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塔防戰略 > 314 各種避難所
    土球的五月毫無波瀾,或者說大家已經逐漸習慣每隔幾天出現一次的噩耗。

    這個月與怪獸的對抗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中洲東南半島上,被一條路過的星碎放大招開了一刀,弄出一條狹長裂谷,月底時底部已經有數米深的積水。

    星碎成功放出大招明顯不是好事,但可以往好的方面想。

    星碎的大技能裂隙,其描述是撕裂空間的打擊。

    被砍的地方,物質都從土球消失了,看起來是連接到了其他世界。不過戰鬥後的現場檢查顯示,沒有什麼異空間的怪物冒出來,也沒檢查到異常物質殘留。

    既然沒有發現危險,被星碎砍出來的裂谷,或許可以用來建造避難所。

    人類的施工技術看起來不錯,但建造防禦怪獸偵察的地下避難所,施工門檻並不是每個地區都能跨過。

    開五六百米深的工作井,下方溫度會達到38度甚至更高,如果附近有含水層,溼度也會爆炸,在這種環境展開工作面,工程難度是地表的數倍,施工規模受打井技術影響,井越小、越少,工程越慢。

    此時C國境內正在建造的大、中型地下基地裏,豎井都不是主工作面,而是採用盾構機小攻角向下挖,大部分隧道工作都是對防空洞的擴建,儘可能減少地層變化帶來的額外難度和延誤。

    然而C國是基建狂魔,別家平時可沒有那麼多隧道要挖,盾構機這種高端大型工程機器,一個國家都找不出幾臺來,有的地區甚至只租不買。

    豎井門檻低,可是豎井的土方離場、建築投料效率有限,就算全員天天加班,兩年都難建成個一百人標準的基地。

    這裏的基地標準,採用的是今年纔得到行業默認的避難所標準。

    第一是才提過的足以讓人類在地下繁衍的對怪獸偵察妨害能力,主要依賴地質深度、三防工事級混凝土或替代面。

    既然都要繁衍了,那麼在地下的全套生產生活條件必不可少。

    主要分四部分:電力、通風、排水與污水處理,以及農作物培育。

    因爲全球行業主體是商業公司,追求的是利潤,教育、醫療等並不在該標準考慮中,最多給準備幾間額外的房子加些常見醫療品,形不成系統。

    地下的四類生活相關,都有一定關聯。

    如果要追求地下基地長遠利用,靠近地下水層無疑是最優選,但實際操作中,過於接近地下湖等大型地下水源,滲水、塌方風險暴增,根本不可能完成施工。

    所以地下基地的污水、排水,還是得抽到地面去處理。

    距離河牀不遠的情況最優,可以用水電,等到只剩下地下基地的人活着,也沒人出來鬧環保,污水也可以直接排河裏。或者在河牀邊挖坑,採用滲透式除污法,該方法還能產生一點芒硝作爲一種物資來源。

    但河牀邊地質複雜度一般會更高,出現地下水層的概率也更大,具備大型地下工程快速施工環境的地點非常少,更多大、中型避難所附近的水源都是小溪。

    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考慮火力發電。

    至於核電聽一聽就好,且不說核電廠怎麼堅持幾代人,這玩意塞到地下基地裏,等到防輻射服老化再過些年,大家生出來的還是不是人類都不好講。

    地熱發電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成本過高,具有商業性質的地下基地並不會考慮。

    而要用到火電,通風是重中之重,除了供應燃燒,通風系統還需要排出廢熱。

    發電又會關聯到作物的選擇。

    成本最低的建造方案,是較低功率的發電機,種蘑菇。

    蘑菇生長不需要光照,缺點是偶爾需要派人出去採集木材,可能增加基地暴露風險。

    既然不需要維持作物生長的光照,發電機功率降低,通風負載也小,通風管口徑小些,各方面都省下來。

    但即便是低標準的繁衍用地下基地,施工門檻也相當不低,星碎砍出來的裂隙此時就有了用武之地。

    星碎大招砍出來的裂隙有近三十公里長,最深處足有八百多米。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並未發現熔岩活動的跡象,底層積水溫度連四十度都不到。

