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革清 >第380章 禮部新氣象(十六)
    河南陰曆六月底的天空素來晴朗,而此時既沒有工業霧霾,更沒有燒麥秸的煙霧,烏爾班將軍卻覺得頭頂上彷彿透明的晴空陰鬱的宛如暴雨前的陰暗。

    得知華夏軍竟然奪取了堅固的內部營壘,烏爾班將軍的鬥志還沒有消退。隨即得知華夏軍進攻的部隊大軍壓上,烏爾班將軍同樣勉強鎮定着心神詢問局面如何。

    等他騎着馬跑到前線,看到華夏軍以清軍最熟悉的平推陣列,在火炮的轟擊下不急不緩的排着橫隊壓上之時,烏爾班將軍心中猛然生出絕望來。

    如果清軍此時壁壘完備,華夏軍的正功會被有效的抵擋在戰壕之外。如果華夏軍此時如之前那兩支亡命徒般的部隊一樣繼續突擊,烏爾班將軍還能以優勢兵力實施近戰。

    然而當下清軍內部有佔領了堅固營壘的華夏軍突擊部隊,外面有整齊壓上的華夏軍正功軍隊。清軍兵力雖然佔據優勢,卻已經陷入捉襟見肘的局面。

    如果用數倍兵力看守住內部的華夏軍,就只能以優勢非常有限的兵力應付華夏軍正功部隊。烏爾班將軍當然可以認爲,此時清軍還佔據優勢。可騙別人可以,騙自己可難的很。烏爾班將軍知道華夏軍在排槍對射中的實力。

    可當下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便是知道不成,烏爾班將軍還是下令一部分清軍圍住核心營壘內的華夏軍,其他軍隊依託塹壕與華夏軍作戰。

    此時清軍倒是沒有驚慌,或者說清軍將令們還不算慌張。畢竟麼,此時他們還有塹壕可以利用呢。之前就曾經用塹壕與華夏軍打的有來有往。

    可事情卻和他們想的不同,華夏軍這邊的射擊密度大大高過清軍。而火炮更是向清軍陣地內猛烈射擊。

    清軍將令們還有戰意,可士兵們卻有些蔫了。他們所在塹壕裏,在炮擊空隙纔開始射擊。

    這樣的射擊並沒有能擋住華夏軍前進的腳步,當華夏軍在更近的距離上開始射擊之時,準確度高了好幾倍。

    當華夏軍擲彈兵將手雷扔進清軍塹壕之後,清軍也管不了軍官的命令,沒有死傷的扭過身就爬上塹壕靠內的一邊,向着第二道塹壕逃竄。

    華夏軍此次可不敢大意,佔領了第一道塹壕之後仔細檢查,確定那些藏兵洞內沒有清軍,纔開始繼續進攻。

    三個師三面包圍,不急不慢的擠壓着清軍的兵線。不過半個小時,就將清軍從第二道塹壕內攆了出去,攆到了第三道塹壕內。

    華夏軍的好消息就是清軍的壞消息,這邊不斷有丟掉陣地的噩耗傳來。那些紅衣大炮因爲移動不便,紛紛落入華夏軍手裏。指揮戰鬥的清軍軍官們傷亡也很大,當守備,都統,乃至於副將傷亡的消息傳到了烏爾班將軍這邊。烏爾班無比痛恨自己爲何不果斷的在華夏軍逼近之時就選擇撤兵。

    如果第三條戰壕再守不住,清軍就真的陷入絕境了。烏爾班將軍當即下令,“命親軍爲首,向西衝殺,殺出一個口子,讓大夥衝出去!”

    清軍此時陣地上雖然一片大亂,還沒到崩潰的局面。將令們聽到消息,也知道這陣地已經守不住。雖然萬分無奈,卻也只能選擇突圍。

    華夏軍之前採取的就是圍三缺一的圍攻模式,雖然兵力只有清軍的三分之一,但是華夏軍就有這樣的氣概。不過留出來的缺口卻是東邊的缺口。

    因爲清軍若是東逃,定然不可能逃出包圍圈就轉回去向西,他們定然會繼續往東逃走。在東邊等着清軍的乃是華夏軍另外一個軍的部隊。

    烏爾班雖然不太清楚華夏軍的佈置,卻也知道決不能往留出來的東邊缺口走。道理麼,很簡單。敵人定然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方案。對於清軍來說,即便是突圍,也是向着西邊突圍,一路敗退回虎牢關最合適。

    最終還是要西逃,向東跑,最終只會讓一股敗軍變成了四處亂竄的散兵。一旦部隊徹底跑散,便是沒有敵軍追趕,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別想收攏。

    殘酷的突圍戰隨即在清軍與華夏軍之間爆發。

    在華夏軍看來,一隊衣甲鮮明的清軍率先衝了過來。那衣服挺熟悉,華夏軍早期給部隊裝備的就是從八旗那邊繳獲的棉甲。經過捶打的棉花上釘上銅釘,面對弓箭以及早期火繩槍,有相當不錯的防護力。所以當華夏軍能夠展開大規模野戰之時,第一排的部隊就穿這個。

    不過時代早就變了。華夏軍此時的軍服用了不少皮革兜子,皮革兜子裏面插上鋼板,被稱爲‘防禦背心’。因爲皮革兜子呈現出一種馬甲的模樣,在山東與河南,這玩意也叫背心。

    眼見敵人來的是八旗精銳,啥也不用說了,火槍招呼。這票精銳沒過多久就被打的不剩幾個。

    然而精銳的作用未必僅僅是完成最艱難的行動,有這支精銳清軍帶頭,清軍們形成了一股突圍的隊列。便是打掉了這幫在最前面的清軍,後面的依舊向前衝鋒。更不用說,這幫清軍精銳們果然是精銳,便是死了,也是死在衝鋒的道路上。

    後面的清軍呼喊着,咒罵着,如同脫繮野馬,分成好幾路衝擊着華夏軍佔據的塹壕。甚至用手榴彈也只能稍微阻攔一下清軍的進攻勢頭。

    就在此時,華夏軍陣列突然讓開,露出了剛推上來的大炮。在這麼一個幾十米的距離,大炮根本不用射擊諸元。只要利用早就準備好的卡座卡位,把炮口水平向前就好。

    華夏軍的野戰部隊早就變了裝備,炮兵部隊統一配備十斤炮。之後十斤炮又改成了標準的120毫米口徑的鑄炮標準。

    直徑120毫米,也就是12釐米的炮彈呼嘯而出,最前排不管是人和盔甲,直接打穿,接連打穿好幾個人,甚至是打穿十個人之後,最後的倒黴鬼雖然沒有被打穿,卻因爲身體吸收了所有的動能,中彈的位置直接炸裂開來。

    清軍的突圍部隊中真的是血肉橫飛。每一發炮彈經過,整排的清軍被直接放倒。

    華夏軍根本不用瞄準,單純的開炮。射速到了一分鐘五法的水平。最初推上來了五門炮,很快後續的炮兵營三十六門炮推上來了二十一門。甚至不等清軍士氣衰竭,三分鐘內,二十一門炮就打出去三百多發炮彈。加上之前先到位的火炮打出去的差不多同樣數量的炮彈將清軍突圍的部隊打的屍橫遍地。

    數千曾經鮮活的生命倒在華夏軍面前。鮮血,殘肢碎塊,被打穿的人體,還有爆炸的人體組成了一片屍體鋪滿的修羅場。

    華夏軍最初沸騰的戰意都被這修羅場嚇的消散無蹤,至於靠後的清軍們已經慘叫着往回逃,連再扭頭看一眼這屍山血海的場面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