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皇明朱慈炲 >第二十九章 勞心勞智
    朱慈炲有他自己的考慮,趙四海雖對自己忠心不二,但人難免有時會自私,所以給趙四海權利的同時,也要控制他太過強勝,他只將密探與非軍器的局交與趙四海。



    且趙四海不懂水泥、火銃真正用處,這些局還是由自己來管理。



    水泥局是副帶上的,他真正想的是將軍器、兵仗兩局掌控在手上,這三局今後都要掌控在朱慈炲自己的手上,製造方面朱慈炲要捉在自己手中。



    封城第一天,朱慈炲做了很多事情,但這些事情他沒有一件是需要自己動手的,所有的人和事務,他只需要大體安排下去即可。



    上位者勞心勞智,下位者勞體勞力。



    第二天,朱慈炲睡到了響午才捨得起來,他母妃帶着幾個妹妹來,顯然他想多睡一覺都不可能,按前世晚起晚睡來過活,可沒辦法啊,他有一個生母三四個他養母,五位妹。



    朱慈炲要反當今朝庭,整個王府誰不知道,可他有個及其疼愛他的母妃,還特支持他做這事。



    這事要說起,還得從他爹說起,明代的藩王是禁在藩國裏的,不能結交其他藩王,有長史司與朝庭下派的太監管着,想出個城你還得報交,而且還不能遠行。



    說實在的,明朝的王爺們,雖然大富貴,可活的也是很苦啊,沒有一絲自由。



    自朱慈炲掌控七府後,局勢一下變了,他得脫自由,他的家人們也自由了,枷鎖解除,想出城就出城,想玩就玩。



    明朝末年的王爺是王爺,可跟囚徒是沒兩樣的,比囚徒好點,錢財妻妾不缺而以。



    王府後花園,王妃談着感情,一個個年紀不一的小女童在宮女們陪同下把玩着,母妃黃氏帶着幾個前王妃子們圍着朱慈炲嘮家長。



    黃氏道:“王兒今日起的可晚了,鮮陽高照還得母妃去叫王兒起來”。



    朱慈炲苦笑道:“母妃大人,王兒昨日辦了很多事,有些勞累,今日起的才晚”。



    黃氏道:“王兒幸苦了,母妃也不懂那些外政,只希望你能快樂成長,別將擔子全壓在身上,有什麼事可多與母妃說說,以解心中苦悶”。



    :“孩兒曉得了,母妃等人在府中也是苦悶,孩兒前幾日讓人去撫州請來了雜劇班大班,聽說他們很有名氣,就想讓他們爲母妃們解解悶”。



    前側妃朱慈炲二孃道:“姐姐我就說慈炲懂事,還懂得請雜劇班來爲我們解悶,妹妹我自離別撫州六年,以有多年未曾聽過雜劇大班們的戲劇了,不如喊王兒讓人擺個戲臺聽會戲”。



    黃氏道:“也好,自從進了王府,我也很多年沒聽過雜劇了”。



    朱慈炲見二孃爲自己解說話,鬆了口氣道:“母親,孩兒去安排,明晚應當可以”。



    朱慈炲連忙以去安排雜劇戲班爲由,離開了這周邊鶯鶯燕燕,可總算讓他鬆了一口氣。



    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雜劇傳奇、後來的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經過漢、唐、宋、明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聲情並茂表現出人物特性的綜合藝術,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等出了這一堆女人的包圍,朱慈炲才正視想起自己這什麼撫州雜劇戲班,不過是他的說詞而以,他昨晚回來時路過一地,看到一處戲劇表演。



    今天被圍了不行,臨時想起雜劇,雜劇在他小的時候在村裏還看到過,後來城市大規模建立後,這一切都消失了,等他長大時,那還有戲班。



    清朝時代的戲班,成了漢人最後的悲思,也是漢文化重要的組成部份,死後以漢衣冠安葬,以慰祖宗。



    出了這後花園,朱慈炲吩咐一旁太監道:“乾二,你吩咐人取王府一無人劇住之偏院拆了,在從城中找個戲班,搭建戲臺,明天晚上,本王要帶母妃們聽戲”。



    “康二立刻就去辦”。



    太監是男人與女人中間,明朝文化被滿清毀去,以不可考其稱呼,奴才之類是滿清檯詞。



    太監走了一位,朱慈炲向旁邊太監道:“你去備王車,本王要去北城”。



    “是王上,小婢這就讓衛隊馬伕們準備”。



    北城外新建三司,一早,那些匠人早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別院大門朝南開,依着別院的東西北三個方向牆外,三處工地正在各正副使們帶領下熱火朝天的進行。



    要說匠人就是好,你只要給他們工具,他們就能給你造出形形色色的工具。



    一車車木頭被運到了這裏,就連軍器、兵仗兩局的匠人也化身成了木匠,爲自己居住的營房在進行着建設,鐵匠們長年造木匠們用的鐵製工具,他們也是除木匠外,對木匠工具不陌生的人。



    別看是鐵匠,這個時代的,他還能轉變爲木匠,營房是粗糙了點,沒有木匠那麼精細,可還是蓋了起來,他們可比木匠粗暴多了,樹皮都不去,鑽幾個洞連接了起來。



    在朱慈炲來的時候,軍器、兵仗局的地以得到平整,一根根木樁打下,水泥局也一樣,他們人多,最先打木樁。



    多虧了田地收割的早,這些田一兩個月沒什麼人打理,他們只是整下地,木樁都建了起來,比較簡易。



    這些地本來要爲四月份播種,種稻,沒了這田,那很多貧農就無了田可種,這些朱慈炲沒去想,可是早上趙四海幫他解決了,失了租用的田,那幾戶人家也被安置到了兵仗局打打下手,一月一兩。



    對於朱慈炲性格很熟悉的趙四海,要是朱慈炲知道了這些以前的佃戶無田可種流落難,必然會問自己,王爺心總是太軟。



    當來到這片工地時,朱慈炲才見識到了這個時代大型工地是怎麼做的,有人做牀有人做門有人整地有人打樁,一片熱火朝天。



    最先發現朱慈炲衛隊來的還是趙四海,他一早就趕到了工地,爲這些人排猶解難,他睡的比朱慈炲晚,起的比朱慈炲早,朱慈炲沒想到的,他也幫忙想到了。



    見到王上到來,趙四海領着工人們一同對朱慈炲進行拜見。



    朱慈炲對趙四海道:“幸苦伴伴爲本王所做的一切,你們都去做事吧,別圍着本王了”。



    逛了下正在建設的水泥局,朱慈炲又去了軍器、兵仗營地,比不得木匠師傅們熱鬧非凡,這裏還是比較冷清,人數也沒水泥局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