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塔防戰略 > 255 太空發展新階段(三)
    十月十二日,緊張的發射、對接、設備檢查陸續完成,最後一批人員抵達,未來空間站進入新階段。

    全部二十一人和七臺智人機器人分成兩組,姑且稱其爲冶金組和鍊金組。

    冶金組主要負責開發者一號小行星的拆解、冶煉,以及各種資源的分類重組等作業。

    冶金組使用的設備,都是在死亡權杖入軌後,一點點加入空間站的,產能很爛,一天大概能產出五噸鋼,等更熟悉真空加工體系後,或許也會逐漸變成零重力加工系統生產。

    別看產能低到這個程度,一整個系列的成本,甚至超過地面上一個千萬噸級冶金企業的全部設備!

    鍊金組則使用零重力加工設備,對地面來的部分原料進行小產能的冶煉,然後將它們打包投回地表。

    冶金組的任務更復雜,有很多難題需要天地協同解決,但此時此刻的重點反而是鍊金組。

    經過前面幾個月的在舊空間站進行的小實驗,C國在鈉電池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中也獲得了很多來自西中洲科學系統的幫助。

    獲得突破的是一種被土球叫做十六倍體的鈉電池觸點,前期太空實驗證明,這種觸點原料只有在零重力環境下生產,才能達到量產所需的良品率要求。

    所謂十六倍體,就是早前對現有鋰電池體系的能量密度對比度,形成的量化體系,意味着能量密度比現在已經開始量產的四倍體、八倍體,還要再翻番。

    普通人不太敏感,不明白十六倍體的意義,實際上這東西單位重量下的能量密度,已經大於同等重量TNT爆炸所釋放的能量了!

    如此高密度的能量,意味着在地表、水面、水下載具中使用,可以直接替代傳統液態燃料,甚至全電器化後的表現會更好。

    一旦實現十六倍體鈉電池的量產,土球基於原油的整個體系都會受到顛覆,未來不需要再把成品油送到各個加油站,直接在加工點就地燒掉髮電就能帶來更大的整體收益。

    ……當然燒成品油發電這種事,官方是做不出來的,只有私人急着要用電時才捨得花這樣的本錢。

    總之除航空航天用的燃料,絕大部分類型的普通燃油都可以退出歷史了,一方面能降低石油加工體系的設備複雜度,提高生產安全性,一方面也可以在不增加開採量的前提下,提高石油化工在其他產品類目方向的產出。

    所以鍊金組的工作,成了本階段重點項目。

    除了空間站裏的幾個人和幾臺智人機器人,地表上還有跨越國界的四十幾個研究機構和企業,超過三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隨時爲他們提供技術支持。

    十月十五日,鍊金組第一次試生產完成。

    一公斤觸點合金隨太空站垃圾、數據盤,一起打包在一個返回艙裏丟回大氣層,墜落在C國某自治區航天指定靶點區域。

    一天後,地表反饋回來的數據顯示,觸點採樣良品率爲46.2%。

    良品率的計算,是把樣品切分成一千份,一個個通電測試得出的,實際觸點不會有一克那麼大,良品率還會隨着繼續分割進一步提高。

    46.2%,實際已經高於尖端材料能容忍的最低良品率一大截了。

    可這是太空生產,而且是未來空間站第一次給地表反饋高級材料,投入成本之高,根本沒辦法細算。

    哪怕不計算空間站投入,僅材料成本本身,因爲天地往返和返回艙在戈壁回收(需要部隊清場)的成本擺在那,每千克良品成本也在五萬C國幣以上,商業化每噸價格至少都要六千萬到七千萬!

    地表稍微核算過生產成本和十六倍體鈉電池預計出廠價格。

    觸點在電池中的重量很小,十六倍體的實驗室版本,重量比不到千分之一,所以每噸也只多了幾萬塊成本,這麼一看又不多。

    把十六倍體其他成本算進去,預計售價也到不了四倍體的四倍,而四倍體的成本,經過大半年的生產優化,已經接近前幾年的鋰電池水平。

    具備很高的商業化潛力。

    鍊金組接下來的任務是提高產能,同時儘可能保證良品率維持在40%以上,等日產量達到一噸以後,再考慮改進良品率。

    短時間內,新材料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賺的那點錢根本稱不上盈利,該項目主要還是服務於大氣內高能武器計劃。

    至今爲止,全球生產和銷售的電磁武器、激光武器,都缺乏實戰成果,最好的就是C國拿來打了一隻馬上要死的一級小怪獸,其他地區的,最多隻打過小小怪獸。

    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電池車車隊帶來的協同問題,把本來機動性就跟不上怪獸速度的地面部隊,進一步拉慢了。

    能量密度高出一個量級的十六倍體,能讓電磁坦克的體系實現徹底進化。

    足夠高的能量密度支持下,傳統的燃油發動機根本不需要了,坦克上千馬力的發動機,自重都是按噸算的,這部分重量改成電機後還會有富餘,加上油箱、燃油、管道等重量,實現完全電力化後,儲存的能量,遠不止現在的四倍。

    這樣的改變,足以實現單戰車具備實際戰鬥力。

    這還只是大氣內高能武器計劃的第一步,後續目標是讓高能武器上天,以適應小怪獸的機動速度。

    該部分的希望,現在由老空間站承擔。

    高能武器上天,需要飛行器擁有巨大的電量,反過來講,平時不用武器的時候,發電設備或儲能單元的重量,不都是無用負載嗎?

    如果平時額外電力有個去處,高能武器上天的思路不就有了?

    外星人章魚早幾個月,已經提供了一份等離子推進器資料,除了用於未來空間站姿態微調,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但該項目並未被放棄,因爲科學家們都清楚,要實現太空旅行甚至遙遠星系的殖民,大推力等離子推進器,是個不得不突破的瓶頸。

    在材料技術積累還不足的情況下,終於想通了關鍵。

    比如能不能把等離子推進器原理,和現有的渦輪增壓噴氣式發動機結合呢?

    其實參考遊戲裏就會發現,裏面很多飛機在擁有燃油推進能力後,還要自帶核動力引擎,它發的電哪去了?

    答案顯而易見。

    不用有要求太高,只要能增加10%最終推力,就能省下成噸的燃料,在此基礎上,每額外加速一丁點都能進一步節省燃料,終歸會有個點,能平衡掉額外發電引擎的重量負擔。

    但吹牛容易,實際要造出這種複合型發動機,難度卻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