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天!夫君是個大反派 >第570章 過的個好壽
    閔冰瀾之妻,生子時不幸亡故。

    當年閔冰瀾人在滑州,回家才知噩耗,他這一世做得唯一一件忤逆父母之命的事,就是拒絕再娶。

    他和他的妻子識於稚拙,後結髮合巹,夫妻恩愛,只可惜妻子早逝,不能白首偕老。

    他這回往山東,情知一去經年,若不能功成而返,便決心埋骨異鄉。

    閔冰瀾不放心小兒,不是害怕小兒不得照顧,是擔心父兄的教導下,他的兒子也似幾個侄兒一般,眼裏只有功利,心中唯存權益,營營苟苟於仕場,渾渾噩噩於生途。

    山東若然事敗,還不知大衛社稷能否得保,如果有傾覆之災,閔冰瀾其實斷定他的父兄必會心繫榮華,很有可能幹出屈膝降遼的事,他的兒子,就算不可能效他,寧爲國祚獻身,但也絕對不能對敵國獻膝,所以閔冰瀾拜託晏遲,若有萬一,務必帶他的小兒遠走,寧爲鄉野草莽,也不做降臣遼奴。

    晏遲心中都少覺得震動。

    “我有時在想,閔冰瀾、辛遙之這樣的人是不是傻子,不求名利也就罷了,逍遙於林泉豈不自在?他們不是衛國的君主,卻寧爲衛國的國祚捨生忘死,這樣的大義真的有意義麼?即便大衛收復了失土,不再畏懼遼國,可羿姓之人,羿栩就不說了,羿標、羿杜,乃至於羿承昭、羿承央之輩,他們能爲明主賢君?他們不管是誰據坐龍椅,百姓都不可能得以安樂。”

    芳期拉着晏遲轉身,望向窗外:“現在羿栩執政,他並不是個明君賢主,或許不能讓所有百姓安居樂業,可晏郎看看,百姓們至少還有希望的不是麼?就算有的人掙扎於勞苦,可至少不用擔心淪爲奴役,我想閔君、辛郎,他們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們並不是爲了一姓賣命,他們維繫的不是羿姓國祚,他們想要捍衛的是華夏江山,晏郎應當不是想不通他們的心態,晏郎只是替他們不值,或者說得更準確的是,晏郎對他們心懷欽敬。”

    欽敬麼?

    晏遲看向市井,看向那條其實顯得狹窄許多的,更遠處的御街,他品度着欽敬二字,卻一言不發。

    極罕見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何想法,被芳期指出來,心裏仍是糊塗的。

    送閔冰瀾離開時,看着他一邊揮手一邊前行,沒回頭,月色燈影下影子在腳跟後頭拉得老長,他忽然就覺得心裏有點堵,想把人拉回來淋一鍋子解酒湯,告誡他大無必要陪着羿姓皇室走至窮途末路,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這數十載,各人只對各己的生命負責纔是正理,閔冰瀾你多大的心,竟然操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把你的小兒託付給個都不算相交的人?

    他們真的太癡太傻。

    晏遲指着底下,穿流不息的人,尚在燈火輝煌裏消耗享受的那些人,不僅是錦衣貴族,還有布衣平民,這麼多的人,有幾個甘爲這天下社稷把自己獻祭,他們醉生夢死,不是完全沒有預見禍殃將至,安幸不長,他們只是抱定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着,地陷下去有矮個兒填入的饒幸,他們不會感激閔冰瀾和辛遙之這類人的甘於奉獻,他們享受着蔭涼,卻從來沒有興趣去打問植樹的人究竟是誰。

    他指着,又懶得說。

    芳期把他的手按下來,抓着沒放開:“閔君和辛郎,還有許多的人,他們想維持的其實就是芸芸衆生的歌舞昇平,如果他們的竭盡心力,換來的是人人自危,是風聲鶴唳,是恐怖氣氛籠罩下的膽顫心驚,那他們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晏郎不需要爲他們打抱不平,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人生,我曾經聽明皎說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其實箇中的道理不深澀,無非就是,以己度人。”

    晏遲眼珠子一滑,嘴角再度挑起笑容:“與卿一席話,煩鬱頓消釋啊,王妃現在寬慰起人來,還真是功力見長了。”

    “晏郎過獎了,我功力並沒見長,只仗着跟晏郎越更熟悉的便宜,你的心思,我總比外人更能摸得透。”芳期也笑,還是很自得的笑。

    這晚他們從無情樓上下來,徐徐地回到清歡裏,那時月色已經注滿了芙渠,廊廡底下搖曳的燈火照撫着,情人椅上一雙相靠的鴛鴦枕。

    逮獲的刺客,這回由辛遠聲擔任使臣押送往遼國上京,晏遲並沒有出面替辛遠聲爭取這趟差使,而完全是羿栩的決定,他竟覺得辛遠聲生母畢竟仍是遼國的王妃,所以讓辛遠聲出使再度跟遼國談判成算更足,辛遠聲沒有半字推諱,他欣然承擔了這趟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的使命。

