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308章 討龍之戰
    一九一八年四月五日,孫中山再次致電陳炯明,嚴厲指出:“援閩之舉,準備已久”,“惟攻擊之令,至今寂然無聞,敵備日增,且狃於嶽長之役,虜氣益驕,我軍頓兵不進,足以示弱。況段賊復出,積極圖南,我軍從事準備,增力幾何?而彼則恃有外援,愈久則力愈充,及今圖之,惟在速戰”。

    陳炯明部在粵閩邊境滯留三個月,確已錯過了大好戰機。在此期間,其它戰場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湘省,北軍陷岳陽,佔長沙,正向湘南推進。

    在江西,陳光遠已調遣兵力,襲佔廣東南雄。

    在閩省,不僅防禦準備日臻完善,而且浙江援軍已經入閩,軍事力量已得到較大加強。

    總之,整個形勢對攻閩粵軍越來越不利。

    到五月初,攻閩粵軍已擴充至三十營,約一萬二千人。在孫中山和粵軍將領的逼促下,陳炯明才下達進攻命令。

    其第一階段作戰計劃是:許崇智第二支隊四個營爲左路,從蕉嶺向武平、上杭進攻,得手後,進規長廷連城;

    陳炯明親自指揮第一、三、四支隊和預備隊爲中路,分兩路進攻,以第一支隊和預備隊共五營,從大埔進攻永定,得手後,進規龍巖,第三、四兩個支隊共六營,從饒平(今三饒)進攻柏嵩關以規平和;

    右路則由參謀長鄧鏗指揮,包括第五支隊三營和遊擊二營,集中於澄海、黃岡(今饒平)以監視詔安、雲霄之敵。

    粵軍指揮部設在三河壩。

    五月十日,粵軍發動全面進攻。由於許崇智在民國元年曾任閩軍師長,較有聲望,戰前已運動駐武平的一個營和駐上杭的一個大隊倒戈附粵,故該路進展順利,當日即佔領武平,三日後佔領上杭。

    因中路李炳榮第一支隊進攻永定受阻,許崇智當即派出二營增援,始克永定。中路第三、四支隊也順利攻佔柏嵩關。

    這樣,閩軍第一道防線完全被突破,粵軍向閩省推進達五十公里,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作戰任務。

    粵軍稍事休整後,即準備實行第二階段作戰計劃:

    左路許崇智部分爲二支,一從上杭進攻連城、永安,規取沙縣;一取長廷清流、歸化(今明溪)、將樂、順昌,然後進佔延平;

    中路李炳榮第一支隊和熊略預備隊分別進攻龍巖、南靖;羅紹雄、鄧本殷第三、四支隊進攻平和,攻取漳州;

    右路洪兆麟第五支隊進攻雲霄、漳浦。

    各路若進展順利,則繼續向縱深發展,夾擊福州。

    不料部隊尚未行動,從浙江援閩的童葆暄第一師已抵前線,閩、浙軍隊聯合發起反攻,戰局急劇逆轉。

    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日,北京政.府任命張懷芝爲援粵總司令,吳佩孚爲援粵副司令,調集北方各省軍隊組成援粵軍,擬分三路攻粵。

    段祺瑞雄心勃勃,企圖一口拿下廣東。

    但是,吳佩孚對任其爲援粵副司令一事不予理睬。張懷芝則在湘東作戰時嚇破了膽,已無攻粵的勇氣。各路援粵軍也相互觀望,遲遲不動。

    只有東線李厚基,處在粵軍進攻正面,爲保住地盤,不得不拚力作戰。

    五月底,童葆暄率浙軍第一師趕到前線後,北京政.府任命李厚基爲閩浙援粵軍總司令,童葆暄爲副司令。

    六月四日,閩浙聯軍分兵三路,向粵軍發動全線反攻:

    以臧致平旅爲左路,擬突破詔安、黃岡粵軍陣地,進窺潮汕;童葆暄師爲中路,從平和進攻柏嵩關,然後進取斑陂,控扼韓江,威脅粵軍總指揮部所在地三河壩;

    唐國謨旅爲右路,收攏被許崇智部擊散之潰兵,擬先取龍巖、上杭、永定,然後改取守勢,牽制粵軍左翼兵力。

    閩浙聯軍投入反攻之總兵力約一萬五千人,基本企圖是左攻右守,首先進佔潮汕,同時襲取大埔、三河壩,將粵軍南北割裂,進而各個擊破。

    此時,陳炯明與方聲濤之間已出現隔閡,滇軍隔岸觀火,消極怠戰。粵軍右路兵少力弱,餉彈不繼,在閩軍臧致平旅的反擊下,放棄黃岡,退守汕頭。

    陳炯明急調許崇智之左路軍一部增援,企圖趁臧旅立足未穩之際,收復黃岡。不料閩軍右路又乘虛而入,攻佔永定,許崇智部退守巖前;粵軍中路防線也被浙軍突破。

    激戰日餘,粵軍在初期攻取的閩西南要地又全部喪失。接着,閩軍左翼前鋒深入到汕頭一帶,其中路已突破峯市,進逼大埔。粵軍被動挨打,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陳炯明此時對北洋政.府已有“內附之意”。一面消極防禦,節節退守,一面暗向北軍傳遞函電,以示妥協。

    但是,這時北軍在軍事上迭獲勝利,氣焰正盛,對陳炯明“內附”之表示置之不理,擬乘其鬥志動搖之機,“一擊破之”。於是閩浙軍隊繼續窮追猛打,並以主力從左翼楔入粵境,於七月十八日攻佔大埔,威脅粵軍總指揮部駐地三河壩。

    在此危急時刻,孫中山再次寫信給陳炯明,向其分析敵我形勢後指出:“兄身當敵衝,後援難恃,強敵在前,所部又餉械俱乏,處此局勢,萬難操全勝之算,若審慎求全,則我之兵力有限,敵之增援無窮。爲兄今日計,惟有奮力前進,冒險求勝,規取閩中”。

    孫中山一面反覆勸導陳炯明,一面派廣東軍政.府參謀部長呂公望(原浙江督軍),赴前線策動浙軍倒戈起義,分化瓦解北軍。

    陳炯明見“內附”之意不被北軍理睬,當面敵軍又步步進逼,不得不重新組織兵力,從軍事上尋找出路。

    七月二十三日,他將右路之洪兆麟支隊調至中路,增強三河壩一線防禦力量。八月初,陳炯明集中中路粵軍反攻大埔,以一部兵力從正面仰攻,分兵一部由漳溪下游攻敵側背。經兩晝夜激戰,閩軍不支,棄城潰逃。這時,駐守饒平的浙軍第一團團長陳肇英,在呂公望等人的策動下率部起義,成立“援閩浙軍”總司令部。

    浙軍師長童葆暄倉皇率部撤離前線,退往廈門。粵軍乘勢全線反攻,右翼鄧鏗部連克詔安、雲霄、漳浦等城,直逼漳州。左翼許崇智部乘勢向閩西進攻,連佔武平、上杭、龍巖等地,與主力部隊會攻漳州。

    八月三十一日,粵軍攻克漳州,繼而向廈門推進。李厚基驚慌失措,逃回福州。

    九月十二日,李致電段政.府,報告閩軍處境危急,請辭閩浙援粵軍總司令職。

    段政.府一面電令李厚基堅守待援,一面急調北軍從三路援閩:贛省抽調軍隊開赴上杭,浙省增派軍隊馳往廈門,海軍派艦隊進入廈門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