    所以這條裂隙,實際變成了一個天然的地下基地施工面。

    雖然保持隱蔽還得往岩層內挖幾百米,但不論如何,橫向作業比用豎井作業的難度低太多了,沿着坡面修一條輔道,就能直接把裝載車等工程車開進施工面,工程門檻一下就降低到能接受的地步。

    除了繁衍型避難所,之前南黑洲弄出來的“普世型”避難所也在各地有所發展。

    這種避難所都是用廢棄礦洞改,過段時間如果運輸逐漸中斷,有可能把正在用的礦洞也徵用。

    礦洞的優勢是內容積足夠大,有的會有電力線路,部分礦洞井深也能達到隱蔽要求,整體工程量小,比較適合改成幾千上萬人居住的基地。

    缺點也不少,結構大改出現塌方几乎是必然,只能因陋就簡,通風、排污往往很難達到一堆人長期居住的要求。

    但至少這類避難所的名額數量多一些,更能起到安撫大衆情緒的作用。

    其實大多數地區的文化與傳媒環境,導致絕大多數人,根本意識不到災後人類繁衍與知識傳承的重要性,在他們眼裏避難所能有個牀位就夠了。多數實力不足的企業造的“普世型”商業避難所爲了滿足這類需求,乾脆也不管作物和污水外排什麼的,直接對接末日食品供應商,往避難所裏塞一堆保質期幾十年的真空乾燥食品,污水直接往礦坑深處排。

    這類劣質避難所,即使湊巧不被怪獸攻陷,預計裏面的人最終也會在疫病中死絕。

    介紹完商業性質的,剩下的就是非商業性的了。

    也有三類。

    第一類是慈善性質,可以稱之爲太平間式避難所,比劣質的商業“普世型”更難以達到長期生活的要求。

    該類避難所除了礦洞的,還有根本沒有實體的,只有計劃書,等城市完犢子後佔領地鐵系統作爲避難所,而地鐵實際根本達不到隱蔽要求,現在主要作爲戰鬥時人員轉移用。

    第二類是富商、財團自救類,對外稱其爲“精英型”,也是針對怪獸危機出現最早的類型。

    部分地區,財團自救類,代表了避難所建設的最高水準,不但各個系統的建造標準更高,往往還會收錄大量的文學、技術、歷史、藝術資料。

    高人一等的富豪們自己不可能專職種地和基地防衛,最多隻能當個人興趣,因此這類避難所還會吸收其他人來做專業事務,當然大部分都是財團系統內的人員。

    第三類是類似C國一部分有MEK25、BEK-B等先進武器配額的永久型地下工事。

    用一個已經拿到編號的基地爲例。

    宋帝宮,通訊編號CJ008。

    這個宋帝不是古代皇帝,是某宗教中地府裏的閻王之一,意思很明顯了,人類到地下永久居住,不就如同身在地府嗎。雖然環境不會那麼離譜,心理認知上不會有什麼差別。

    宋帝宮位於大江邊上,三個施工工作面。

    其一是一條已經完工一半的地鐵延長線,斜着向下開掘出來;其二是對接污水處理廠下水道擴展施工面;最後是從大城市旁邊小鎮火車站附近,從地面新開的斜坡隧道。

    三號工作面隧道最大,直接使用了十二米直徑的盾構機挖出來,這麼大的隧道面,足以實現上中下三層分用。

    工程涉及面積之大,順便就打通了兩個兩個軍用設施,它們都是幾十年前防備核大戰的產物,擁有位於地下數十米的應急區,現在在其中開啓額外的豎井工作面,之後將作爲備用出入站點使用。

    地鐵延長線側的工作面,早在二月份已經打到主工區,一個地下湖。

    然後就來野的了——把湖抽乾!

    這是實地研究之後,能夠最快速,開鑿出容積最大使用空間的方案。

    爲配合該動作,上游還有其他工作組,抽乾之前,上游就多了好幾個地表噴泉,形成了一條新的地表河,繞了十幾公里流入大江。

    三月,污水處理廠工作面對接主工區,加入排水作業,四月,地下湖部分排幹,大量工程機具和建築材料進入,一邊拓展空間,增加三防混凝土層和人工支撐結構,一邊開始修建營地。

    到了五月末,已經有了能容納兩千人的基本功能區,不過這部分都是輕鋼及預製結構,算不上永久工事。

    進度一般,但怪獸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把全球全滅了,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