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塔防戰略 > 213 新技術的運用與磨合
    C國科學院發現了章魚的身份,不過爲避免過強的目的性把人逼走了,暫時還沒決定怎麼從他那弄情報。

    科學院外面,最近各部門也是忙到腳不離地,特別是建築、工業、武器設計幾個部分,有一大羣人半個多月沒沾過牀鋪了。

    進展也足以讓人欣慰。

    新的超導體白魔導ZERO進入量產試生產階段,這個階段設備會跑完整個量產流程,根據情況會隨時停產對設備進行調整。

    全新鈉電池生產基地還早,不過已經有改造的電池廠也開始試生產,反正在確保能對抗怪獸前,這東西短期內不會面向商業鏈提供供應,幾百噸的日產量東拼西湊還能用一用。

    武器設計局早在這些東西準備量產時就拿到性能表,提前進入武器設計階段。

    已經投產的鈉電池,能量密度是現有高性能鋰電池4.2倍,八倍的版本還要等新工廠新生產鏈。

    對比大坨的氫燃料電池,固態電池更容易提高最終電流和電壓,因此4.2倍版本的性能提升雖然不大,但仍然比現有的一大串車隊帶一輛激光坦克的方案好。

    超導體問題解決後,電磁武器的能耗實際比激光小很多,因爲絕大部分能量最終並不會轉成動能,會隨着線路閉環流回電池組。

    具體電池承載能力,在武器設計時還沒有出來,設計局決定還是保守些,通過電容組給電池組提供能量回流的緩衝時間。

    最終的結果,由之前十幾輛車的大車隊,變成四輛車,電池車的重量被控制在五十噸以下,燃油發電車被徹底放棄。

    一輛電磁坦克配三輛電池車,雖然作戰前還是需要一定預備時間,但效率比大車隊好了不少。

    電磁坦克的部分,用一個十幾噸的電力系統,保證脫離車隊後還可以發射兩枚炮彈。

    口徑選用的是五十毫米,彈丸材料暫時沒辦法,不過造型可以“借鑑”遊戲裏的大口徑彈。

    遊戲裏的電磁彈彈體比較長,有刻紋。

    按理說阻力跟表面光滑度有關,有刻紋應該會增大阻力纔對,可實驗結果卻證明,確實能減少阻力。

    武器局也不想搞懂原理,那是物理和流體方面的事,他們只要知道這麼做能降低阻力就夠了。

    他們不知道,其實這個時候,流體研究所對相關外星知識有深度研讀的人的確能給出解釋:這是一種彈體的等離子化防禦措施,利用氣動加熱時讓一部分表層提前燒掉,形成等離子流以降低後半截受到的阻力。土球現有的材料很明顯跟該理論還有億些差距,所以他們根本沒提這個事。

    總之雖然跳過了一些理論環節,在量產超導線出來之前,武器局已經用老式的實驗電磁炮做了測試。

    等量產超導漆包線到位,武器局第一時間拉着車隊到指定廠家現場造炮,進行第二輪測試。

    科幻作品裏總喜歡把高能武器做成截面爲方的,經常會有炮體分成幾瓣的,好像這樣就更科幻。

    武器局告訴你,還是得往圓的造!

    當然可以浪費些材料把外殼做的方一點,但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可能會對武器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干擾。

    現在大家沒時間做大量的前期理論論證,按冷卻、保養等要求一折騰,最後就是個圓的。

    五十毫米的口徑,外徑足有二百二十毫米,加上隔熱包覆層更粗。

    白魔導ZERO理論超導溫度能超過攝氏零度,但實際量產出來是263K,既零下十度,這個溫度對現在的冷卻液系統並不難達到,但武器局考慮環境熱量、彈丸因技術問題在炮管內摩擦生熱導致部分超導體臨時失效甚至融化等因素,弄成了現在這樣。

    這麼粗的管子,還要足夠的長度來讓彈丸加速,最後弄出來更像是裝甲自走炮。

    其實仍然採用炮塔這個概念,而不是新式的卡車炮,也是考慮冷卻的結果,電磁炮不但炮管需要冷卻,整個電力系統都一樣,封閉的炮塔更容易控溫。

    通知電力局,拉着個移動變電站開始長距離火力測試。

    前面幾炮根本打不到東西,這都很正常,負責操作的戰士們沒用過電磁武器,武器局的人也不知道幾公里外電磁彈丸的彈道變化如何,射表需要不斷射擊喂出來。

    打了二十炮,終於有一炮蒙中五公里外的鋼製標靶。

    穿甲深度並不理想,只有幾百毫米,這與彈丸材料有關,但動能是實打實的,標靶未被完全穿透就要喫掉全部動能。彈丸鑽進鋼標靶的位置,出現了個巨大的凹坑,觀察發現變形瞬間產生的溫度,居然讓鋼標靶表面的鐵鏽都部分脫氧了!

