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晉末多少事 >第417章 爲何而學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晉末多少事 熱門小說吧”查找最新章節

    學童們聽不懂不要緊,他們以後也會慢慢理解杜英的意思。

    而現在杜英這門課,可不只是上給這些學童們聽的。

    羅含等人,都陷入思索。

    顯然他們也曾經擡頭仰望華夏文明歷史上的璀璨星河,仰望着那一個個聖賢古人的身影,並且渴望着成爲他們。

    可是腳下的路走着走着,就覺得自己已經逐漸背離了聖人的諄諄教誨,距離那片星空也越來越遠。

    殊不知,自己想要追逐其中一顆星星,是何其的遙遠而困難,但是如果自己能夠將衆多星辰的璀璨都融爲己用,探索其是否能夠在此世行得通,探索是否還有更多可變通之處,那麼自己不知不覺的也會成爲這個時代那一片星空中的一顆星辰。

    和先賢們一樣,照耀着無數後來人的道路。

    有些想法,不試一試,又如何知道合適不合適

    有些觀點,不改進一下,又如何能夠滿足現在的需要

    聖人或許無錯,只是聖人也算不到千百年後的今天,因此有所變通,也是應該的。

    孔聖人的“有教無類”,本身不就是一種變通麼

    “此所謂何爲求學。”杜英微笑着說道,“那麼,又爲何而學”

    之前的那個問題或許太過高深,讓學童們聽得暈頭轉向,但是現在這個問題倒還是能夠聽的明白,當即就有人站起來說道

    “爲家族、爲關中盟而學,掌握了聖賢之論,日後就不會有人能夠欺負我們了”

    又有人站出來說道“當爲驅除胡人而學,我家幾位兄長而今都在軍中。長大後,餘亦願爲盟主前驅”

    圍觀的衆人此時已經從剛纔的思索中回過神來,爲之動容。

    這些孩子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樣去學習,但是他們很清楚自己爲什麼要學習。

    學習了知識,自己就可以變得強大,那樣別人就不會欺負自己。

    曾經騎在頭上作威作福的胡人,又算得了什麼

    羅含連連點頭,笑容收都收不住。

    孺子可教也

    自己收來的這一批學生,看來素質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思想理念上能夠和盟主,以及和他們的祭酒保持一致。

    不過衆多聲音之後,還是夾雜着一個小小的聲音“應當爲家財萬貫、富可敵國而讀書。”

    杜英本來就在全神貫注聽着這些聲音,聽到這個之後,不由得一笑,沒想到這個時代也有“向錢看”的。

    年紀輕輕,三觀就已經跑偏了。

    他當即伸手點了點那個小孩“你是誰家的孩子”

    杜英仍帶着笑容,和藹可親,所以那孩子也沒有害怕,當即挺直腰桿說道“學生全雲。”

    杜英反應過來,全家在長安城南有一脈偏房,相傳是當年東南全氏後裔,也有過全琮等主持朝政大局的人物出現過,不過執掌的卻是東吳的朝局。

    後來東吳舉國歸降,全氏也隨之北上,星散各地。

    這一路偏房,人丁不旺,歸附於蔣氏麾下。

    杜英當即擡頭看向蔣安,蔣安有些惶恐的站起來,全家的孩子畢竟也是他們蔣氏選送過來的。

    這孩子要是說錯了話,那也是蔣家的責任。

    不過杜英並沒有責罰全雲的意思,反而接着問道“爲何要家財萬貫呢”

    全雲思考了一下,用稚嫩的聲音回答“家父常說,全家一門,本不擅長爭權奪利,又添爲盟主馬前卒,意欲出頭,則只能寄希望於錢財,若全氏能以經商致富、家財萬貫,那麼亦然爲盟主之助力。”

    杜英怔了一下,旋即大笑道“好,說得好”

    以商爲憑,躋身而上。

    全家也算是有商業頭腦、另闢蹊徑了。

    “改日讓這娃娃的爹來見我。”杜英吩咐一句,卻是向蔣安說的。

    盟中現在各式各樣的人才的確不少,但是大多數人擅長的還是舊有的管理模式,重農輕商、以道義爲治理之憑據。

    杜英之前就曾經藉助關中盟成立的機會約法三章,藉機推行晉律。

    之後杜英雖然在盟中開設商鋪,但是顯然這些商鋪貿易之好處,都沒有受到盟中真正的重視,而且盟裏也的確缺少能夠在這上面管理的人才。

    不是有沒有經驗和才能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這個意識的問題。

    所以杜英之前還是很盼望着謝家的謝常等人能夠前來,謝家產業入駐,自然也就代表着一大羣擁有相關經驗的人才入駐,說不定便可以帶動着整個關中盟的商貿發展。

    不過謝家的人,就目前而言終究還是外人。

    若是盟中就有這樣的人才,豈不是更好

    蔣安見盟主並沒有生氣,也輕輕鬆了一口氣,趕忙答應。

    杜英則徑直走回前面,朗聲說道“人各有志,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爲何而學,這很好,餘也期望你們能夠牢記今日所說,砥礪前行,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夢想歸夢想,人生在世,既然捧起了書本,那麼在獲得古人學問的同時,自然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因爲你們不再是愚夫愚婦,而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

    天下雖大,九州雖闊,可是能夠讀書的人又有幾多大多數人碌碌無爲,而只有少數捧起書本、掌握知識的人,才能肩負攪動風雲、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的責任”

    擲地有聲,學童們或許只是覺得盟主所言,慷慨激昂。

    可是郗超等人,神情各異。

    有的或許覺得杜英這吹牛吹大了,而有的卻覺得杜盟主所言,方纔是我輩寒窗苦讀的真正理想和追求。

    只可惜五年、十年之後,甚至半生之後,此時突然警醒,回頭望之,已經背離了真正的理想和責任太久。

    羅含此時霍然起身“敢問杜盟主,應當爲何而學”

    老爺子看上去有些激動,顯然他從杜英的話中有所領悟,但是又覺得杜英的話有些虛無誇大,好像什麼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此時,羅含恍然想起來,杜英昨日好像說要給關中書院留下些什麼,難道他還有話爲說

    所以羅含直接站出來,發出如此一問。

    杜英不由得一笑,雖然事先沒有串通好,但是老爺子捧哏的意識還是不錯的。

    不過以後也得小心,這一次是自己本來就有比要裝。

    萬一下一次的時候沒有呢,那豈不是翻車了

    他當即慨然說道“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晉末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