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袁閥 >雜記26
    倒不是說董卓弱智,一點都不清楚袁家的動態,不過政治遊戲中,不到萬不得已,不可以掀翻棋盤的,不然以後就沒得玩了。

    而且以袁家的影響力,冒然下手引起的動盪,不是初定洛陽的董卓,能夠應付的了的。

    兩權相害取其輕,讓袁家自己冒出來,總比一直藏在暗中好。能夠剝離袁家的暗中勢力,這樣做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189年。

    洛陽鉅變前夕,高靖接到了,發配蜀地的調令,本來他是可以拒絕的。

    不過爲了心中的忠義,他決然接下來董卓的任命,這是他對大漢最後的忠誠。

    因爲身體不好,所以此去蜀地,凶多吉少,在臨行前夕,高靖決定爲女兒高月。

    做最後一件事情,那就是簡單爲她和袁熙,做一次婚禮見證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亂世烽火,才子佳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爲之生,爲之死。

    洛陽局勢穩定後,董卓也開始了廢帝的謀劃,在崇德前殿,丁宮主持廢立典禮。

    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位,撤銷玉璽印綬交給劉協,然後扶劉協正式登基。

    對於這一點,在很多人的眼裏,無論是漢少帝劉辯,還是獻帝劉協,都是幼皇帝。

    所以實質上沒有必要被董卓廢立。而董卓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是考慮到了很多。

    首先,董卓在朝中威望不高,他想用廢帝,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自己的權威。

    其次,漢少帝那時已十四歲,過不了幾年就要長大了。與劉協才八歲時,擁立年幼的陳留王,更符合董卓以後,掌管朝政的計劃。

    還有一點就是篡逆程序,古時候的許多事情,特別是篡權的事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不是說有力量,就可以爲所欲爲。

    表面上還是要體面一點的。這可以從漢末、三國時期的曹魏、西晉的案例得出結論。

    例如由公爵逐步升爲王爵,由王爵逐步升爲皇帝,如賜九錫、劍履上殿等政治特權。

    篡位時,要四方獻祥瑞,羣臣上表,篡位者要再三推讓再接受,等繁瑣步驟。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比較長,而複雜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廢立皇帝一樣,是篡逆程序中,較爲常見的一步。廢除原來的皇帝,重新建立自己的傀儡政權。等待時機成熟,再放棄傀儡自立,這是一個緩衝過程。

    對董卓來說,劉辯代表的是外戚集團,而在漢靈帝心中,劉協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董卓進京後提出,廢劉辯立劉協爲帝,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一舉動,來贏得士大夫集團的支持,爲自己的專權,創造有利條件。

    然而,令董卓想不到的是,士人集團對自己這個,來自關西的武夫,並不感興趣。

    實際上不管董卓,有沒有采取廢立措施,他們都會反對的。而且董卓這次廢立。

    正好給了以袁家爲首的士族,一個極好的藉口,於是諸侯討伐董的戰爭,也由此開始。