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296章 兵分兩路
    十一月三十日,王士珍接受組閣大命時,直隸督軍曹錕,山東督軍張懷芝都在北京。第二天他們去了天津。這時,山西、奉天、黑龍江、福建、安徽、浙江、陝西七省和察哈爾、熱河、綏遠三個特別區的督軍的代表,以及上海盧永祥、徐州張敬堯也都有代表前來天津。

    在天津的西起元緯路,東至宙緯路,南至五馬路,北至新開河堤。曾經有一處很出名的地方,是一處特殊的私家園林。它和中國近代史中的許多名人,比如孫中山、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馮國璋、曹錕等人有過淵源。

    此處早叫孫家花園,其主人是清末直隸總督李鴻章手下的一個軍火買辦,名爲孫仲英。

    一九二三年,曹錕賄選大總統之際藉此園做壽,孫仲英爲結交權貴,便重金把花園賣給了曹錕(另有一說是曹錕做壽時,一眼相中了該園,託人許以重金,想買下花園。此時正值曹錕得勢爭奪總統寶座之時,孫家不敢得罪,便半推半就賣給了他)。

    甭管怎麼着吧,反正這大園子姓曹了,之後曹錕在該園大興土木,陸續增建廊廡島榭、池亭山石,隨即改稱爲曹家花園。

    十二月二日以曹錕和張懷芝爲首,督軍們和督軍的代表齊集這裏(這時還叫孫家花園)開會。這次會議的規模和聲勢,不下於徐州會議,除了西南各省和長江三督及吉林的孟大哥外沒有代表參加外,其餘的差不多都到了。

    徐州會議是段的智囊徐樹錚幕後煽動,以對付黎元洪。這次的天津會議也是徐樹錚策劃的,用以對付馮國璋。不過地點和領頭的人物改變了,地點從徐州搬到天津,和北京只是近在咫尺,領頭的人物由張勳換了曹錕。

    天津會議的主題是對西南作戰,和對付北洋派中的主和派。

    這個會議中,皖系機關報透露了一個驚人的祕密,據說西南方面在梧州會議中曾有下列各點決議:

    (一)迎黎元洪覆任總統。

    (二)促馮國璋下野。(這兩點是打擊馮國璋的攻心之計)。

    (三)懲辦戰爭禍首段祺瑞、梁啓超。

    (四)恢復舊國會。

    (五)復任譚延闓爲湖南督軍。

    梧州會議是在十一月十日舉行的,根本沒有這些決定。

    這自然是小徐的傑作,利用天津督軍團會議時公佈這些莫須有的條款,是有意激起督軍們的同仇敵愾。

    天津會議的與會人士見到這些條款,果然大爲憤激,認爲西南方面欺人太甚,更認爲馮國璋對西南主和是不知死活。

    曹錕慷慨激昂地說:“我願意率兵平南,戰至最後一人亦所不顧。”

    會議決定三項:

    (一)各省分別出兵,自籌軍費。

    (二)推直魯兩省督軍爲主帥。

    (三)排斥長江三督。

    用兵路線決定分兩路進攻湖南:

    第一路由曹錕爲主帥,率領軍隊由京漢鐵路南下通過湖北進攻湘北;

    第二路由張懷芝爲主帥,率軍由津浦路南下,通過江西進攻湘東。

    各省出兵的分配:由直隸、山東、安徽各出一萬,奉天出兩萬,山西、陝西各出兵五千。

    參加這次天津會議的奉天代表,是張作霖的智囊奉天軍署參謀長楊宇霆。代表上海盧永祥的,是盧的兒子著名的上海公子盧小嘉。代表倪嗣沖的,是倪道烺。

    天津會議推舉段芝貴進京向馮國璋攤牌。提出,談和的起碼條件是南軍退出湖南和解散非常國會,否則武力解決。如果總統不採納,督軍團將以對付黎前總統的手段對付今大總統——各省宣佈脫離中央而自主。

    由此,北洋派內部直、皖兩係爭鬥已勢同水火。因湖南的局勢本就緊張,如此一來,更是謠言滿天飛,甚至有謠言說,宣統要第三次坐龍廷。

    天津會議後的督軍團,推出公認的老實人曹錕做大哥,以另一個老實人張懷芝做二哥。不過真正幕後主使人是段祺瑞,實際操作者則是段祺瑞的死黨小徐。

    主戰派以江蘇督軍李純爲目標,因爲他們不便明顯地攻擊馮國璋。

    天津會議中決定以到會的全體名義,質問李純爲什麼要阻止馮玉祥旅“援閩”?這所謂的“援”字,就是進兵的意思。

    原來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奉命援閩,開到浦口時,傳說李純授意他停止進兵。

    同時,主戰派還進一步逼問李純能否與各省採取一致行動?