    這樣的動能量,如果距離再近一點,能把敵對坦克本體都掀翻,不需要任何爆炸物。

    不過武器局的人對結果並不滿意,威力上並沒有對傳統火藥武器構成質變。

    沒辦法,實彈實驗繼續,他們跑去跟科學院的人想辦法。?

    辦法有兩個,增大電流和彈丸增重。

    增大電流很直白了,同樣的線圈,只要電流更大,彈丸出膛速度就會更快,但考慮到超高速受到的空氣阻力影響,在十公里二十公里外的受益就會非常差勁,可能電流提高十倍,着彈點的動能也只增加了百分之幾十,甚至都翻不了倍。

    彈丸增重則是反過來,降低初始速度,主要利用質量來攜載動能,因爲速度變低了,阻力損耗相對反而會比較少,十公里左右的打擊能力會提高很多!

    舉個例子,前者五百克彈丸,在某個距離上最終速度是三千米每秒;後者用兩千克彈丸,初速度不到三成,因爲路徑損耗稍小,末端速度也有兩千米每秒。兩者的最終動能比值則爲9:16,後者要高出七成以上。

    地表環境後者明顯在能量收益上更高,反過來如果放在大氣外或超高空空射環境,就只需要考慮前者。

    除了這兩種,還有增加線圈數量等效果差不多的,但代價是繼續加大武器本體重量,以坦克爲基礎的系統短期內無法支持這些方向的改進。

    一邊討論着,還找人進遊戲切割裏面的電磁彈,看看是否有密度差異。

    結果並沒有。

    不過居然有意外收穫。

    操作員們習慣性的遇到什麼問題,先問一嘴NPC,有個NPC就說了,電磁彈威力不理想,可以考慮氣體補償。

    繼續追問,居然拿到了一個概念簡圖。

    空氣阻力不止包含前方的摩擦力,後方尾部渦流是個低氣壓區,如果物體速度過高,尾渦氣壓會逼近真空,尾渦的吸力也是阻力的一部分。武器局使用紡錘體彈體能減少尾渦影響,但因爲速度過高,被前方彈體排開的氣體來不及迴流,影響仍然不小。

    氣體補償的概念,跟火箭概念差不多,目的卻完全不同。火箭是爲了提供推力,氣體補償只是補償尾渦和外部的壓力差,都不要求完全補償。

    實際操作更簡單了,在彈體後面鑽個洞,往裏面填塞固體燃料。

    一百多毫米長的電磁彈而言,需要通過的距離,和彈體長度的比例,比火箭穿過大氣層的比值還大,這個小洞還不能過分影響電磁性能,

    需要講究的不少,不過都是在火藥、火箭發展中已經解決了的問題,跟開發新型彈體的難度不在同一層級。

    氣體補償彈丸在當地廠子直接車出來,現場填藥,當場就弄出好幾個版本,讓試做車試射,不看什麼超算結果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影響還挺大,表現最好的一種固體燃料,就把末端動能提高了15%以上。

    這可是電磁彈丸的15%,相當於額外多一發88毫米實心炮彈的威力了。

    繼續在其他方面對彈丸做手教,有希望在不動電力和超導系統的情況下,讓五十毫米電磁炮,在十公里外打出坦克炮一公里的效果。

    而電力系統怎麼可能不動,隨着試做車實測數據增加,車載電力系統預計最少能去掉幾個百分點的冗餘重量,超導線圈方案也不用那麼保守,超導線再細一點不是不能接受。

    武器局一把手跟別的部門開會時已經把牛皮吹出來了,三個月內,要在十到十二公里距離上,達到現有120毫米坦克炮出膛動能的五倍,等八倍能量密度的鈉電池出來,這個數值還能繼續推高!

    有這樣的威力,就算再飛十公里,應該也能打得動怪獸,但距離的增加,卻可以避免攻擊單位遭受某些怪獸技能打擊,只要能保障持續發射能力,已經具備實戰意義。

    其實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就現在測試車的打擊性能,用來打人類自己的地面單位,誇一句陸戰之王也是實至名歸。

    可不管新科技的應用與磨合有多少困難,怪獸還在按它們的步子行動着。

    接下來會是真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