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武道龍吟 >第三百二十八章 避水門
    晨風颯颯,霧散露消。

    李石鐵三春持槍而立,傲視衆人。

    楚中命人將楚將擡下,令其好生將養,轉身怒視李石。

    “鐵三春可惜,我從未聽過你這號人物,想來必是不入流之輩”

    李石鐵三春卻只是冷笑,也不言語。

    楚中望着李石鐵三春,他還是想不通。

    “你,真的是鐵三春”

    楚中試探性地問道。

    “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鐵三春是也”

    楚中見他話語氣、模樣,的確與李石判若兩人,可越是如此,他便越是不解。

    “那你可認得李石”

    楚中還不死心。

    李石鐵三春低頭沉吟半晌,似在努力思索,而後道:“不認得”

    恰巧此時,楚瑩來至楚中身邊,低聲道:“爹爹,我前些年偶然看到一本志異錄,裏面有過一段記載,有一人,姓王名五,上山打獵,爲老虎傷,歸家見其妻子,竟不識,只道己乃南陽村人氏,姓李名六,舉止作態果與王五大不同,一覺醒來,卻已忘李六等事,仍復往常,時人稱奇,後有人至南陽村,村人都,李六確有其人,只是已作古多年了,想來今日李石之症狀,與那王五定是一般無二”罷,便自行退下了。

    楚中手捋鬚髯,默默點頭,心道:“現在站在我面前的,已不是李石,我需得先盤問盤問他,探探他的底細”

    計議已定,楚中面上轉怒爲常,衝其遙遙作揖,道:“壯士,有禮了”

    李石鐵三春

    瞥他一眼,猶豫片刻,不願自失禮數,亦回禮。

    楚中長鬚飄飄,呵呵笑道:“閣下自號北疆槍神鐵三春”

    李石鐵三春道:“正是”

    楚中道:“鄙人見識淺薄,才疏學淺,不聞世上還有閣下這等英武人物,請恕在下眼拙”

    李石鐵三春一見,雖不知他用意爲何,卻也自謙道:“虛名而已,無需在意”

    楚中又道:“不知高人師出何門在何門派也讓在下長長見識”

    李石鐵三春心下了然,知道對方是想探自己的底細,又一想,自己也無需隱瞞,出來震懾震懾對方也好。

    想畢,便道:“吾師外號一線,乃世外雲遊散人,吾乃北疆避水門的三公子”

    “北疆避水門”楚中低頭沉吟,思緒萬千,這北疆避水門他倒是聽過,那可是與浮生門同樣神祕莫測的江湖門派,人們只知避水門門主姓鐵,卻從未有人親眼見過,傳聞是在北疆極北大荒原之中,那裏終年白雪不化,萬里莽原,北疆人心齊,外人根本不得入內,更別提到過避水門,所以,避水門的人與江湖人打交道,從來都是主動上門,若是有避水門人邀請,切記千萬不能前往,因爲向來都是有命去,無命歸。

    想到這裏,楚中再細細打量這人,見他一杆大槍斜立,單單站在那裏,便給人帶來無盡威嚴,而且江湖傳聞,避水門人個個武功高強,若是放在中原任何一個門派,都是長老客卿的水準,只是避水門門規森嚴,門人不得隨意踏足江湖,而且收徒標準極其嚴苛,一入避水門,便要立誓永不得背叛,若有背叛者,下場悽慘不,還會連累許多無辜之人。

    所以,避水門幾百年以來,也只出過一個叛門而逃的人,江湖傳聞,那叛逃的人便是避水門門主的三兒子,他的名字便槳鐵三春”。

    那時,這件事甚至淪爲江湖笑柄,不亞於人們對“石蓋嬌雲,月入直這四個武林新出豪傑的談論。

    試想一下,一個自詡門規森嚴的門派,第一個觸犯的人卻是門主的親生兒子,這簡直是門派的恥辱,是避水門門主的恥辱。

    那時,江湖人對於避水門這個神祕莫測的門派並不瞭解,從來也不見避水門人行走江湖,正所謂“不知者不畏”,人們無所顧忌,街頭巷尾,茶餘飯後,句句不離這個飄忽無跡的避水門,武林門派大多抱着看樂子的想法,只想看看這個避水門會如何處理,更想見識見識這個避水門的手段。

    不想,這個一向不煙不火,好似置身武林之外的門派,卻用行動告訴世人,他只是隱身於武林中,就如一片黃葉,靜靜地浮在水面上,看似毫不起眼,可只要這片江湖泛起一絲漣漪,它便會隨波而動。

