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塔防戰略 > 287 粒子流武器應用
    外星人章魚給C國提供的粒子武器,準確點應該稱作粒子流武器。

    多了一個字,代表的科技水準截然不同。

    通過詢問遊戲中的NPC可知,粒子流武器是一種在遊戲背景年代近兩千年前流行的裝備,與已經量產的16倍體鈉電池所處時代差不多。

    與土球未受到外星知識干擾前相比,大概有三百到五百年跨度,也需要用到只有太空裏才能生產的材料。

    粒子流武器的射流速度每秒約一萬公里,對比一下,工業上用來切鋼板的高壓水槍,射流速度只有1500米每秒,並且在幾公分外就會發生霧化失去切割能力。

    把粒子加速到該速度,有兩個關鍵裝置:熔融爐和加速軌道。

    兩個裝置都遇到困難。

    熔融爐,是一種用來把鹽(不是食鹽)熔融的裝置,根據鹽的類型不同,以及設計目的差異,溫度從兩百度到三千度不等。

    理論上熔融爐溫度越高越好,可是作爲一個移動武器,整這麼高的溫度,戰鬥時只能像早期火炮一樣固定使用,否則無法處理的廢熱會讓整個車輛、飛行器出大問題。

    地表又不像太空裏,就那麼幾套東西,可以不計成本的往裏面砸。

    ……然而廢熱問題都都還是比較靠後的瓶頸,解決起來相對難度不算高。

    一個難題是熔融艙的流動性。

    很多鹽經歷熔融後,再冷卻會生成其它物質,並且均伴隨着結晶現象。而結晶有可能“長”在金屬上,導致難以通過再加熱完全去除。

    經過了多輪材料篩選和實驗,最後還是選擇了會產生積碳的碳酸鹽……說是石頭好像也沒錯,但可以公開的信息顯示不是碳酸鈣。

    廢熱問題,最終不得不向成本和系統總重投降,選擇隔熱陶瓷。

    陶瓷本身的導熱性能就很差,定向研發的隔熱陶瓷導熱率非常低,完全包裹熔融艙後,上千度的溫差,每秒只能傳遞幾焦耳的熱量,比較有利於維持外部溫度。

    期間項目團隊也考慮過使用黑魔導系列超導體,但那東西啓動溫度都要幾百度,如果完全通過電流直接加熱,能量消耗太大。

    另一重擔心則是爲戰士們考慮,如果真的要動用這種武器,恐怕根本沒心思顧及太多面板數值,黑魔導的超導溫度範圍太小,稍有不慎都可能引起超導線路融毀。

    白魔導這邊,雖然射流與超導體的溫度差異,帶來的熱輻射、空期熱傳遞問題還存在困難,但克服起來的難度低不少。

    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升溫很慢的,加速軌道一開,把冷空氣粒子一併加速推出去,期間只要控制好射流帶來的熱輻射,冷卻系統的壓力有限。

    加速軌道這邊的困難更奇特,甚至是整個科研體系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奇怪的瓶頸。

    絕緣膜厚度。

    粒子武器化,需要在很短的距離裏給粒子賦予巨大的能量,如果按照外面電磁軌道發射器那種幾毫米粗的超導線去弄,根本無法達到指定速度。

    超導線必須再細一點,更細一點。

    半路上項目組還專門成立了兩個三十人的小組,給廠家改進設備,成功做出了十五微米的線芯。

    這線有多細?

    兒童頭髮絲的直徑在三十到四十微米之間,意味着一根小孩頭髮抽空可以做出個三芯小電纜,空間還有富裕。

    這款超細線芯出來之前,C國量產的最細線芯直徑是40到50微米,繼續做細容易斷裂,也沒有相應需求。

    不過能保持連續加工的線芯做出來,絕緣漆卻拉了。

    現有的噴漆技術,噴出來的漆面至少都要四十微米,才能做到沒有孔隙。

    漆包線是烤漆,凝固和收縮會讓厚度好一點,也沒好到哪去,超導線傳遞的電流,可不是幾十幾百安培這麼點,絕緣是剛需。

    結果就這一個項目協調各方支援,折騰了半年時間,纔給弄出最終直徑35微米以下的漆包線,如果放大看,這絕緣層比例跟平時所見的普通塑料皮電線差不多。

    還是粗,但是爲確保絕緣性能,已經沒辦法再做細了。

    大牛們還在那悶頭改工藝呢,結果上面一紙命令,要求必須在年底前至少小批量裝備,有問題以後再解決。

    沒辦法,只能硬上。

    加速器給出三個線路一起推進。

    一個是單線線圈;一個是類似軌道發射器的線圈集合,既加速環外面是一個個類似變壓器線圈的完整線圈排列出來的;最後一個線路是絞線。

    其中絞線也是利用剛剛改進的工藝做的,用六根線絞起來,烤漆,做成最終直徑八十微米的絞線。優勢是強度大,在超導啓動之前能通過更大的電流,給射流加速時,各節點熱量也更爲均衡。

    沒太多意外,最終絞線獲勝。

    單線線圈的可靠度太差,室外試驗場都會燒斷,甚至有纏線過程種線芯就斷掉的情況,技術太不成熟,放到坦克之類的載具上,根本不用打了。

    線圈集合的複雜度相對於載具武器而言,還是太高了點,在加上冷卻需求,全系統重量、成本都高了點。

    強行闖關之後,就出現了前文提到的情況,射程不夠。

    項目組按現行裝備的電磁坦克的炮體爲重量基準,製作了一門實驗炮,結果往外面三千米就沒有殺傷力了。

    但必須要強調一點,不愧是外星武器,這東西在五百米內的破壞力十分驚人,直接把一米厚的均質鋼錠,給燒穿了個窟窿。

    擊穿一米均質裝甲好像有點弱,畢竟坦克炮的穿甲彈都能打到1500毫米了,問題是損耗。

    粒子流武器,一次發射只消耗一百克碳酸鹽,一發120mm穿甲彈,哪怕裝藥少一點,也得十五公斤起步吧。

    這意味着使用粒子流武器的坦克平臺,只要能對接城市電網,單場戰鬥中彈藥幾乎是無限制的。

    可惜,再強,也掩蓋不了它現在攻擊距離不夠的缺陷。

    項目組討論來討論去也沒什麼好辦法,必須增加全炮重量。

    上面也不含糊,章子一蓋,按155mm自走炮的火炮系統及動力系統重量設計。

    現在八倍體和十六倍體鈉電池的產量各自都有提升,全電電磁坦克也有少量列裝,動力系統重量自然也包括燃油等附加重量。

    此外,自走炮的重量也不僅僅是個口徑造成的炮重差異,還有裝彈系統和彈藥重量,這玩意一發炮彈都是三十五公斤往上,彈藥艙要按噸算。

    把它們一通換算,重量、空間、能源都寬裕了許多,項目組短期內也無法解決高能粒子被大氣糟蹋的問題,只能往上堆電力,增加粒子通量。

    時間臨近八月,東邊J國又差點被怪獸推倒,項目組才終於拿出一款在八公里外,對二級怪獸有殺傷力的炮,還是實驗版。

    來看成果的軍官眉頭緊皺明顯不太滿意,載具還沒定型,但因爲時間緊還是簽下單子,直接轉入採購階段。

    接下來將有幾十家企業一起設計生產全電化新型自走炮,首車下線只給了兩個半月,並要求在年底前交付兩百輛,意思是最後一個月的月產量要達到120輛上下!

    爲了人們的安全,繼續加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