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皇明朱慈炲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巖、紅娘子
    朱慈炲雖想賺更多財,以貼補軍用。

    但他從沒想過去打壓商品流通,一旦去隨意打壓,就破壞了市場原則。

    內心中雖有些不快,可他支持這種良性競爭,只要不惡意經商者,他都給予支持,唯一例外的只在賣國商人,那就必須得除掉。

    古代不叫商品,而叫商貨,商人將各地所需運往各處出售爲用。

    朱慈炲道:“商場競爭不必在意,也不可打壓,只可儀商對商,本王所設總鋪就是爲了足進民間資本流通,若真按你所說來做,到頭來唯本王一家商人,此非本王之願,殺絕了民間商人本王如何以治國,賺足三萬兩想畢這些商人也有自知之明,故放一份予本王”。

    朱慈炲的眼線以東西廠組成的黑夜,密佈在整個建昌都城。

    雖做不到完全探查,但只要有一點風聲都會有密探一一上報。

    書商印書作坊,建昌有好幾家相互構連定價,明知朱慈炲賣書賺錢,書商怎會不想賺之,書商狂印,結果大賺。

    這些聯合起來的書商也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背後有誰誰誰,一明二白。

    數十萬本五萬兩白銀流入書商之手,但總究,知道南方益王說了算,別的書商你可排擠,總鋪你得給面子,讓出了四成的份額給予朱慈炲。

    商,在明代地位特殊,那些學習理學之人,背地裏多有商人蹤跡,所以朱慈炲知道心學存在後,依萬曆時期,將心學王聖人王陽明也擡進了孔聖廟內,以支持心學在南方的存在。

    南方孔聖,朱慈炲下設內閣爲支持正統性,因而有加蓋一處,傳供孔子等人,連王陽明像都搬進了此廟之內。

    對待商人態度朱慈炲是明確的,必須扶持,誰都不得打壓。

    :“此些許書鋪構連,到頭賺足還不是要向本王交稅,能賣多少是多少,售完加印即可,除非賣國之商,否則不得違背大明侓排擠民間商鋪”。

    :“若有總鋪官員經商敗興,只得怪其無商之腦,膽敢違法必追究其”。

    朱慈炲會有現在這麼一說,是爲示警,警告御批揮下總鋪不可越界,越界了他會治罪,說予雲公公聽也即說予整個總鋪聽。

    “臣有罪,不該出此言”。

    朱慈炲的這番說給雲公公聽,也是說給整個御批總鋪聽,安敢仗我之勢,私足排擠,即是重罪。

    :“雲公公也是爲孤好,孤豈能降罪,起身吧”。

    “謝王上不怪罪於臣”。

    :“將本王所言,交代下去予各地總鋪官員,牢記其爲商而非官,違法即究,若敵商違法,可報當地官府,當地官府管不到,上報御批由內閣官員處理即可”。

    “臣尊旨”。

    :“你予外界放出風聲,就言,三年後科舉,也依舊要考取算經,且爲官吏審三年考較,必出算題結合政績而升遷”。

    “其二,益王爲表生員支持其政不遠而來考舉功名,宮中流傳開放廷榜及算經榜,兩榜前十皆有獎勵百兩,前百各十兩以資激歷考生,不負建昌之情”。

    人追求何以,不外乎名聲錢財,爲籠絡學子們爲自己所用,該許即許,不猶豫半分。

    :“另,想爲官者,可向內閣教部報備,會考其儒學算經,在任爲官”。

    “臣尊旨”。

    隨久了的,雲公公也知道自己這位王是什麼德性,喜歡大放風聲,民間有時以此風起雲涌。

    而他曾經也參加過一次放風行動,暗中讓人傳謠貪官售官之事,使之功名利慾心重者,皆向貪官許銀買官。

    後世南城縣莫莫無聞,現有大明藩王在的建昌府建昌城則是南方着名城市,後因戰亂,一切盡毀,但依舊可於南城縣見到其城牆王宮遺蹟。

    當天。

    密探發動,一道道風聲還不見科舉榜單之時,益王宮中便以傳出消息。

    本在苦等五日後開榜的考生們,聞聽宮中消息,立即炸鍋,互相奔走。

    有傲然者不屑一顧,來建昌赴考科舉,不過是想證明自己,希望找出他們在朝庭舉辦的科舉屢屢落榜原因,也爲證明自己確有才能。

    有明智者,以看天下大勢,知天下因北方入寇民不聊生,以有亡國之兆,又因益王割據,紛紛來南而投。

    南方學子,則是不同感想,益王在南,對朱慈炲這位南王心中多一分認同感,經益王大勢不段增漲,更加認同了朱慈炲有能力同太祖一般,由南至北統一天下論。