    李純不想成爲衆矢之的。十二月三日,在主戰派強大壓力下,發電表明心跡。否認阻止馮旅援閩,並且承諾催促馮即日由浦口開往上海,再由海道開往福建。同時,表示服從北洋派的公意。

    爲了證實自己不是北洋派的叛徒,李發電質問陸榮廷,梧州會議爲什麼要作出那些決議。

    陸榮廷接電後開始被搞得很糊塗,待弄明內情後,立刻發電予以澄清。指出哪些梧州會議決議,完全是無中生有、無稽之談。

    李純得知真相後也硬氣起來,隨即把陸覆電轉北方各省。但正處於亢奮中的主站派,沒有人對真相感興趣。

    曹錕表現得很積極,不待馮國璋對於討南問題有決定,即通電誓師南下,命其弟曹銳代理直隸督軍。

    十二月六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閻錫由、陳樹藩、趙倜、楊善德、盧永祥、張敬堯等十人聯名通電,請北京政.府頒發討伐西南的命令。

    主戰派這一次不光是空喊,真付諸於行動。決定南征後,北方軍閥們紛紛截留稅款、擴充兵力。

    這時的全國報紙也被主戰的通電填滿,一片殺伐之聲不絕於耳。

    北洋派直系也不甘示弱,聯名發電予以反擊。

    本就無作爲的總理王士珍,面對着南北複雜局勢不知所措。他看得出,不但對南無良策,對北也難疏解,只能向總統求退。

    馮說:“我也幹不了,要走我們一起走。”

    主戰派自作主張,曹錕派吳佩孚率領第三師由京漢路南下,會合張敬堯的第七師,通過湖北進攻湘北;張懷芝派山東暫編第一師師長施從濱率部由津浦路南下,會合倪嗣沖所抽派的安武軍二十營,通過江西進攻湘東。

    但是,這兩路人馬都必須經過長江三省,長江三督既然主和,主戰派兵馬借道自然受到阻撓。

    江蘇督軍李純、江西督軍陳光遠都發動地方團體通電呼籲和平,拒絕客軍借道。

    湖北督軍王佔元處境比較困難。湖北既靠近湖南,又毗連四川,是主戰派進攻西南的主要路線。而湖北境內既有北軍,又有南軍。所以王佔元不能露骨採取拒絕客軍的態度,因此王授意湖北團體在呼籲和平的電報中,附帶表示,如果戰爭不可避免,應將武漢三鎮劃在戰區之外。

    主戰派認爲李純是長江三督之首,是直系的第二把交椅,便集中攻擊李純。罵李是破壞北洋派的敗類。

    罵李純罵得最起勁的,是李純一手提拔起來的張敬堯,他竟造謠說:“非常國會將移南京開會”。

    氣得李新年不見客。並在一月十一日正式向北京政.府辭職,且舉督署參謀長齊燮元代理。

    李純這時手中添了一張王牌,是馮玉祥。馮玉祥一旅是在段內閣倒臺後由廊房調往福建用以進攻廣東的,可是到了浦口後就停留不進了。

    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是直系倒段祺瑞的幕後人物,這時也到了南京。

    江蘇督軍李純電請馮國璋准許留馮旅在浦口,拔歸李自己節制調遣,這是準備在必要時以武力阻止第二路軍南下的主要步驟。

    “南征軍”第二路軍施從濱師由津浦路開到滁州,果然遭到駐防浦口的馮玉祥部阻止。還沒與南方接兵,北方先兵戎相見,局勢驟然變得更爲緊張,全國各方面注意力又都集中在浦口。

    因爲如果施從濱真的繼續前進,戰爭就會爆發,這個戰爭卻是北洋派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戰爭。

    施從濱未敢輕舉妄動。

    施從濱(1867—1926),安徽桐城孔城鎮人,祖籍在今安鳳鄉夏咀村施家嘴。施從雲烈士之兄。

    兄弟四人其排行第一,幼入私塾,十五歲投清軍吳長慶部,後入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先後任什長、新建陸軍第三營前隊右哨哨長、左營後哨副教習、山東巡撫袁世凱行營差官、先鋒隊後路左營後哨副哨官、北洋新軍幫帶兼督操官等。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任常備軍右鎮步隊第十六營管帶、六標第一營管帶。光緒三十一年,任步兵隊十九標統帶官。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入講武堂學習。宣統元年(1909年)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三年(1914年),任鎮江鎮守使、第一混成旅旅長,駐守鎮江。民國五年(1916年)成爲山東督辦張宗昌的部下,張宗昌對施從濱很器重,後來出任陸軍第一師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