    轉眼就到了興國公的壽辰。

    既然只是招待親朋,湘王府理所當然未獲邀約,晏遲跟芳期也沒打算去送禮就是了,這日夫婦二人帶着嬋兒去看望了西樓居士,老人家最近身體不適,趙媛已經在西樓居住了有小半月,做着煎湯送藥的事,西樓居士也沒和趙媛多客套。

    天氣已經開始轉熱了,但西樓居士仍得穿着夾襖,不至於臥牀不起,但神色日漸憔悴。

    芳期私下間問趙媛:“姨祖母這症候,究竟要緊不要緊?我勸說她老人家讓晏郎替她診脈,她卻總是不肯……”

    “約是壽數到了吧。”趙媛神色有幾分黯淡,不過口吻尚算平靜:“居士心裏也清楚,但並不想讓三哥占斷吉凶,她說人生最大的趣味其實就在莫測,若預先知道了什麼時候長辭,接下來的時日就難有安樂了,不如一直存着期望,總歸還有些日子是愜意的。”

    自古艱難唯一死,這並不全然是諷刺的意味。

    長辭前,終歸有難捨的人和事,正如西樓居士,她或許早已期盼和丈夫和兒子泉下相見,但人世間,仍有她所牽絆的,死別仍會傷感。

    芳期沉默了半晌,才道:“這段時日,我也儘量抽時間多陪陪姨祖,阿媛若覺得姨祖不好了,也千萬記得使人告知我一聲,姨祖這一生,親朋雖多,卻難有幾個能在這時候時時陪伴身邊的,便是真到了壽數,也不能讓她最後之時,身邊太冷清。”

    “都說幼兒最能感知亡厄,我看嬋兒今日見到居士就喜笑顏開,全然沒有畏懼之狀,又覺得居士大不至於已近天壽,或許就是年紀大了,稍有小症候,康復得慢,精神難以恢復而已。”趙媛道。

    芳期只想但願如此吧。

    這天她原沒想着這麼早告辭,打算讓嬋兒多陪陪姜姨祖,不想剛剛喫完午飯,閔妃就尋來了西樓居。

    “出大事了!”閔妃滿腦門的汗,一見芳期就這樣說,儼然一副驚魂未定的模樣:“覃孺人一雙子女均中了毒!!!”

    芳期也被這晴天霹靂驚得不輕,瞠目許久才反應過來閔妃所說的“覃孺人一雙子女”這話,其實有一半不實,芳舒的兒子是太子,但這事沒幾個知情,閔妃所說的“子”,其實應當是淮王妃所生。

    可是女兒……

    薇兒怎會中毒?!

    “小閔細細說,情況究竟如何?”

    “覃孺人之子,年歲太弱,已經不治身亡,小郡主經太醫醫治,雖未傳出噩耗,但現在也是生死未卜!”

    芳期覺得兩眼直冒金星,脊樑上也不斷冒出冷汗來。

    晏遲這時過來,儼然也已經聽聞了此件大變故,他伸手摁着了芳期的肩。

    芳期才覺意識清明瞭不少。

    “普通的毒我可以解,現在就趕去興國公府,你先帶着嬋兒回去吧,等我的消息。”

    芳期看着晏遲。

    她不知道這件事故,是否也在晏遲預料之中。

    從西樓居到湘王府的一路之上,芳期才聽閔妃說清楚來龍去脈。

    閔家既爲興國公府的姻好,興國公過壽,自然會邀請汴王夫婦二人,閔妃雖說更願意接近芳舒,但總歸得照顧淮王妃的體面,所幸的是淮王妃今日一直拉着芳舒相伴身旁,妻妾之間如姐妹無異,閔妃不用刻意疏遠誰接近誰,她倒覺得興味盎然。

    而今日太后竟然也駕臨。

    當太后駕臨,無論是淮王妃還是芳舒都得陪在太后身邊助興,太后對淮王妃十分體諒,讓她自在去,淮王妃也不知怎麼想的,拉了芳舒同去“自在”,閔妃本就不大受太后待見了,也沒在那裏礙眼,不過太后開口留了兩個孩子在左近,淮王妃並沒拒絕。

    閔妃雖看出芳舒有些擔憂,但覺着薇兒還這樣小,不懂人事,太后總不至於爲難這樣的孩童,她還安慰了幾句芳舒不用焦慮。

    怎知道宴席還未正式開始,就傳出兩個孩子中毒的噩耗!!!

    “小郡王已經能用些糜粥了,說是服食的糜粥中投了毒,且小郡主的乳母突然不知所蹤,太后本欲重懲覃孺人的,不料小郡主也毒發,又因淮王力保覃孺人,太后這才作罷,不過篤定的仍是小郡主的奶母汪氏投毒……

    淮王妃數番暈死,覃孺人也是六神無主,竟然是司馬三郎穩定住局面,也不知他跟太后說了什麼話,太后……我是留意見的,太后兩番情態大不一樣,與司馬三郎見談後,竟像當真悲痛。”

    閔妃這樣說,她其實已經在懷疑今日這起中毒事件,必爲司馬太后主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