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皇明朱慈炲 >第四章 謀劃災民
    改稻穀爲玉米等作物的事情安排下去,朱慈炲的生活又平靜了下來,其實他啥都沒做,就只動了動嘴。



    而這一切都是暗中靠着黑夜密探進行,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安心當個王爺,在外人眼中大富大貴的賢明王爺。



    快一個月了,來到此世一月時間35年月底末十一月分,其間朱慈炲也還出府幾次在府城內遊玩,每次他都會大方的請護衛們喫喝,隨着次數越多,守備方面的把總千總手下的護衛隊一聽到要點五百保護王爺時,那是爭先恐後,可這名額有限。



    最後守備大人定下輪流制後,這場爭食的紛爭才安靜下來,於底層的士兵來說,沒有比跟着王爺喫香的喝辣的更加悅快,丘八可沒王爺隨行的三千護衛隊爽,每次要喫喝時王爺要是不說護衛隊,這些丘八還跟你急,所以這三千人每次出五百人跟隨輪流都吃了一遍。



    那大街上的桌子又經那家酒樓掌櫃的定製,就安放在了街道上,王府在城中也有酒樓,可是朱慈炲就認這家,建昌候的產業能不光顧下套套近乎送點財嗎。



    第三次出府之後又請,這下守備下的三位千總也也來了,三人反正就在王位出府前就聽到了風聲,跟隨自己的手下來喫喝。



    三位千總也都開始了蹭飯之旅,也就守備放不下臉,三位千總美名其約的說是爲了更好保護王爺周全不使宵小接近,反正都到飯點時分,城中又無大小事。



    對於千總來贈飯,朱慈炲那是樂意之至,特衝意安排了一桌讓他們三位千總共坐一桌。



    起初長史府也派人來看過,後來就不了了之了,單純的喫喝有什麼好看的,小王爺還小玩童本性而以,長史府可拉不下臉像守備丘八和千總們一樣去蹭飯喫,文人是看不起丘八的,更何況是同席而坐。



    很多人都以爲朱慈炲玩童之心,並無收買之實,這要放在朱慈炲到十六歲左右時,這些長史看到這番情景就不會這麼想了,必須舉報收買人心。



    就連輪流蹭飯的三位千總,也是這般想法,小孩子錢多,又喫不窮他。



    明朝藩王的護衛隊是越減越少,到了朱慈炲這一代護衛益王府的才六百餘人,而爲什麼朱慈炲還有三千護衛隊,其實這都是應長史司要求城中的守備調來的,畢竟王府需要王府真正的護衛隊守護分不開來照顧出遊的益王世子。



    若益王唯一的兒子出了個什麼事的話,他們可擔當不起,當今天下亂像叢生匪亂不絕,五百人保護小王爺長史府才安心。



    他們認爲小王爺那是童心未泯,顧忌太多所以將建昌的千總們請去商量後各家輪着出兵,若王府小王爺要出門遊玩,就輪流護持,也就不存在收不收買了,畢竟王爺還小,長史府不免有些輕視。



    朱慈炲對此當然高興,這一切都是他母妃的功勞,與長史府商議又讓長史府與守備將領商議後的結果,分別調來三個衛所千總,比鄰着建昌府的徵如而來。



    長史府的輕視,讓朱慈炲末出城就收了幾波丘八們的心,現在出遊時那個丘八不會真心保護他,至於三個千總的心,朱慈炲也有把握收服,就怕千總不來喫。



    對於三位千總,朱慈炲每人賞了小小的一千兩,於他而言能用錢買通的當然用錢。



    爲了把這些千總把總的心拉的更近,朱慈炲還在城中興建一座書院,邀請這些人的後輩們進書院就讀,一切花費當然算在王府身上。



    早些時,益王府傳出小王爺愛讀詩書,建個書院也沒什麼,何況這座書院可不止把總千總的後輩,更有一些士子鄉紳之後,丘八後輩的錢他出,士子鄉紳的錢則是要他們自己來出,也算投資一萬損失才五六千兩。



    書院的動工到落成沒這麼快,但朱慈炲發出的邀請早讓各級守備的官員們心動不以,紛紛響應號如,書院雖然建設中,可他們就以讓自己的孩子報了名。



    王府的早晨,朱慈炲在花園中慢跑着,太監丫鬟以是司空見慣,幼小的身軀也是強健了起來,起先他母妃是不同意的,可後來見兒子也沒發生什麼事就由着他來。



    跑了半個時辰,朱慈炲累的找了一處地方坐了下來,丫鬟們以將準備好的茶水點心送予小王爺。



    這時趙四海從外邊而來,見到了朱慈炲揮手示意,周圍的丫鬟太監們自覺離去,獨留二人。



    朱慈炲望着趙四海道:“伴伴最近可忙的緊,一早過來可有事”



    趙四海道:“王爺,這是建昌府的士子官員鄉紳所有良田財產文書您請過目”。



    朱慈炲看了一會文書嘆道:“百姓總計不過十來萬畝,而這些士子鄉紳竟有七八十萬畝良田,這是逼着百姓無家可歸啊”。



    都說明末土地兼併嚴重,可單一看到建昌的田畝報告後,朱慈炲久久不能言語。



    士子鄉紳有了土地,但是幫他們種的卻是佃農,就如同他王府下的佃戶一般,他益王府的地是皇帝恩賞,可士子鄉紳的土地得來的方式有很多種,至民田不如士子鄉紳的田十分之一。



    有人通過買田,有人通過強買強賣,況且士子們有免稅的條列存在,這種讀書與貧家的差距造就了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只能租田爲生。



    在建昌府這裏,他益王府的名聲可是很正的,代代益王爲人不欺壓良善,常有出手幫助鄉里,更從沒購買過一畝田產,王府的三萬畝還是當年皇帝封益王時賜下的。



    朱慈炲雖來自後世,但他知道,人有好人壞人,不能一頭說都是壞,明末的土地兼併嚴重,分封的王爺們土地更是不及全天下士子鄉紳的百分之一。



    像是他這益王幾代名聲就很好,他自己這麼覺得,益王府能有如今之財,全是幾代下來使人經營莊鋪的結果,並不在土地上。



    朱慈炲不動聲色道:“北地天災流民失所,近幾日前我還於城中見到一些逃難而來的災民無家可歸,甚感心痛,你這般使人購幾處靠山人煙稀少的土地,別用王府之名,在那建十個村落,使北方黑夜密探放謠言,言及江省之地富麗無有天災有無窮米糧,其餘就不管了,待難民入了本省,你在使人暗中收容送往建昌,優先青年少年,若有家室一併帶來,而後安置於本王讓你建的村落中,十村各百戶,待人員滿時報與本王”。



    趙四海拿着個小本本,這也是朱慈炲交代的,這個小本本只是個空本,一但事情完成趙四海就將其燒燬。



    趙四海道:“謹遵王令”。



    趙四海退下辦事去了,朱慈炲又平靜着度過了一天。



    夜晚,朱慈炲不由在花園中望着天空,只道能救一個是一個,流民引到南方來,就算有起義,但終歸會比待在原地來的好,他只是讓人散佈謠言,到時接了這批人,他就能祕密組建軍隊了。



    南方省份,少有天災,富足安康,士子鄉紳佔田無數,百姓不過是其下一佃戶,在引北方流民入南方時,朱慈炲想過了很多,用流民亂南方,動亂後官府忙不過來,自己暗中加速發展,借流民之手掃蕩地方田畝,只要一亂,自己將發展起來。



    朱慈炲十歲謀國,說出去誰信,要說信的話,也就趙四海會相信,畢竟自己這位小王爺聰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