半的不是

    而且在李倓到了大唐之前,大唐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因爲自己的國土遼闊,文化自信,而且國家安定,與周邊國家的官方以及民間交往非常頻繁。

    各種泊來品都涌入中土,中土的物品也向外傳播併爲各國人民所喜愛。

    武備的交流在這一時期有着特殊性,大唐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的武備來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一方面又嚴厲禁止自己的武備流入鄰國以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

    唐律規定:私有甲一領,弩三張者,流二千里如果向外國運輸武備或私造武備更是有殺頭的危險。同時由武庫令掌管天下兵仗器械,辨其名數以備國用,力圖將武備資源掌控在朝廷手中。

    但是在唐代民間還是有大量的私下武器交易,特別是西域邊疆地區天高皇帝遠,與遊牧民族的民間武備交往就更頻繁。

    其實倭國之所以能夠那麼容易的就得到了大唐的兵器和裝備,也就是這麼一個原因,但是在倭國的事兒之後,李倓也並沒有對於大唐的兵器和鎧甲進行更加嚴厲的管控,畢竟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而張巡和許遠他們幾個也是知道的。

    再有一點,就是這些胡人部族想要讓自己的兵器更加的鋒利的原因其實並不是爲了擊潰大唐或是怎麼樣,而是爲了跟自己周邊的部族爭搶地盤。

    這樣的行爲,其實在李倓看來那大唐是絕對應該鼓勵鼓勵的。

    所以在倭國的事兒解決了之後,李倓並沒有舉一反三,他們得讓周邊的小部族們在外圍稍微鬧騰起來,但是你鬧騰起來也是有一個標準的,那就是不管是誰都不能做大,做大是肯定不行的。

    就比如說南詔,他樂意去跟吐蕃去練一練李倓就索性讓他們去練一練,只要不是國破身死的橋段發生了,李倓是一定不會去管的。

    李倓當然知道在這樣過程中閣羅鳳又或者是他那馬上就要即位了的兒子是不會一點事兒都不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