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明末兇兵 >第435章 以退爲進
    第435章以退爲進

    眼下朝中大臣們對鐵墨的意見非常大,能夠困住流寇李養純所部,這絕對是近年來爲數不多的成果了。可是鐵墨卻橫插一腳,私下裏把李養純給招安了,名聲全被鐵墨撈走了。

    成基命當即與錢謙益等人組織起了一次彈劾風波,這場風波近乎牽扯到了朝堂上的七成官員,絕對是崇禎當政以後最大的彈劾浪潮了。當日辰時,六部官員在成基命等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金鑾殿前的廣場上,朝會還未開始,便給人帶來一股莫大的壓力。百官要彈劾鐵墨,而且此次力度不同以往,此事崇禎是早就知道的,但他什麼都沒做,甚至連都沒提前跟侯世祿通通氣商量一下。官場上文武百官醞釀着一場沒有刀槍的戰爭,崇禎卻沉着眉頭,自顧自的想着心事。

    御書房內除了王承恩,旁人全被趕到外邊候着。朱由檢心中很清楚,這次百官彈劾鐵墨,肯定要鬧出個結果的,這次沒有個結果,恐怕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的。同樣,朱由檢對鐵墨也是有許多意見的,招安這麼大的事情,竟然說都不說一聲,在鐵墨眼裏到底還有沒有他朱由檢了?身爲臣子,私下招安,不向君王報備,實在膽大包天。招安也就罷了,那李養純所部也算是流寇裏邊的精銳了,搖身一變,全成了宣府的兵馬,實在是可惡至極。

    時至今日,朝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宣化府早已經是鐵墨一個人的天下,朝廷政令到了宣化府就是個屁,那裏的各級將領官員根本不理會朝廷,全聽鐵墨一個人的。身爲大明朝的皇帝,眼看着鐵墨手裏的勢力不斷膨脹,心裏終究是不滿意的。這種不滿,最後也波及到了侯世祿,因爲鐵墨能有今天,少不了侯世祿的提攜。正因爲如此,在明知百官要彈劾鐵墨的時候,朱由檢也沒有見侯世祿。

    朱由檢自認爲有理由生氣,可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宣化府變成這個樣子,與侯世祿的關係大麼?其實侯世祿還在宣府的時候,宣化府已經這個樣子了。朱由檢心中有氣,但也不想就此寒了鐵墨的信,不過必須借這個機會敲打下鐵墨纔行,讓他知道下誰纔是真正的大明之主。朱由檢有自己的想法,侯世祿同樣有自己的無奈。身在廣場上的侯世祿,看着大多數人不與自己爲伍,心中頗有些感嘆。

    羣臣將他當做異類,陛下也對他缺乏信任,身在朝堂,當真是艱難啊。宣化府的情況,侯世祿比朱由檢更清楚,還沒離開宣府的時候,就已經料到這種情況了。即使他侯世祿還當着宣府總兵,那又能如何呢?宣府李嘉盛、黑雲龍以及馬方那些人全跟鐵墨走的近,利益相關,鐵板一塊,這些事情不是朝廷調令能解決得了的。就算把李嘉盛那些人調離宣化府,但是利益還在,換其他人上去依舊改變不了局面。

    跟着鐵墨走喫香喝辣,跟着朝廷走喫糠拉稀,只要是人都知道跟誰走更好。這纔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啊,可是陛下就想不透。只要大明春秋鼎盛,一步步走向繁榮,所爲鐵板一塊的宣化府也鬧不出什麼事,所謂的鐵墨一黨也會漸漸分崩離析,可要是還這樣連軍餉都發不出來,邊軍的日子過得清苦,那晉北黨只會越來越強大。

    陛下總想着只要是大名的臣子,就該無怨無悔的效忠他這個陛下,這怎麼可能呢?人都是有私心的啊,都要養家餬口的,如果仁義道德管用,東林一黨爲何會變成今日之嘴臉?

    哎,鐵墨不能動的,真的動了鐵墨,那小子甩甩袖子回到晉北,那靠誰去剿匪?用他又在後邊給他整幺蛾子,這樣做真的好麼?侯世祿知道自己的話陛下不會聽,所以早早地讓人往遼東送了一封信,希望孫承宗能開解下朱由檢。晉北的問題,孫督師能看不到麼?如今晉北獨立朝廷,尾大不掉,乃是大明朝另一個心腹大患,這事孫督師比任何人都明白,可爲什麼他不說,也從來不提?是因爲他對鐵墨信任有加?當然不是,只因爲孫督師更懂得事情輕重緩急。

    晉北的問題已然存在,但鐵墨並無不臣之心,只要朝廷不逼迫,他就會老老實實的當晉北王,替朝廷守住晉北門戶,牽制蒙古各部以及遼東女真人。晉北的問題是可以慢慢解決的,以後有的時間可以坐下來談,根本不用急。但流寇以及遼東問題,那可是迫在眉睫,不盡快解決,會要了大明朝的命的。

    另一邊,文武百官聚在一起,而侯世祿身邊只有寥寥數人,顯得甚是淒涼。成基命淡淡的看了侯世祿一眼,神色微妙。突然,他走出人羣,來到了侯世祿面前,“侯尚書,你覺得今日朝議會是什麼結果呢?”

    “不知,但侯某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侯世祿也未生氣,一番話更是讓人啞口無言。侯世祿語氣中的譏諷之意又豈能聽不出來?可成基命只能當做不知。

    一些道理,成基命當然懂,大明有鐵墨那是幸事,此子崛起晉北,力扛蒙古各部,保宣化府再無戰事,更是在剿匪中屢立奇功。鐵墨是大明朝的功臣,這一點成基命是承認的,甚至心理也有些佩服鐵墨的,換一個人放到晉北那環境中,或許早就魂飛魄散了。可懂歸懂,越懂越是容不下鐵墨。

    鐵墨是大明之功臣,卻同樣是東林一派的掘墓人。當多福號成立,鐵墨帶着晉商南下時,雙方的矛盾就不可調和了,雙方是要爭利益的,誰也回不了頭。奶酪就那麼多,誰能喫下去是誰的本事。所以啊,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除掉鐵墨這個禍害。

    這次,就是個不錯的機會。成基命敢在這個時候組織起這麼一場彈劾風波,那也是有所倚仗的。鐵墨私下招安,可不僅僅是搶了袁崇煥等人的功勞,更是在陛下朱由檢心裏埋下了一根刺,陛下心裏不舒服,這個時候藉機發難,正是好機會。當然,成基命也不會指望着靠着這點事扳倒鐵墨,只要能把鐵墨手裏的權力收回來一些,那就夠了。

    扳倒鐵墨,那是個笑話,想要扳倒鐵墨,那你就得先想辦法幹翻晉北黨,那可是近十萬晉北邊軍,亦是邊軍精銳中的精銳。別說東林清流,便是集大明朝眼下所有的力量,也未必能把晉北黨給剿了。成基命有着更深的意圖,在給鐵墨製造點麻煩的同時,也能讓陛下與鐵墨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

    當王承恩站在臺階上喊着朝會開始時,羣臣陸陸續續的進了金鑾殿,不出意料,朝會一開始,以成基命、王洽爲首的羣臣便對三省總督鐵墨展開了暴風雨般的攻勢,雖然各種理由層出不窮,但全都揪着招安一事不放。成基命一直留意着侯世祿的反應,這個時候他希望侯世祿能站出來替鐵墨說話,這樣只能讓陛下心中的不滿更強,侯世祿似乎看透了成基命的心思,自從上了朝便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靜靜地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