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明國崛起 >第六十一章 公立教育
    府衙。

    知府李景茂,現在看着金陵剛發來的邸報欣喜不已。

    邸報中說,松江府搞了個福澤百姓的互助醫療體系,讓華亭縣很多百姓可以免費看病。

    這是一件值得提點的事情,金陵六部裏的這些大人們,在整個南直隸表彰了松江知府李景茂。

    這個表彰,可讓李景茂欣喜萬分。

    能讓金陵的上官表彰,就說明金陵城的諸位大人,還是把李景茂的功績看在眼睛裏了。

    如果李景茂可以再接再厲,再給自己的功勞簿上再添上幾筆,那李景茂可真是“升遷有望”了。

    想到這,李景茂就不禁想起了那個機靈的小子。

    要是那個機靈的小子能夠再提上幾個妙計,那李景茂可就真能去升職去金陵了。

    “報,知府大人。”

    “徐奕求見”

    一聽見徐奕的到來,李景茂有些喜不自勝,趕緊請徐奕進屋裏來。

    李景茂:“徐奕,這次找本知府又有何事呢”

    徐奕從袖中拿出了一份計劃書,上面寫着一份詳細的計劃。

    松江府公立教育體系

    一看到這幾個字,李景茂有些費解。

    李景茂:“這松江府公立教育,和松江府公立醫保,運行的方式是一樣的嗎”

    徐奕點了點頭,這松江府公立教育體系。

    雖然打着公立的名聲,但實際上還是老百姓自己出錢,只不過這個名頭是在衙門的頭上。

    李景茂:“這醫保體系,現在運行的不錯。若是這個公立教育體系能夠做起來,徐奕你可是有大功的,我可要好好地獎賞你。”

    徐奕將計劃書收回了袖子裏,緊接着跟李景茂談起了條件。

    徐奕:“這個教育計劃,不同於醫保,需要咱們衙門出些錢,大人您看如何呢”

    一聽這話,李景茂皺起了眉頭。

    讓衙門出些錢這李景茂可是一個愛財如命的人,雖然他還有點底線,沒有碰醫保計劃的錢。

    可要讓他自己再往外掏錢,這可就讓李景茂有些心疼了。

    但是,李景茂轉念一想,又想到了今天剛到的邸報。

    金陵的大人們,似乎很看好自己這個松江知府,要是能再做一兩樣大事出來,那自己不就升遷有望。

    李景茂此時,來來回回想了幾圈,終於打定了主意,便問道。

    “每個學生,得往裏貼多少銀子”

    徐奕不慌不忙的報出了一個數字。

    “一個學生,一年最少得一兩銀子的成本。”

    聽見這話,差點嚇了李景茂一跳。

    “一個學生一兩銀子,這華亭縣三十萬人,按照你的計劃,至少得有六萬適齡學生。”

    “每個人出一兩銀子,這一年就是六萬兩,我這松江府衙門裏,上哪裏給你找這六萬兩去。”

    知府李景茂說到這,不禁又開始心疼起來錢了,這六萬兩也不是個小數目,怎麼能說給就給呢。

    徐奕自然也想到了,這六萬兩,也不能讓知府李景茂一個人出了。

    “知府也不必擔心,這一兩銀子,知府衙門出四分之一即可。”

    “六萬兩,知府衙門也就出一萬五千兩。剩下的,我給學生補一萬五千兩。”

    “其他的,就由華亭縣百姓自行籌措。”

    “李知府,您看這樣,可以嗎”

    一聽這話,李景茂緊鎖的眉頭解開了。

    知府衙門只用出四分之一,這樣一來,壓力頓時少了很多。

    李景茂打算着,這個計劃無非是用錢來開路。能少拿點錢,換得松江府教育體系的成功,那也算是大功一件。

    等到松江府教育體系成功運行之後,金陵城的那些老傢伙們,必定還會嘉獎自己一番。

    這波交換,算起來李景茂並不虧本。

    李景茂:“這倒也可以,那就按照你說的做,從知府衙門的賬上劃撥銀子即可。”

    “每一個學生,知府衙門補助四分之一,只要能讓教育計劃運行下去即可。”

    “徐奕你就抓緊去辦吧。”

    李景茂這樣說,這松江府教育計劃,便是一路給徐奕開了綠燈,徐奕也就能開始做這個教育計劃了。

    謝過知府李景茂,徐奕趕緊坐馬車回到徐園,開始進行下一步計劃。

    ..

    李思遠算出了大概的費用。有了衙門的補助,建立松江府公立學校的壓力也就小多了。

    實際上,教育每個學生所花費的成本並沒有這麼多,徐奕已經給李景茂多報了許多預算了。

    松江府公立教育體系,開始行動。

    第二天,知府衙門就打出了告示。

    華亭縣開設公立教育,如果有希望子女上學,可以去知府處報名。

    目前,僅在華亭縣內招生,每學期500文錢的學費。

    此佈告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華亭縣引起了軒然大波。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讀一些書,能多學些東西,將來能夠憑藉自己的本事混口飯喫。

    華亭縣裏的私塾,哪個一年不要好幾兩銀子,讓普通人家根本無力負擔讓小孩子讀書的費用。

    現在知府大人知道百姓的難處,自己掏錢,補貼百姓的孩子,讓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學。

    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處,華亭縣的百姓自然是羣情洶涌,報名者數不勝數。

    知府衙門前,報名的人排成了十幾行隊伍。

    當時醫保登記的盛況,此時又在華亭縣重現。

    看來,大家都對孩子的教育很關注,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

    徐奕在路邊看着來報名的家長,發現了些許不對勁,這來報名的人數還是有些少的,整個華亭縣有二三十萬人。

    現在報名者的數量,和華亭縣適齡兒童的數量並不對等。

    看來,在這個嘉靖十九年的華亭縣,還是有許多人不想讓孩子接受教育。

    指望孩子長大了繼承家業的人,在華亭縣城區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至於華亭縣鄉下,那就應該更多了。

    孩子是最重要的勞動力,等到十五六歲就要幫助父母幹活,哪裏有時間去讀書呢

    想到這,徐奕並不看好在松江府鄉下,推行公立教育的前景。

    大部分人農民,養孩子,只想要更多的勞動力罷了。

    至於交錢讀書這回事,對於這些淳樸又無知的鄉下人來說,無異於癡人夢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