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盛唐不遺憾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李安與陳龍等人一邊繼續逛街,一邊隨口喫着手裏的鍋盔,街道上的路人,也有不少喫着鍋盔的,這是一種好喫且廉價的小飾品,是窮人的最愛。

    因爲街道上有牲畜來來往往的,所以,難免會有牲畜的糞便,衛生方面真的不敢恭維,但大唐的百姓早就熟悉了這一切,並不會覺得噁心,而且,牛馬驢的糞便都是乾的,味道並不大,似乎一點也不會影響人們喫小喫的心情。

    當然了,街道上也是有專門負責清理糞便的工作人員,他們幹這活是沒有報酬的,因爲這些糞便都是上好的肥料,都得到肥料了,那還有什麼理由要錢呢?反正願意免費乾的一大堆,你不幹自然有別人搶着幹。

    自從李安一出門開始,益州刺史麾下的人,就已經悄悄的跟着李安了,並立即派人回去彙報,告訴益州刺史,李安離開春光樓了。

    “哦,李侍郎去大街上喫鍋盔?幾文錢一個的鍋盔?”

    益州刺史驚訝道。

    “可不是麼,一口氣買了四個呢?與幾個護衛分着吃了。”

    屬下開口說道。

    “李侍郎居然喜歡喫鍋盔,鍋盔有什麼好喫的。”

    益州刺史說着,讓屬下去告訴節帥,然後,他自己先微服去大街上了,準備與李安來個偶遇。

    鍋盔的個頭很大,雖然李安手裏拿着一整個,但肯定是喫不完的,若是把這一個完整的大鍋盔喫完,估計一整天都不會再有任何胃口了,隨便喫幾口感受一下味道就可以了。

    大部分路人也都是喫一小塊就把剩下的收起來,等餓了之後再喫,沒有人能把整個鍋盔全部喫下去,這裏的鍋盔個頭很大,沒有人的肚子能盛這麼多。

    “陳龍,你覺得這個鍋盔味道如何?比京城的鍋盔好還是不好?”

    李安將手裏的鍋盔收起來,交給身後的護衛,並開口問道。

    陳龍點頭道:“味道很香,還不錯,不過,咱京城的鍋盔也不差,咱京城的西和鍋盔一點也不比這個差。”

    這個西和鍋盔,李安也是喫過的,味道確實不錯,而這種美味還有多個有意思的傳說,首先,相傳,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常年征戰,糧草易間斷,成千上萬的士卒飯不能食,力不能足。

    無奈,一軍士無意將面壓入頭盔,置於火上,烤之少許,烙成了一餅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餅者,邊薄,心厚、表面者鼓、能應當務之飢,亦能久存不壞,衆人青睞受讚賞不已,因像頭盔,於是就叫鍋盔。

    還有一個傳說,說諸葛亮凱旋博望,歸回新野,命雲長駐紮把守營地,適逢氣候乾燥,田地久旱,馬困兵乏,糧草先行,怎麼辦呢?爲穩軍心,諸葛亮手捋鬍鬚,低頭片刻,便計上眉頭,立即書信一封,多用乾麪,摻水少許,和成硬塊,大鍋炕幹,得食爲盔,以響軍士,關羽得到捷報,照之以做,果然渡過難關,立下了大功。從此,鍋盔便成爲軍糧的必備之本,更成爲一段流傳的佳話。

    西和鍋盔的製作也是及其講究技術的,其設備是靠上下兩面均勻加熱的吊爐來上烤下烙,如此的操作,其特點有整體升溫,受熱均勻的效果,即使內部熟透,外部也不致於發焦,火色重者,黃裏透棕紅,火色輕者,白裏見乳黃,一刀切開,柔韌雪白,那酥軟程度猶如彈性很好海綿一般,噴香可口,美觀大方。

    有人又將烙鍋分爲三層。最上叫鱉蓋,中間叫火蓋,其下叫鑣,旁備設一烘鍋,烘鍋口內置一鐵網,烙前將三層鍋置於鍋圈上,在爐膛裏生些許香砟子炭火,待炭火着到七八成時,用夾剪將大炭火夾於火蓋之上,中號炭夾到烘鍋鍋膛裏,碎炭留在鑣底下,最後重新將三層鍋放到原處,即烙便可。

    此時,還要講究勤翻勤轉,俗稱三番二轉,烙到火色均勻,皮面微鼓,皮底呈金黃時即熟,鍋盔的用料也是及其精緻的,將小麥磨碎後提取其精粉,故而麪粉白而韌,所含蛋白質高,香味誘人食慾,可謂察之讓人垂涎三尺,食之使人貪得無厭,聞之讓人清香撲鼻。

    像這種鍋盔饃饃一般貯藏半個把月是不成問題的,它是出門外宿攜帶的好食品,又是親朋好友樸實的真情饋贈。因此,他很快地打出了市場,成爲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

    “你說的沒錯,西和鍋盔是很有特色,不過,我還是覺得這裏的鍋盔更好一點。”

    李安笑着說道。

    “哪有,我還是覺得西和鍋盔好,李侍郎一定是因爲第一次喫這裏的鍋盔,纔會覺得這裏更好的,其實也沒有那麼好。”

    陳龍開口說道。

    這話說的沒錯,也許李安真的是第一次喫蜀中的鍋盔,纔會覺得比關中的鍋盔好喫的,其實,味道都是差不多的,都非常的美味。

    “李侍郎,也許是我肚子喫飽了吧!所以,吃不出這個鍋盔的美味。”

    陳龍突然開口說道。

    他早起了一些,已經喫過早飯了,肚子裏並不是很餓,所以,喫鍋盔的時候,感受與李安是不同的,也只是隨意的吃了兩口就收起來了,而李安至少吃了四五口,品嚐到的味道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哦,原來你都喫過飯了,難怪。”

    李安笑了笑,覺得鍋盔很乾,喫過鍋盔至少也要喝點湯汁,也確實感覺到了一絲的口渴。

    “王婆豆腐,這個小店的人也很多,應該很好喫。”

    李安走到一處小店,看到裏面人多,便決定進去嚐嚐味道,有時候想要找到一種食物是不是好喫,只需要看有多少人排隊購買就行了,排隊購買的人越多,食物的味道就應該越好,這是最方便最好的一種的判斷方式。

    從這道食物的名字,就能看出這應該是一個老婆婆發明的

    ,而王字又似乎說明這個老婆婆姓王,或者她的丈夫姓王。

    “李侍郎,反正我是喫不下去了。”

    陳龍已經沒有食慾了,開口說道。

    李安點頭道:“那好,我進去,你就在附近隨便轉轉吧!”說完走進了小店。

    這個王婆豆腐李安從未聽過,於是剛進店,便問候一名正在等待的客人,大體瞭解了王婆豆腐的情況。

    原來王婆豆腐是王婆的丈夫發明的,她本人也並不姓王,但她的丈夫去世太早,整個店鋪都是她在操持,所以,也沒有人在意這道菜是誰發明的,人們更在意的是王婆這個人,於是很輕易的就給這道菜起了這個名字。

    這道菜色澤淡黃,豆腐軟嫩而有光澤、其味麻、辣、酥、香、嫩、鮮、燙,豆腐表面蓋有一層淡紅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內的熱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熱喫滋味更佳,花椒麪也撲鼻。在數九寒冬季節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