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第一狂士 >第833章:一朝言語刀鋒急、才堪棟樑、卻成小吏
    一秒記住【草莓小說網】,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個老羅正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裏幹私活呢。

    沈淵過去一看,好傢伙滿桌子擺得一行行都是閃亮的魚鉤。

    這老羅又是銼刀又是磨石,正把魚鉤打磨得尖利光滑,一隻只瑩瑩地放着光。

    一見到馬智敏來了,老羅卻是一愣。

    “有事找您……”馬智敏一屁股坐在老羅旁邊的椅子上笑着說道:“羅叔賞碗茶喝唄?”

    說着馬智敏還擺手讓煉心道人和沈淵、王瑞坐下。

    一看見他這麼隨意地跟老羅說話,沈淵就知道這倆人的關係還不錯。

    “帶這一大幫人來,你是有事兒啊……別動我魚鉤啊!”

    老羅起身離座,走到門邊朝外大喊了一句“上茶”,然後又帶着滿臉的疑惑走了回來。

    沈淵在旁邊看着這個老羅,就見他個子不高臉還挺長,一臉花白的鬍子,大概得有五十歲上下年紀。

    老羅說話聲音洪亮,大嗓門裏自帶着金屬迴音,雖然是個九品官員卻穿着一身舊棉襖,兩隻手上滿是粗厚骯髒的老繭。

    看這意思,他更像是個鄉村的老鐵匠,哪裏像是個官兒?

    再看他桌子上那些魚鉤,沈淵卻是心裏暗暗喫驚。

    若是單看某一個魚鉤,也不過就是打磨得極爲精緻、鋒利異常罷了。

    可若是把這些魚鉤擺到一起看,沈淵一眼就看出這些魚鉤的大小粗細,甚至連弧度和角度竟然全都一模一樣。

    “這份手藝,可真是難得!”

    沈淵心中暗道:“可惜這樣的人,卻因爲官場上的那一套玩兒不轉,結果卻弄到了這麼個地步!”

    這當口,馬智敏也跟老羅說清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當這個老頭聽說這件事和前天晚上水月禪林那件兇殺案有關,他的表情立刻就端正了許多。

    “既然有正事,那就別繞彎子了,”就見老羅看了看沈淵和煉心道人,向馬智敏說道:“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你儘管問!”

    “我想問問倭刀的事,”見到馬智敏向自己示意,沈淵也向着老羅一拱手問道:“這種兵刃您熟悉不?”

    “倒是略知之一二……你想問什麼?”

    老羅見到沈淵首先開口,知道這些人裏是以這個年輕人爲主,他也向沈淵回了禮。

    “像是倭刀或者類似倭刀的兵刃,現在都有誰還在使用?”

    沈淵向着老羅問道:“這個您知道嗎?”

    ……“那可多了,”就見老羅想了想之後隨口說道:“倭刀這種兵刃,傳到咱們中土可是時日已久。”

    “再早咱就不說了,從北宋那時開始倭刀就陸續傳入我國。

    因爲倭刀打造精良,裝飾精美,也是很多朝代我們和東瀛交易時的搶手貨。”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這是北宋那時候司馬光寫的詩,說得就是倭刀。”

    就見老羅說道:“但是由於倭刀打製不易,價值不菲,所以從古至今就是達官貴人佩戴的玩物,在戰陣上或是民間普通百姓手裏,倒是少有。”

    “江湖人也很少用?”

    聽到這裏沈淵又追問了一句,老羅立刻點了點頭說道:“沈先生所說的江湖人,可能就是民間的武者和鏢師盜匪之流吧?

    他們這些人是很少用這種刀的。”

    只見老羅說道:“然後到了我朝,倭刀開始在民間漸漸多了起來。”

    “主要是因爲東南倭寇大行,所以那些被我軍民打死的倭寇,他們手中的刀也有流落到民間的。”

    “只不過這些倭刀,通常都被人作爲收藏,用來砍人的時候倒是不多……”當他說到這裏時,沈淵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想了想之後問道:“既然如此,羅先生,咱們大明軍隊是不是也用過仿製的倭刀?”

    聽到這句話之後,就見老羅笑了笑道:“您說的那是戚繼光戚少保仿製的一批倭刀,我見過!”

    “那個時候戚少保因爲和倭寇作戰,感於倭寇手中長刀犀利,因此對倭寇的倭刀加以改良,曾經給他的戚家軍士兵做過一批。”

    “我還曾親眼見過,那是戚少保在萬曆十年鑄造的,上面的銘文刻着‘登州戚氏’。

    這種刀的長短和形制都和倭刀非常相似,但是仔細看還是能看出區別的。”

    只見老羅搖了搖頭說道:“和東瀛倭刀相比,戚少保做的長刀重心稍稍靠後,在把手和刀尖兩處也稍有差別。”

    “其實戚少保仿製的這種倭刀,倒也不是咱大明第一次。”

    只見老羅說道:“早在本朝洪武十三年,軍器局製作的各類刀中就有‘倭滾刀’,正德年間兵仗局也曾一次製作過倭腰刀一萬二千把,長柄倭滾刀二千把。”

    “您打聽這個,到底想問什麼?”

    等老羅說到這裏時,他好奇地看了看沈淵。

    這個年輕人對倭刀這麼感興趣,事無鉅細都要問個清楚,他的言行也引起了老羅的興趣。

    只見沈淵笑着說道:“羅先生有所不知,這次我們查的案子裏出現了倭刀的蹤跡。

    我們是想通過案件中涉及的人練習過倭刀術這件事,找到他的真實身份。”

    “所以倭刀和類似的刀都被什麼人使用過,這纔是我真正想問的。”

    ……老羅想了想之後,長嘆了一聲道:“早年間我大明仿製的倭刀,就是洪武年的那些。

    我也只看過‘兵仗局’的記錄。”

    “可是因爲年深日久,這些刀在軍武中和武庫裏早就沒了蹤影,我也沒見過實物,所以這些刀基本上不可能在這時候出現。”

    “然後離得最近的一次仿製,就是我剛纔說的戚少保仿的那一批,據說少保調任冀州後,也曾經把這種長刀引入了北方邊軍。”

    “不過這些刀都屬於軍械,即便是當兵的軍戶手裏還有,也不可能流入民間啊!”

    “至於民間用倭刀的就更少了,軍械和江湖兵刃不同,咱們大明的軍戶不許私自流動,即使是手中有軍械也只能在家裏放着,隨時準備長官查點檢驗。”

    “而民間所用的武器……”就見老羅想了想之後說道:“咱們大明在這方面有明確的律令。”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