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404章 鍾靈毓秀
    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地處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

    紹興歷史悠長,新石器時代中期,這裏就有人類活動(考古稱小黃山文化),距今已有約9000年曆史。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紹興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茅山,茅山因此更名爲“會稽”。

    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爲中心建立越國,成爲春秋列國之一。

    戰國,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並至浙江,越始“服朝於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督察各郡,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

    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今錢塘江以南仍爲會稽郡。

    三國,會稽郡隸屬於吳。

    西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於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爲國,稱會稽國。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復會稽郡,置東揚州。陳永定年間(557~559),會稽郡析山陰置會稽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爲吳州。大業三年(607),復爲會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會稽郡爲越州,置越州總管府,後改越州總管府爲越州都督府,隸屬於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廢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駐越州,,號越州爲東府。

    北宋,熙寧七年(1074),設兩浙東路駐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駐蹕越州,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下詔從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紹興,並升越州爲紹興府。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紹興府爲紹興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復置紹興府。

    清朝,設浙江省,紹興府隸屬寧紹臺道。宣統三年(1911),並山陰、會稽爲紹興縣。

    有個成語謂之鐘靈毓秀,意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優秀人物。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紹興恐怕是再恰當不過了。

    自古以來,留下的先賢和文人墨客的印跡可謂俯拾即是、斑駁可考。

    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的傳說,已經在這裏物化爲氣勢巍峨的大禹陵廟,供千百年來的人們瞻仰憑弔。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越王勾踐在這裏的臥薪嚐膽,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在逆境中奮發。

    還有與勾踐的故事聯繫在一起的美麗動人的西施姑娘,生於斯而葬於此。

    報國無門的大詩人陸游,在這裏的沈園邂逅初戀唐婉,寫下纏纏綿綿的詩章——《釵頭鳳》。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論衡》的著者王充、大器晚成的史學家章學誠、大書法家王羲之,在這裏也都有故事留下。

    至於近代,更謂名人輩出。

    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革命家,光復會創立者及領袖之一)、劉大白(詩人,文學史家,新詩開創者)、魯迅、馬寅初(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夏丏尊(文學家)、竺可楨(科學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范文瀾(歷史學家)、周.恩.來、朱自清(詩人、散文家)、俞平伯(詩人、作家、紅學家)、錢三強(核物理學家、袁雪芬(戲劇泰斗)……

    看這一長串薈萃的名人,紹興被譽近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罕有的羣星璀璨之地實至名歸。

    在地理上背靠大陸,被深厚的大陸文明底蘊滋養,又瀕臨沿海地區,兼具開放的氣息,毫無疑問,紹興這種獨特的地理壞境,使其成爲近代中國社會新思想的萌發地之一。

    1868年1月11日,公認的“學界泰斗”、“一代宗師”的蔡元培蔡先生,就出生在這歷史名城紹興(時爲紹興府山陰縣城筆飛弄)。

    蔡元培的乳名原本叫阿培,進私塾讀書後取名元培,字鶴卿,又改字仲申,別名鶴廎(qi

    g)。後來,他自號爲“民友”,原意是老百姓的朋友。這個名字還多少有點清高氣,認爲自己不同凡類。與民爲友者,當然不自認爲是“民”,而是親近、影響、教化人民的人。或許,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怎麼能叫“民友”呢?於是就改號爲孑民。因此。很多人都尊重的稱他爲“孑民先生”。

    蔡元培生在一個世代經商之家,只是屢遭挫折,如蔡元培在他的“自述”中所說:“我家明末由諸暨遷至山陰,我祖先有營木材業者,因遭同行人嫉妒,被斧砍傷,受傷後遂不復理木材業。自此祖又兩世,至我曾祖,行四。我曾祖之兄行三者,營綢緞業於廣東,因偷關被捕,將處極刑,家中營救,罄其所有,免於一死。”

    蔡元培的祖父經營典當業,是當地一家典當鋪的經理。因行事公正,又善經營,遂致家業漸漸興旺。其祖父生七子,蔡元培的父親爲長子;“三子好武,不知往終;居家六子,次子爲綢緞莊經理,長、五、七子分別爲錢莊經理,四子亦經營錢莊,只有六子讀書”。

    蔡元培有兄弟四人,姊妹三人,他是家裏的老二。說來奇怪,他們兄弟姊妹,排行佔單數的,長得像母親,面橢圓、膚白皙;排行佔雙數的,卻像父親,方臉、膚黃。蔡元培排行老二,長得就像父親的翻版。蔡元培的七個同胞兄妹中,後來有四個夭折,只有他和大哥、三弟活了下來,三人分別相差兩歲。

    長到6歲時,家境不錯的蔡元培,就開始在自家延請教書先生開設的私塾中讀書。

    古代教育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把教育分爲這樣幾個階段:

    0歲到3歲,爲“家學”時期,主要的任務是健康成長,還有基本生活常識和禮儀規範。

    4歲到6歲,爲蒙學時期。蒙學的主要任務有禮教和樂教兩部分。

    7歲到12歲,爲學館時期,主要任務是讀經,也有習字、練武等活動。6歲以前一般不讀經。讀經要“詳訓詁、明句讀”,是要詳細解釋的。

    13歲到20歲,爲官學時期,一般會去縣學、府學繼續學習,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解經,也包括琴棋書畫、詩詞文賦、經史子集等內容。

    而後21歲到35歲,這個時期學習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學習專業,如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政治軍事;還有一個任務,是行萬里路、交遊。這是古代教育裏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階段,也有爲出仕做官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