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袁閥 >144獻帝
    廳中諸人此刻,方明白袁紹的心意,原來主公是早有讓四位公子掌管四州的意思,大公子袁譚掌幽州,二公子掌袁熙掌青州,三公子袁尚掌冀州,表公子高幹掌幷州,稍有些才智之士此刻都看出了袁紹的安排。

    許攸挑釁的看了看了沮授一眼,貌似就是說:看吧,還是我最瞭解主公的心思。

    袁譚此時也來到議事廳,向袁紹和衆文官行禮後便恭敬地立在廳中。

    袁紹伸手將袁譚招至廳中央。問道,“顯思啊,我與諸位先生商議後,決定以你爲幽州刺史,你可敢領命?”...........

    “孩兒定不負父親與諸位先生的期望,爲父親爲陛下爲大漢治理好幽州。”饒是袁譚近年來,已經很沉穩,此時言辭間也掩飾不住激動,畢竟謀劃了這麼久。

    這就是自己,這次隨軍出征的目的啊。自己先前雖有所預感,但此時話入於耳中,興奮之情焉能掩飾住得住。

    “好好好,不愧是我袁紹的兒子。幽州形式複雜,除卻你本部五千人馬外,孤再拔給你兩萬精兵,良馬三千匹。當可保幽州無虞。另外臧洪和朱靈將軍協助譚兒你駐守幽州。”自己一直以爲袁譚難成大事,所以諸子之中對他最爲冷淡。而他母親對他也很不待見。

    特別是老三袁尚出生後,對他的關注就更少了。而自己卻從未見他抱怨過什麼。一時間,袁紹心裏百轉千回,甚至有些慚愧。

    看着袁譚的目光中,不覺多了幾分慈愛,少了分嚴厲。心態轉變間,連稱呼都換了。

    所以他不顧沮授地勸阻,當場任命袁譚爲幽州刺史。其實袁譚所領的只有幽州的涿、廣陽、漁陽三郡,和上谷、代郡的一部。右北平、遼東、遼西是蹋頓的勢力範圍。上谷中北部是閻柔勢力範圍。

    袁紹爲了安定北面邊地,對蹋頓、閻柔兩人也是大加拉攏,不僅賜予官爵,還答應跟蹋頓聯姻,當然不是袁紹自己的女兒。

    北面的大敵終於除去,袁紹心中自信也膨脹起來,於是接着說道,“接下來我軍是否該出兵幷州,一舉剿滅了黑山賊?”

    “主公,接連大戰兵卒疲憊,庫中糧秣兵甲也消耗殆盡。幽州留下這麼個爛攤子需要治理。此時該休養生息,靜待幷州生變時,再發兵以雷霆之勢,一舉平定纔是。”沮授說道。

    “二公子啊,你素來多智,想必你已有了安定幽州的良策,可否說出來大家聽聽。”淳于瓊故意詢問袁熙。

    袁熙知道淳于瓊這是給他造勢,於是出列說道,“顯奕想建議父親,沿襲前太尉劉虞方略,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務存寬政,勸督農桑,不出數年,幽州必定大治。”

    廳中諸人聞言皆點頭嘉許。此策雖中規中矩,卻也不失爲一安邊良策。

    沮授對袁熙神色複雜,但也不得不對他的評價又上了一級。於是附和說道,“那不知公子將以何策,對待塞外胡人呢?可有良策?”

    “良策談不上,唯有八字而已:隨機應變,順昌逆亡。“

    “順昌逆亡,看來公子以得其中甘味矣。”沮授雖然不贊同,袁紹派遣子弟出掌州郡,但他性情忠義,主君一旦決定了計劃。進諫是一回事,完善主公的計劃又是另一回事,這是他的原則。

    雖然不贊同袁譚袁熙兄弟出掌州郡,但是袁熙今天的表現,卻讓人不得不信服。

    衆人隱隱間也有些擔心,袁家日後,恐有几子奪嫡之禍啊。

    袁紹頗爲讚許的看了看袁熙。袁熙今天的表現讓袁紹很滿意很滿意,就算是自己最喜歡的三子也沒讓自己這麼滿意過。

    “傳令,大軍休整三日後回師冀州!”

    “諾”諸人轟然應諾。

    “孔璋,即刻擬奏章向天子報捷。併爲兩位公子請封。”

    “諾”陳琳,字孔璋,徐州廣陵人。現爲袁紹帳下主記,甚是被器重。

    一會兒,主簿高柔從外面來到袁紹身旁,稟報道,“主公,剛剛收到豫州那邊的消息。四月來,曹孟德與袁公路大戰於汝南。歷經三次大戰,袁公路大敗,現已退回壽chun。”

    衆人沉默不語,袁紹袁術兩兄弟不和是天下皆知地事,袁術得勢時大有傾力攻滅袁紹的想法。但畢竟是兩兄弟,袁家地人屢次被曹cāo大敗,他們不好大肆慶賀。

    聽到袁術大敗的消息,袁紹心思也複雜。他恨透一直欺壓在頭上的袁術。一方面他樂於見袁術失利。但另一方面他心中隱隱地,擔心崛起勢頭強勁的老友曹cāo。

    在下面的袁熙跟郭嘉交換一個眼神,均感到了焦慮。汝南跟南陽市此時大漢最大、最繁華的兩個大郡。不僅人口衆多,其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曹cāo取得汝南,等於說是取得了半個徐州不爲過。袁熙幾乎能猜出曹cāo下一步地動向----徐州跟關中。

    袁熙一陣頭痛,他在青州、徐州的所作所爲,在自己取得根基的同時,也使曹cāo地崛起提前了。沒有了徐州屠城,也沒有了陳宮引呂布的叛變,曹cāo不僅牢牢控制住兗州。還將豫州也吞併了。

    如果曹cāo再趁着,袁家忙於河北戰事時,取得關中之地,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袁家跟曹家大戰時。勝敗的變數將更大。

    就會演變成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朱溫,軍事和政治上,雙重包圍李克用之局面。

    袁熙依稀記得這兩年內,是有一次大旱災的,到時候恐怕要罷兵一兩年。如果現在不出兵搶奪漢帝,那麼可能再也沒有機會。

    “父親,我有一事要說。”袁熙稟報道。

    “顯奕,你且說來就是。”

    袁熙整了整思路,說道:“今皇帝流離失所,宗廟慘遭損毀。州郡牧守以興義兵爲名,行兼併之實,沒有一人起來保衛天子。撫寧百姓。父親應該出兵長安恭迎聖駕。然後在鄴城建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兵馬以討不臣。那時,海內都將歸附,大業旦夕將成!”

    袁熙記得歷史上沮授,曾經勸過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被否決了。

    袁紹臉sè變了變,底下衆人也心思各異。這關乎到朝廷和皇帝,已不是小事。因爲劉協是董卓所擁立,袁紹對此事一直都耿耿於懷。

    加上手掌大權後,袁紹野心膨脹開來。他要將原本就四世三公無限榮耀的袁家發揚光大。那麼做個擁立之臣顯然是不夠的。雖然嘴上不說,但袁紹心中那份野望已經生長開來。

    沮授也吃了一驚,他驚異於袁熙地見識,此事對將來的發展極爲關鍵,於是沮授也出列附議道:“二公子所言甚是,恭迎皇帝陛下不僅符合道義,還是主公平天下亂的先機。如我等不先下手,定會有人搶先在前。取勝在於不失時機,成功在於敏捷神速。望主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