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天漢之國 >第366章 好巧
    醉香樓新建不足一年,周圍碼頭、商鋪不多,顯得清靜。酒樓燒魚尤其一絕,酒水也好,建成之後生意就很多。三五好友聚會,人們經常到醉香樓來。環境又好,花錢不多。

    第二天中午,張均備了一桌酒菜,專門請餘歡飲酒。又請了姜敏做陪,三個人熱門一點。

    二樓的小閣子裏,餘歡看着外面的景色。感嘆道:“不過是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襄陽城便像是換了一個樣子。再沒有以前的驚慌失措,一下繁榮起來。”

    張均道:“可不是。如今兩京荒廢,兩淮、荊湖處處戰亂,多少人躲到了這裏來。”

    一邊說着,小廝上了酒菜來。張均起身,給餘歡和姜敏兩人倒了酒。

    姜敏拿着酒碗道:“我的酒量小,只能喝這一碗,再多就醉了。”

    張均道:“怎麼只喝一碗?我六歲第一次喝酒,就足足喝了三大碗!你也是條漢子,不要跟個孩子一樣!今天沒有外人,儘管放開了喝!”

    姜敏道:“我年紀小。真地只能喝一碗。”

    張均笑道:“小什麼小!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人也殺過,仗也打過,可不覺得自己小!”

    餘歡道:“不要逼他了。姜敏現在鎮撫司衙門,由鎮撫使看着,自然處處小心。”

    張均坐下,放下酒壺道:“有什麼了不起!當年一樣年紀,我也是天天由鎮撫使看着。”

    說着,舉起酒來。道:“今日春光正好,我們且飲一杯!所謂桃花流水鱖魚肥,有新打上來的肥美鱖魚,我吩咐店裏做幾樣菜來。我們一邊喝酒,一邊喫菜。”

    姜敏天生記憶力好,不論學什麼,很快就把教材背得滾瓜爛熟。這樣本事,別人羨慕不來。不過大家都知道,只要不犯錯誤,姜敏前途可期。加上姜敏性格溫和,人人都喜歡跟他交往。

    跟姜敏差不多年紀的時候,張均殺人蔘軍,也算是個少年英傑。因爲這一點,加上姜敏的家鄉在蔡州附近,姜敏挺喜歡張均,兩人關係不錯。

    參軍近三年,張均不再似從前。少了些張狂,多了些謹慎,還有升官加薪的渴望。如果是從前的張均,昨天衝進家裏,豈會放那個漢子離去?不一刀宰了,就不是張均了。特別是這一年來是在解立農手下,被管得嚴,做事謹慎太多。

    酒過三巡,店家端上來新鮮的清蒸鱖魚。三人一邊飲酒,一邊喫魚,一邊欣賞外面暮春的風景。

    一條魚喫掉半條,餘歡道:“此次鎮撫命我們去丁進那裏,勸他合作。張統制怎麼想?”

    張均道:“聽說鎮撫曾經隨着丁進去救洛陽,結果丁進半路跑了,是否確有此事?”

    餘歡點頭:“千真萬確!我本來是丁進的手下,替他斷後。結果金軍沒來,丁進先跑了,就留我自己在後面。正因爲如此,我才隨了鎮撫使。”

    張均道:“聽你所說,你與丁進不是有大仇?”

    谷奜</span>餘歡聽了就笑。“什麼大仇!在丁進這種人的眼裏,這根本不算什麼。看見事情不好,先逃得自己性命天經地義,他根本不認爲是錯。統制,人和人不一樣的!”

    一邊的姜敏道:“這樣一個人,如何當得了首領?哪個會跟他?”

    餘歡道:“你年紀小,經的事情也少。從村裏出來,你就進了軍校,接着進了鎮撫司,見的都是鎮撫的軍隊。其實在外面,丁進這樣的人才佔多數。”

    說到這裏,餘歡感慨道:“若不是隨了鎮撫,我哪裏想到還有這樣的軍隊?這三年,真的教會了我許多東西。當年幾個一起帶兵的人,邵凌做了都虞候,曹智嚴和解立農都做了都統,只有我現在還是一無是處。沒有辦法,與他們幾個比起來,我確實帶兵差了些。”

    張均道:“說起此事,我與哥哥同病相憐。當時入軍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條人物,並不比其他幾個首領差在哪裏。當時心比天高。三年下來,我自己都認爲,論帶兵比不上別人。現在做個統制,真正恰如其份。不是鎮撫虧待自己,自己做不了怪得誰來?”

    說完,與餘歡一起碰了碗酒,一飲而盡。

    隨着軍隊整編,各人地位變化,有人歡喜有人愁。邵凌和牛皋早就在衆人之上,現在做都虞候別人沒有話說。曹智嚴和解立農兩人做了都統,餘歡和張均難免覺得失落。想當年在開封府的時候,張均覺得自己地位和他們相當,自我感覺良好。後來打的仗多了,才知道自己帶兵確實不如他們。餘歡也是一樣的。最早跟曹智嚴和解立農一起帶兵,後邊慢慢就顯出差距來。

    飲了兩碗酒。張均道:“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沒有話說。這一年我不帶兵,自己帶人在外,感覺還更自在些。若不是這一年歸解都統管着,日子過得也舒服。我感覺,我不適合帶兵打仗。不眼饞兩位都統官高了,還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餘歡嘆了口氣:“可惜我還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帶兵打仗,總是自己的兵最散亂,戰績最差。到地方做知州,地方也管不好。以後如何,現在迷茫得很。”

    張均道:“哥哥不如借這一次見丁進的機會,以後與我一起,到敵人的地盤做事。我說給你聽,不要以爲那是敵人的地盤,就特別危險。其實只要耳目靈敏,跟後方一樣安全。而且在外面,凡事可以自己拿主意,不受許多腌臢氣。”

    餘歡道:“先把丁進的事情辦了吧。我跟你說,丁進這個人,好爲大方,貪慕富貴,沒有許多道理好講。讓他辦事情,第一件,他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很難讓他合作。”

    張均道:“如此可是麻煩了。都是抗金的軍隊,我們只是借路給河東義軍送糧,如何給他好處?回來如何向鎮撫交待?鎮撫可是說的明白,現在這個時候,丁進有其用處,不能夠對他用強。”

    餘歡道:“此事我思索良久,還是要從丁進的手下想辦法。他的舊手下,多是我認識的,我自會跟他們交涉。聽說最近有一個叫欒慶山的投他。欒慶山本是我們軍中逃兵,極得丁進賞識。若是能得這個人相助,會容易許多。”

    張均聽了,低頭想了一會。道:“這個欒慶山我不陌生。他本來是馮暉手下,極得重用。奈何有一次到北舞鎮,因救一羣女妓,傷了腿,從此腐了,不再得馮暉的賞識。後來一個人北上,投到了丁進的手下。這個人是有本事的,而且有些血氣。只是可惜,不知道怎麼跟他說上話。”

    餘歡道:“我聽人講,他有一個相好,名字叫玉奴。當年在襄城,正是這個玉奴喚了欒慶山,奪了一個員外的布匹。那個玉奴得了賞錢,逃來襄陽。”

    張均拿起碗,喝了一口酒。笑着道:“哥哥的意思,是去尋這個玉奴來?”

    餘歡點頭:“不錯。只要有人中間牽一根線,讓我們認識欒慶山就好。這個玉奴,到襄陽之後,平安過了些日子。最近聽說與一個林員外家的女兒一起,要開個織造社。”

    張均一愣:“不會這麼巧吧?昨日鎮撫纔跟我說,要我母親到個織造社會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