    第一日,近百戶人家,數十個宗派,一夜之間,慘遭滅門,兇手行動乾脆利落,不留絲毫痕跡,江湖爲之駭然。

    第二日,又有近百戶人家,數十個宗門被滅,仍是一夜之間,兇手不知,不留痕跡。

    第三日,官府出動,官兵日夜巡邏把守,那一夜,人們耳邊只聽喊殺聲,有膽大者,趴在窗臺向外張望,也只見刀光劍影,刺人二目。

    第四日清晨,人們出街,發現遍地的死屍,都是官府官兵,除此之外,並無一具兇手屍體。

    官府震怒,第四日夜,官府加派人手,另增派衆多官府高手以及自江湖各門派中重金招募來的高手,那一夜,戰鬥異常激烈。

    第五日,人們出街,仍與昨日相同,遍地死屍,血流成河,染紅街面,腥氣數月不散。

    經此一役,避水門成爲江湖中人人談之色變的存在,江湖各大門派更是枕戈待旦,人人自危,以防招惹禍事。

    後來,人們發現,看似無故死的實則都是那些曾私下裏談論避水門之事的人,人們心下了然,遂對避水門之事緘口不言,若有人與他們主動交談,他們都會趕忙跑開,生怕聽到避水門這三個字,江湖各門派也是心驚非常,尤其是一些勢力不大的門派,整日裏提心吊膽,生怕閉上眼便一覺不醒,再也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更是嚴令門下子弟禁止提及“避水門”三字,若有無意提起者,即刻逐出師門,以免連累他人。

    可避水門行事雖凌厲非常,鐵血無情,卻也並非濫殺無辜之徒,數月過去,江湖中關於避水門之事再無半點流言,也便再未出現死人事件。

    可避水門卻也因疵罪了官府,朝廷對武林之事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江湖再亂,武林再亂,只要情況尚在他們能夠掌控的範圍內,他們便不會干涉武林諸事,由之任之,只因朝廷既管理下事,也需要武林中各大門派之間互相爭鬥,互相制衡,這些門派若是整日裏勾心鬥角,便也再無餘力威脅朝廷,朝廷便也得安穩清閒,當然,對於一些禍亂江湖,禍亂百姓的江洋大盜,朝廷向來也是不餘遺力,極力捕殺,對於一些名滿下,武藝高絕的江湖俠客,朝廷也願重金聘用,爲己所用,現如今,朝廷中幾位御前侍衛,其前身都曾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大俠客,也曾是各大門派極力競爭的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過膩了江湖漂泊的生活,正巧朝廷有意招募,便找了這個樹茂冠大好乘涼的絕佳去處,由此看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句話,確是不假,而江湖成名,再入帝王家,倒也成了一條不錯的道路。

    只不過,有人醉心廟堂,有人癡心武林,各大門派中的頂尖高手,仍是不容覷,他們只是不願與朝廷作對罷了,“高手在民間”,的便是這些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輩子只求武道巔峯,而這些人在門派之中大多都是長老客卿的人物,享門派供奉,地位絕高,也更自由,做許多事也更方便,更少顧忌,

    加之高手性格大多孤僻怪異,本就不適合廟堂之上那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生活,似江湖這般強者爲尊,一言不合便殺饒快意日子,才更適合他們。

    所以他們便多入身門派,爲門派效力,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可這次在江湖中橫空出世的避水門,卻已是大大地出乎朝廷的意料,更是早已超出他們的掌控,朝廷向來不會容許這樣的勢力存在,的簡單些,朝廷不會容許任何一個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勢力存在,不論這個勢力對自己是否有敵意。

    而解決一個隱患最好的方法便是將其剷除、滅殺,幾百年來,朝廷都是這樣解決對自己的威脅,或明或暗,不論江湖,還是其他。

    所以,朝廷很快集結部隊,將軍領兵,並附上衆多大內高手,征剿北疆避水門。

    可這支部隊剛剛進入北疆,便遇上大風雪,在那萬里莽原之中迷失了方向,東轉西轉,足足走了一個月,最後還是在一個當地饒指引下,方纔走出北疆,回到朝廷,此時,人數已損失近一半。

    連人還沒見到,便已損兵折將,皇帝聞聽震怒,畢竟皇家威嚴,高不可犯,皇帝下令,斬首帶隊大將,另派一萬軍隊,由徵北大將軍率領,定於初三日起身,誓要剷平避水門。

    可就在軍隊開拔前幾日,宮中太后忽然召見皇帝,旁人不知他們了些什麼,只知第二日皇帝便下令征剿軍隊行程暫緩,然後,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這一下,江湖爲之震動,衆紛紜,可不論人們如何猜測,避水門還在,只是行事更加隱蔽,更加神祕莫測。

    楚中回過神來,沉聲道:“你就是那個北疆避水門的鐵三春”

    李石鐵三春朗聲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