    此論於南方學子中尤爲盛行,由朱慈炲暗中使人傳播,南方考生時常討論以南克北,多少有許興奮之心。

    朱慈炲獎勵中榜者,各位考生嘴上說着有辱斯文之類的話,可內心卻道出了其真心實意。

    錢財誰不想得,高中獎元及算榜第一皆一千兩,二三名五百兩,前十名百兩,前百十兩不等。

    期盼自身高中獎元者,更勝之前。

    金榜題名巡城池,功名利祿在眼前。

    朱慈炲將考生心態把握至透,功名不夠籠絡爾等,本王在出幾千兩,看爾心不心動。

    北宮之外,大道行繁,人流不息最是繁華。

    擠一小茶館之內,一對年輕夫婦抱着一女嬰,靜靜的安坐品嚐茶水。

    只見一書生辦像與一手拿寶劍紅衣女子從對街進了茶館,直往這對夫婦走去。

    柔弱書生挕禮道:“李信,許久不見,賢弟可安好”。

    名喚李信青年男子,不由轉頭一看,喫驚不以,男子叫牛金星是自己同窗好友故交知己。

    而他旁邊那位女子,則最讓李信喫驚頭痛,暗歎不妙。

    他爲何南下,一來是爲躲避此女,二來想見識見識天下聞名的建昌益王朱慈炲此人。

    “我道何人也,未想是牛弟前來有失遠迎,紅娘,你這又何苦呢,更是從北方追到建昌”。

    紅衣女子,寶劍安放於桌上:“你有妻我不介意,我可爲你一妻妾,湯姐姐秀外惠中,定會諒解,難道李郞不願娶我”。

    李信道:“紅娘,你要做何,將劍放下,莫驚湯妹,有何話你我好好說道就是”。

    沒辦法,此等剛烈女子,自己因一碗粥贈十兩,救其一家之命,沒想到此奇女子,後來嘯衆造反,起兵攻略各地,時常暗中來縣到其府上逼婚。

    李信說,此女太過恐怖,非我不嫁,楊言來日攻進縣中,還要娶我爲夫君,咱不逃,真沒辦法。

    “你曾言,紅粉衣妝傾國城,莫因粥銀報君情,可你即救我一家之命,又贈我詩,此生我非你不嫁,今日你再無處可去,非得予我一說法”。

    李信氣急不以道:“你你你,無理取鬧,此地不是紛亂河南,乃是南地建昌,不要亂想劫我爲夫君,你後起兵,今也爲一方義軍首領,今棄之離去南來尋我,讓你下屬如何看待”。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我明,特別是我有夫人,你還要我娶你,最是頭疼。

    李信,後改李巖,崇禎十年加入闖軍,現崇禎九年,歷史大改,方向偏離。

    兩年前因救紅娘子及其一家,而被倒追,此女看似嬌美卻武力非凡,後嘯衆起義,時常到縣中,讓李信娶她過門。

    歷史記,紅娘子進李巖所在縣裏,強逼李巖結爲夫妻,後兩人率衆投奔李自成。

    史記只言李巖俊秀,難不成一人俊秀到非要強逼,而事出無因,這得是何等英俊。

    此段歷史刪刪減減,最終只有寥寥無幾一句話蓋過了李巖與紅娘子生平。

    紅娘子嬌氣道:“哼,一羣大老粗,那有我李郞好,李郞去那紅娘去那,湯姐安好,小妹有驚憂之處,望姐姐莫要見怪”。

    一旁安安靜靜,坐着懷包一女嬰嬌美女子,從頭到尾未說過一句話,秀外慧中知書打理之女。

    她知此非夫君所願,但紅娘倒追夫君,實叫她好生無奈。

    湯鳳曾勸過李信,要不就將紅娘娶爲妾,不至於鬧騰,而李信拒之。

    湯鳳安慰懷中女嬰笑道:“紅娘安好”。

    二女說着說着,竟說到了一處去,一會過後,竟將李信與書生牛金星放到了腦後不去塔理。

    李信看此,憤憤道:“卑鄙”,竟然又走我湯妹之計,讓我湯妹給我吹風,甚爲卑鄙。

    書生牛金星安坐,見事以至此,道:“李兄,爲弟因你累積,被紅娘劫持,遠離家鄉,今即以找到你人所在,當脫離苦海”。

    大哥,這倒追你的女子太猛了,一路上我是驚險萬分,寶劍抵在脖子上,太恐怖了,我要回河南。

    轉頭向紅娘子道:“紅女俠,晚生是否可以離開了”。

    “去吧去吧,我李郞找到了,你的命保住了,湯姐姐,用茶”。

    紅娘回了一句話,不在理會牛金星,書生喚牛金星,與李信爲好友,李信於河南家鄉消失,牽動了紅娘的心。

    紅娘知牛金星此人,膽小怕事,但李信卻信他,舉家南下之事告知了牛金星。

    她威脅牛金星,一路追趕,安排安後連義軍也不在顧及,到了建昌找了許久,期間牛金星還參加補考進了北宮廷試。

    今日好運頭,讓她紅娘子在此處小茶館碰到李信,紅娘子內心交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